「氯化钠晶体」氯化钠晶体溶于水是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化学键的改变

2022-10-30 14:22:5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小小小
热度:54

今天我们来聊聊氯化钠晶体,以下6个关于氯化钠晶体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nacl什么晶体
  • 氯化钠是什么晶体?
  • 氯化钠的晶体结构是什么?
  • 如何制作氯化钠晶体?
  • NaCl是晶体吗?
  • 氯化钠晶体由什么构成
  • nacl什么晶体

    在通常情况下,氯化钠是晶体。在氯化钠晶体中,每个氯离子的周围都有6个钠离子,每个钠离子的周围也有6个氯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就是按照这种排列方式向空间各个方向伸展,形成氯化钠晶体。

    晶胞,空间点阵如图

    请采纳,谢谢

    氯化钠是什么晶体?

    氯化钠是离子晶体,因为晶体中都是由阴离子Cl(-)和阳离子Na(+)构成的;

    这种晶体中,每个氯离子周围紧邻的是6个Na(+),这六个Na(+)形成一个正八面体笼子,Cl(-)置于笼中;每个钠离子周围紧邻的是6个Cl(-),这六个Cl(-)也形成一个正八面体笼子,Na(+)置于笼中;也就是说,由阴离子和阳离子分别形成无数八面体笼子,阴阳离子相互嵌套其中。

    氯化钠的晶体结构是什么?

    氯化钠(NaCl)的晶体结构:

    在通常情况下,氯化钠是晶体。在氯化钠晶体中,每个氯离子的周围都有6个钠离子,每个钠离子的周围也有6个氯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就是按照这种排列方式向空间各个方向伸展,形成氯化钠晶体。

    NaCl,食盐和石盐的主要成分,离子型化合物。无色透明的立方晶体,熔点为801 ℃,沸点为1413 ℃,相对密度为2.165。有咸味,含杂质时易潮解;溶于水或甘油,难溶于乙醇,不溶于盐酸,水溶液中性。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略有增大。当温度低于0.15 ℃时可获得二水合物NaCl·2H2O。

    制备:

    由海水(平均含2.4%氯化钠)引入盐田,经日晒干燥,浓缩结晶,制得粗品。亦可将海水,经蒸汽加温,砂滤器过滤,用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法进行浓缩,得到盐水(含氯化钠160~180g/L)经蒸发析出盐卤石膏,离心分离,制得的氯化钠95%以上(水分2%)再经干燥可制得食盐(table salt)。还可用岩盐、盐湖盐水为原料,经日晒干燥,制得原盐。用地下盐水和井盐为原料时,通过三效或四效蒸发浓缩,析出结晶,离心分离制得。

    用途:

    无机和有机工业用作制造氯气、氢气、盐酸、纯碱、烧碱、氯酸盐、次氯酸盐、漂白粉、金属钠的原料、冷冻系统的致冷剂,有机合成的原料和盐析药剂。钢铁工业用作热处理剂。高度精制的氯化钠用作生理盐水。食品工业、日常生活中,用于调味等。高温热源中与氯化钾、氯化钡等配成盐浴,可作为加热介质,使温度维持在820~960℃间。此外、还用于玻璃、染料、冶金等工业。工业上用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来制取NaOH、Cl2和H2,并以它们为原料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称为氯碱工业。氯碱工业是最基本的化学工业之一,它的产品除应用于化学工业本身外,还广泛应用于轻工业、纺织工业、冶金工业、石油化学工业以及公用事业。

    如何制作氯化钠晶体?

    制作氯化钠晶体用不着专门买分析纯的试剂,生活用的食盐完全可以培养出好看的晶体,食言里的杂质太少,对它的影响很小,除非制作者手笨。方法如下:

    实验仪器和药品: 烧杯、结晶皿、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纸巾、橡皮筋。 氯化钠(分析纯)或食用盐。

    操作步骤: 先用热的蒸馏水或热的饮用纯净水润洗烧杯结晶皿玻璃棒和滴管等物品,保持器皿的干净,结晶皿不能有不溶杂质。用量筒量取100mL烧开的蒸馏水(或烧开的饮用纯净水)备用。如果没有量筒,可用烧杯粗量100mL,然后再倒在结晶皿里。

    用烧杯称量35g左右的盐,然后将前一步的热水倒入烧杯,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搅拌,搅拌时尽量悬空搅拌,尽量少触碰杯壁和杯底。(想起摩擦杯壁促使结晶的事情了,为了防止有可能的万一,还是尽量不要摩擦到杯壁)。

    充分搅拌后,若氯化钠没有溶解完全,可补加少量热水直至氯化钠溶解(一点一点加,不可过多)。然后静置几分钟降温。

    在结晶皿里铺上薄薄的一层热水(能使底部完全浸润即可),然后用玻璃棒做引流,垂直玻璃棒,将烧杯内的液体缓缓的倒入结晶皿,注意不要倒在杯壁上了。如果倒在了杯壁上,就可能在后面蒸发结晶的时候杯壁上残留的液体先结出氯化钠小颗粒,很可能会掉进去。

    这样会影响后面结出大晶体,待烧杯内液体剩余十几毫升时便停止倾倒。(防底部的不溶杂质或未溶完的氯化钠)。

    然后倒去烧杯内的残余液体,用热水洗几次,然后装上热水,用滴管吸取热水,在结晶皿沿着杯壁在靠近液面的高度来回慢慢滴水,滴上一两圈就可以了。 这是为了使边缘处的液体相对于整个液体处于更不饱和的状态或者是让水把沾在杯壁上的溶液洗下来。

    如果你的液体本来就接近饱和状态了,或者转移液体时动作过大,过不了几天就有一定可能性会在边缘处很快结晶或爬晶。人为的使边缘液体更加不饱和,尽量避免爬晶现象,并且一两天后随着液体扩散作用,溶液浓度会变得比较均一,但此时液体已经平稳了。

    准备一张干净的大抽纸,轻轻盖在结晶皿上,然后用橡皮筋捆住。最后将结晶皿轻轻地放在阳台外的窗户台上或其他不会被外物干扰的地方,注意,放置地点不能淋到雨。

    做好一切工作后,告知亲戚朋友,不要碰,千万别碰结晶皿,拿东西时不要从结晶皿上方经过。 最后,在等待结晶的过程中,一定不能碰结晶皿。若一段时间后(往往很长时间,好几天甚至好几周)有几颗单个的晶体析出的时候,说明成功了,会有单晶的。

    如果结晶皿底部结出一大片很小的氯化钠颗粒,那说明结出好的大个的单晶希望渺茫了,最后可能结出很小的单晶或很多多晶,如果这样,而又想要做大单晶的话,只有倒掉重来。

    如果杯里的晶体你觉得养得差不多了,可以收获了时,用镊子夹出晶体,放到滤纸上(没条件就用餐巾纸)吸干水,擦净后放到样品袋中等合适的地方保存。注意,用餐巾纸擦时稍用力或者放在纸上太久,就可能会沾上一点纸的纤维,所以要轻轻擦干。

    NaCl是晶体吗?

    在通常情况下,氯化钠是晶体。在氯化钠晶体中,每个氯离子的周围都有6个钠离子,每个钠离子的周围也有6个氯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就是按照这种排列方式向空间各个方向伸展,形成氯化钠晶体。

    晶胞,空间点阵如图

    请采纳,谢谢

    氯化钠晶体由什么构成

    氯化钠晶体由Cl-形成的面心立方晶格,Na+占据晶格中所有八面体空隙。每个离子都被6个异号离子以八面体方式包围,因而每种离子的配位数都是6,配位比为6:6!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氯化钠晶体」氯化钠晶体溶于水是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化学键的改变》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下一篇:「ol是什么意思」olt是什么意思
    上一篇:「曲阜师范大学专科」曲阜师范大学成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