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汤」成汤为什么叫商汤

2022-10-30 14:15:0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不懂爱
热度:103

今天我们来聊聊成汤,以下6个关于成汤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成汤是哪个朝代的开国国君?
  • 中为何称"成汤"
  • 成汤在什么的帮助下灭了夏朝?
  • 3600年前的成汤革命,究竟是如何成就了商王朝600年的统治?
  • 为什么商朝也叫成汤?
  • 商朝建立后,成汤在位多少年?
  • 成汤是哪个朝代的开国国君?

    商朝开国君主。

    子姓,名履,今人多称商汤,又称武汤、天乙、成汤、成唐,商代金文和甲骨文称为唐、成、大乙(太乙),原商部落首领,与有莘氏通婚后,任贤臣伊尹和仲虺为左右相,以亳为前进据点,积极治国,准备灭夏朝。

    当夏桀之时,夏王内政不修,外患不断,夏后氏的共主地位严重动摇。汤乘机起兵,首先攻灭葛(今河南宁陵北)及十多小国和部落。接着又克韦(今河南滑县东南)、顾(今河南范县东南)、昆吾(今河南许昌东部)等小国。

    经过11次战役,使得夏王朝空前的孤立无援,又利用有娀氏的反叛,起战车七十乘,必死之士六千人伐夏,在鸣条之战中击败夏桀,一举灭夏。由于商汤以武力灭夏,打破君王永定的说法,因而史称“贵族革命”。

    汤建立商朝后,对内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心,从而扩展了统治区域,影响远至黄河上游,氐、羌部落都来纳贡归服 。

    成汤在商代文字称为“唐”。在祭祀先祖时,殷商人也称呼成汤为“成”、“大(太)乙”。

    家族背景

    商族兴起于黄河故道下游的商丘。 商部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这个部落的始祖叫契。传说契的母亲简狄洗澡,忽然发现燕子下了个蛋,吃了以后便怀孕生契。所以古代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

    夏朝自孔甲继位为夏王以后,“事淫乱”(《史记·夏本纪》),不理朝政,专事打猎玩乐,使得人民怨恨,诸侯反叛。由于国力衰弱,也无法控制各诸侯国势力的发展。

    在夏朝的诸侯方国中,商国自上甲灭有易以后,势力逐渐发展壮大。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促使商族由氏族制过渡到奴隶制。为了向外发展势力,掠夺更多的奴隶和财物,到了主癸时,商国已是一个具有国王权力的大诸侯国了。

    中为何称"成汤"

    成汤是商王朝的开国君主,表示尊敬说我们的江山是成汤江山。

    成汤,生卒年月不详,子姓,原名履,主癸之子,又称武汤、武王、天乙。商族部落首领,商朝的建立者。夏朝末年,商族逐渐强大,而夏桀暴虐无道,丧失民心。桀畏汤势强大,用计召汤入夏,囚于夏台。后汤得释,广施仁政,归附者日众。汤选任贤能,举任奴隶出身的伊尹为右相,辅佐国政,发展生产,繁衍人口,积聚力量准备灭夏,经多次出征,征服消灭了与夏联盟的一些小国,成为强国,并一举灭夏,建立商朝,定都南亳(今亳),后迁至西亳(今河南偃师)。亳州之"亳''由此得名。汤在位13年,死后葬于亳,现亳州城东北涡河北岸有汤王墓。汉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汉哀帝遣御史长卿拜谒。曹操宗族墓出土的字砖中有"遏汤都"铭刻,为汤都南亳之例证。

    成汤在什么的帮助下灭了夏朝?

    商汤十年(公元前1608年),成汤经过了几年的充分准备,已经有了雄厚的物资基础,和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军队。他开始向夏王朝的几个同盟诸侯国发起攻击。这年秋天,成汤首先出兵灭掉了温国(今河南焦作温县南),然后,以温邑为根据地,与邻近诸侯结盟,继续扩军备战。

    商汤十一年(公元前1607年),成汤派遣伊尹带大批金银珠宝入夏都,拜见夏王姒癸。先将一部分珠宝献给夏王,向他陈说,商侯并无不臣之心,征讨那些不法的诸侯完全是为了夏王和百姓的利益。夏王姒癸大喜,如今朝廷国库空虚,缺少的就是金钱,有人送钱给他自然是好事,便热情招待了伊尹。

    伊尹住进馆驿后,又暗中去拜访妺喜,给她留下一些珠宝,让她用来贿赂琬、琰二妃,进一步迷惑夏王。伊尹与妺喜暗中勾结,欺骗了夏王姒癸。夏王还以为成汤是个忠臣,便高枕无忧,每日与宠臣和妃子们肆意享乐,既不使人访查四方,也不做战争的准备,仿佛真的是天下太平,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他哪里知道,成汤此时正以强大的兵力继续向外扩张,一步步向夏后氏直属区逼近。

    商汤十二年(公元前1606年),夏王朝最大的宗族诸侯国昆吾(今河南许昌北),对成汤的侵略行径不满,国君夏伯,亲自领兵征讨殷商。而此时,殷商的势力已经十分强大,成汤任命伊尹为大将军,领兵迎战昆吾军。伊尹足智多谋,手下还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将士,昆吾军很快被击败,夏伯率败兵逃归本国。

    商汤十三年(公元前1605年),成汤在伊尹的建议下,兵分两路继续攻打夏王朝的同盟国。一路由右相伊尹率领,从温邑出发东进攻打韦国(今河南安阳滑县南);另一路由成汤亲自率领,从蒙邑(即北亳)出发北上攻打顾国(今山东菏泽鄄城西北)。韦、顾两国很快被攻灭,成汤命令将两国的贵族逮捕,收为官奴。

    两国一灭,邻近的诸侯国都吓得心惊胆颤,他们见商汤势大,不敢与他为敌,便纷纷归顺。于是,夏王朝的北部和东部大部分地区都成了殷商的势力范围。

    成汤灭了韦、顾两国,心中大悦,便想乘胜进军攻打夏王朝,却被伊尹制止。伊尹认为,夏后氏虽然衰败,但还有很大实力,朝政不乱,四夷不叛,此时起兵伐夏,时机尚不成熟。

    夏商时期神权思想在人们的头脑中占据统治地位,天命神权主宰人们的一切,每有重大的事情都要祈求上天,祭祀神祖,以求护佑。战争更是如此,每次战前,除向上天和神祖祈祷外,还要占卜请示,以决定行动和指导作战。伊尹通过对以往战争的总结,发现了战争与政治的纽带关系,意识到人心向背对战争的影响,把民众是否拥护最高统治者,看作是衡量国家统治兴亡的一个重要尺度,进而将这一思想用于指导商汤的灭夏战争。

    伊尹建议商侯成汤先从舆论上,对夏王朝发起攻势,把夏王的缺点和弱点进行扩大化宣传,把所有天灾人祸造成的不良后果,都归罪于夏王的无道,编造一些足以引起万民憎恨的恶行,四处传播,同时蛊惑夏王朝的一些正直大臣直言犯上,激怒夏王作出失控的行为。夏王姒癸果然上当。

    商汤十四年(公元前1604年),夏王姒癸因老臣关龙逄在大殿上当众指责羞辱他,忍无可忍,下令将他即刻处死,引起朝臣恐慌。百官对夏王私下多有非议。伊尹又命人把夏王种种无道行为扩大化,散布到诸夷各国,声称夏王无道,上天惩罚,必将降下更大的灾难,使夏王朝四夷盟国对他失去信心。

    这时候,伊尹奉王命潜入夏都,乔装打扮秘密会见夏王姒癸的妃子妹喜探听虚实。妹喜告诉他说,夏王做了个梦,梦见两日相斗,西方日胜,东方日不胜。伊尹立刻返回商朝,告诉商侯成汤:灭夏的时机已经成熟,可以对夏宣战了。成汤问何以知之,伊尹便把妺喜的梦告诉了他,这是天神的暗示:据西方者胜,据东方者败,我军如果从东部进攻,必败无疑。所以必须“令师从东方出于国,西以进”,就是把军队悄悄迂回到夏都以西,然后从西部攻城,这叫反客为主,必然大获全胜。

    成汤大喜,悄悄调动部队沿僻静小路赶往夏都以西,然后,便以夏王无道为借口,停止向夏王朝纳贡,并发出檄文,公开叛夏。

    夏王姒癸果然大怒,派人征调九夷军伐商。但九夷人已经知道夏王朝失去民心,不肯出兵相助。夏王姒癸只好作罢。

    成汤得知九夷诸国不肯出兵助夏,立刻调兵遣将,命伊尹率兵攻打夏王朝实力最大的同盟国昆吾。

    商汤十五年(公元前1603年)春,商汤的军队,攻破了昆吾都城,杀死夏伯等宗族大臣,并将族人逮捕为奴,昆吾国灭亡。这年秋天,夏朝的太史令终古,见夏王朝大势已去,便窃取了夏王朝的一些重要机密,带领家人暗中投奔了商汤,他向成汤提供了夏王朝的许多重要情报。成汤大喜,便接纳终古为商朝大臣。

    商汤十六年(公元前1602年)春,成汤亲率商军,攻打夏都斟寻(今河南偃师东北)。

    夏王姒癸疏于防范,军队一触即溃,首战就被商汤军队击败。他见大局不妙,便率族人弃城逃往夏王朝的旧都老邱(今河开封陈留镇北)。夏王姒癸虽然已经年老,但毕竟是位勇猛善战很有指挥才能的人。他在老邱很快组织了一支精锐部队,准备与夏军做一次决战。

    商汤十七年(公元前1601年),殷商军队攻占夏都斟寻后,继续调兵遣将,出动了兵车七十辆,甲士六千人,东进向夏王旧都老邱发起了总攻。

    夏王姒癸也做好了迎战准备,组织了近万人的兵力,列阵于黄河北岸七里营一带,要与成汤一决高下。但是,殷商军队在伊尹的指挥下,由成汤亲率主力部队东进正面进攻,伊尹自己则率领一部分精英部队,悄悄前往黄河以北,联合北地殷人,兵出韦邑(今河南安阳滑县),从东北部向夏都老邱进攻,形成两面夹击的战局,迫使姒癸不得不分兵御敌,从而打乱了夏军的作战部署。

    夏、商双方的主力部队在鸣条(今河南新乡封丘)展开最后的决战。

    夏军失去了诸侯国的援助,在殷商军队的强势攻击下,孤军作战最终兵败。夏王姒癸带着部分大臣和家人弃城逃往三朡(诸侯国,今山东菏泽成武汶上集镇丁古刘庄)。成汤旋即率军攻打三朡,夏军又败。姒癸率众突围后,逃往成国(今山东泰安宁阳东北)。成国也是夏王朝属国,国君对夏王朝很忠心。姒癸命令身边的大将推移和大牺率军保护城池。殷商军队很快追到,与夏军展开恶战,最终,活捉了夏朝大将推移和大牺,灭掉了成国。

    姒癸仍不投降,率数十位忠心护主的勇士,杀出一条血路逃往焦门(今山东泰安宁阳附近)。在焦门,又遭到了殷商大军的围攻。夏王姒癸虽然勇猛善战,但毕竟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后来,终因寡不敌众被俘。商汤本想把他及其全家处死,后来,采纳了伊尹“以仁德治国”的建议,便没有把夏王处死,而是将他流放于南巢(今安徽巢湖一带)。

    令人不解的是,曾经为伊尹提供情报的妺喜,此刻,竟然心甘情愿地跟随着夏王姒癸。伊尹欲留妺喜共享富贵,却被她婉言拒绝。她说:“夏君曾经深爱过我,如今他老了,而且,国破家亡,到了穷途末路,我怎么可以抛弃他呢!”伊尹无语,他知道妺喜的选择是对的,如果换成自己,也同样会作出这样的选择。虽然,他对妺喜有着刻骨铭心的爱,但是,他知道聚散是上天注定,他们今生有缘无分,也只能尊重妺喜的决定。妺喜随同夏王姒癸去了南巢,一直陪伴他到死。姒癸死后,她仍然没有离开南巢,继续为他守灵至终老。

    成汤统一全国,正式建立商王朝。自号商汤,以商汤十八年(公元前1600年)为商朝建国元年。这一年,成汤已经八十九岁。

    3600年前的成汤革命,究竟是如何成就了商王朝600年的统治?

    盘古开天神话传,三皇五帝数千年。炎帝黄帝华夏祖,尧舜禹王位让贤。夏商周奴隶制..........。历史轨迹到了夏朝末年。

    成汤革命过程:

    夏朝末代皇帝桀昏庸无道,只知声色犬马不知江山社稷,从而导致夏王朝最终的灭亡。旧的王朝覆灭 ,代表着新的文明将要冉冉升起,中国第二个世袭王朝,商王朝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商的起源,要追溯到四千多年前正当夏王朝在黄河中游发展的时候,有一个部落在东方慢慢发展壮大,这就是最初的部落“商 ”。商的始祖叫契,契曾协助禹治水,是禹的左膀右臂,后因功勋卓著,封于商。

    传说契的母亲简狄,误吞食了燕卵而孕生下了契,商代的族徽表明,商人是以鸟为图腾的。商从契开始一直以来就是臣服于夏 王朝的,后经过四百多年,传到了第14世。

    商部落出现了一位非常勇武并具有雄才大略的首领汤,此人做事非常别具一格,打破了当时的传统,从奴隶中选拔人才,后来的首相伊一就是当时汤提拔的,好多人听闻此事,很多文人武将都跑到 他的麾下谋职。

    当时的夏王朝正是暴君桀统治着,桀看到了汤的作为就把他抓了起来囚禁在夏台(河南禹县),后来汤用计骗桀将他放了出来 ,见识过桀的所作所为。后来经过关龙逢事件,夏朝的朝臣再也不敢劝谏,各诸侯和部落有些也不再臣服于夏。

    成汤看到时机已到,立即起兵伐夏,商和夏大战于鸣条,桀大败,饿死于南巢,汤大获全胜,建都于毫( 今河南商丘),从此以后商王朝开始了其长达600年的帝王统治。

    夏桀不得人心,失去了天下;商汤人心归顺,得到了天下。于是便有了“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成语

    如何成就商王朝600年统治。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仁德为本:

    商汤施政宽和仁厚,革除以人祭天的陋习,布德施惠;致力于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并大力发展商业;对黎民轻赋薄敛,百姓亲附,令行天下。

    他说:“人照一照水就能看出自己的形貌,看一看民众就可以知道国家治理得好与不好。并有“网开三面”的故事流传后世。

    敬重人才:

    作为一个贤明的君主,商汤礼贤下士,对人才非常敬重。他任用贤能不拘一格,不管谁身份贵贱,被他发现了,就会将其安置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商汤的左相仲虺和右相伊尹是两个身世和经历完全不相同的人。仲虺是个奴隶主,从他先祖起就世代在夏王朝做官。伊尹是个奴隶,从他少年时代起就过着流浪生活,后来成为商汤妻子陪嫁的奴隶。

    汤是个识才之君,任用了二人为左右相。商汤有了仲虺和伊尹的辅佐,首先是治理好内部,鼓励商统治区的人民安心农耕,饲 养牲畜。同时团结与商友善的诸侯、方国。

    在商汤的仁义以及仲虺、伊尹的鼓动下,一些诸侯陆续叛夏而归顺商,归商的诸侯很快地就增加到四十个,商汤势力也愈来愈大。

    对外征伐暴政的诸侯、方国:

    在夏王朝的诸侯、方国中,自夏桀灭有缗氏后,虽然叛离者不少,但拥护夏王朝的也还不少。 在东部地区就有三个属国是忠于夏桀的:一个是彭姓的韦(今河南滑县东),一个是己姓的顾(今山东鄄城东北),一个也是己姓的昆吾(今河南濮阳境内,一说在河南许昌境内)。这三个夏属国的势力都不小,他们所处的地区又与商较近。

    汤灭葛以后,又征服了一些不归顺商的诸侯、方国。汤和伊尹就率领了助商各方的联合军队,先对韦进攻 。汤率大兵压境,韦连求援都来不及,很快就被商军灭亡。韦被灭,顾国势单,汤接着又挥师东进,乘胜也将顾国灭了。韦、 顾二国的土地、财产、入民尽归商所有。

    领导商部族和其他反抗夏王朝残暴统治的同盟部族,运用战争的武力手段,一举推翻垂死腐朽的夏王朝,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 。

    鸣条之战是中国古代通过“伐谋”、“伐交”、“伐兵”、“用间”的全面运用,最终达到战争速胜。

    为什么商朝也叫成汤?

    夏禹,商汤,都是在国号后加上开国人的的名字,如夏朝开国人是大禹,商朝开国人是成汤。所以商朝又叫成汤。

    商朝建立后,成汤在位多少年?

    “汤即位十七年而践天子位,为天子十三年,年百岁而崩。”《史纪. 殷本纪》正义。

    “成汤伐桀,岁在壬戍(公元前1619年)。其明年,汤始建国为元祀。” 《唐书. 历志》《五星之义》

    因为“汤以诸侯十八年伐夏,岁在癸亥(注:公元前1618年)。又十有一年陟,共二十九年。”《竹书笺年》

    所以“汤灭夏,十八年,王即位,(连侯带王)二十九年陟”《帝王世纪》

    “汤灭夏,(连侯带王)二十九年,始癸亥终戊寅,凡四百九十六年,……。”《竹书》

    “癸二十七年成汤生” 《竹书》 成汤在位十三年,年百岁。《通鉴外记》

    按上面所言,成汤为侯18年,成帝后十一年崩,加上三年丧事,其为王政年有13年。

    据史籍记载推算,成汤是在桀王三十五年(公元前1637年甲辰年)为侯,为侯18年。在桀王五十年(公元前1642年已亥年)被囚,于桀王五十一年(公元前1622年己未年)打败其其它诸侯。笫三年(癸亥)成汤称王,在位十三年。

    (契)后十三世,生主癸。主癸之妃日:扶都。见白气贯月,意感,以乙(未)日生汤。号天乙。《宋书. 符瑞志》

    前辈董作宾老先生之甲骨文“帝乙纪年” ,实为成汤纪年之错。

    “成汤,一名帝乙。帝祖乙,以乙日生。” 《帝王世纪》、《稽古录》

    成汤18年为侯,2年伐杰,13年为王,加2年之丧,共35年。

    或言:成汤17年为侯,1年被囚,2年伐杰,13年为王,加2年之丧,共35年。

    《竹书笺年》:“商汤生于孔甲27年。”孔甲元年为公元前1733年,成汤亡于公元前1605年。1733-27=1706 1706-1605=101(岁)。根据史籍所记数据推算,成汤是在夏桀37年封为商侯,其时汤父夏桀已老,因此成汤百岁而亡极有可能。

    而《竹书》言“癸二十七年成汤生”则为错,成汤于夏桀37年左右封为商侯,若生于癸桀27年,岂不成了成汤九、十岁为侯?

    因为成汤又名帝乙,而文丁之子也名帝乙,估计古人也发现这样不好,两者极容易混淆不清,故有时又将文丁之子改称小乙,以示区别,但这样一来,又与小辛之子同号。所以后来,只呼成汤不称帝乙,称小乙为祖乙,帝乙之号改由纣王之父专用。古之史书,现之董老皆以成汤帝乙误纣之父王,张冠李戴,错断商纪年。

    《竹书》言“癸二十七年成汤生” 可能由“王于七年成汤生” 而变。癸桀七年为公元前1664年,这样成汤二十多岁为商侯,亡时为60多岁,此才合情理。

    “百岁而亡”,减去为帝后在政11年,岂不成了成汤89岁为王?言其“百岁而亡”,还是由于古人妄断伐纣年而起。伐纣年一错,汤、武、文王、姜太公皆虚添其寿。穆王、厉王、魏公空增其政年。

    顺便在此论论真帝乙在政多少年?帝乙七年亡,(亡时为公元前1065年,与季历同年亡。)连丧事统算,算在政九年。因帝乙、季历同年而亡,故其后文王、纣王也于公元前1063年同时而立。

    古今多人都将成汤之纪年错为帝乙,是因为成汤之号与帝乙相似。

    古人金履祥断帝乙在位三十七年,实由“帝乙亡于七年”而来,帝乙在位七年,加上亡后二年丧事,帝乙之政,实为九年。又多加了20年成汤为侯年。

    “ 成汤,一名帝乙,字,天一。其父,主癸,又称桀,其母,扶都。”《通鉴前编》

    “主癸之妃曰:扶都,见白气贯月,意感,以乙日生汤,故名覆,字天一,成汤一名帝乙,是谓成汤帝”《帝王世纪》。主癸,即是成汤之父夏桀。

    “汤为天子13年……享国33年崩。” 《稽古录》后人只会错加“33年” ;错将为侯之20年算入商历,商代怎能不伪成629年?

    成汤伐桀,岁在壬戍,其明年,汤始建国为元祀。《唐书. 历志》

    此处“岁在壬戍”即早己指明为:成汤伐桀为公元前1619年,可惜至今少有人信其真,其原因就是古今许多人妄断伐纣年而致。断代工程也在其列。

    成汤伐桀、称帝为的哪一年?

    《封神演义》定乙未年伐桀(公元前1646年),故错以为商殷“享国640年”。

    首先必须肯定《封神演义》误定殷商640年为错。如将乙未年返本为己未年,那么伐桀之战有可能在公元前1621年,因为史有“三年而天下悉服。汤即天子位”。但是此句还是没有讲明“三年” 之初是伐诸侯还是伐桀王。

    《竹书纪年》、《唐书. 历志》都定壬戍年(公元前1619年)伐桀,次年癸亥年称帝。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成汤」成汤为什么叫商汤》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下一篇:「fnc战队是哪个国家的」FNC是哪个国家的
    上一篇:「花千骨糖宝」花千骨糖宝是什么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