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日与太阳日」恒星日与太阳日时间

2022-10-30 14:07:50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爱问答
热度:53

今天我们来聊聊恒星日与太阳日,以下6个关于恒星日与太阳日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区别
  • 什么是恒星日和太阳日?
  • 恒星日与太阳日区别是什么?
  • 太阳日和恒星日
  • 恒星日和太阳日分别是什么意思
  • 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区别及产生的原因
  • 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区别

    各个时间:

    一个恒星日=23小时56分4.09894秒。

    一个太阳日=23小时56分4秒加+24小时/恒星年=24小时。

    不同:

    1、参照物不同:

    恒星日以恒星为参照物,太阳日以太阳为参照物。

    子午线两次对向同一恒星的时间间隔叫做恒星日,恒星日是以遥远的恒星为参考系是地球自转360度的周期。

    太阳日是以太阳的视圆面中心作参考点,日地中心连线连续两次与某地经线相交的时间间隔。

    2、自转时间不同:

    一个恒星日,地球自转了360度,用时23时56分4秒。

    一个太阳日,地球自转了360度56分,用时24小时。

    两者的差别在于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在绕太阳公转。如果地球不公转,那么以太阳或者恒星作为参考点都是一样的。

    3、定义不同:

    恒星日是地球转过360°后,与远处的恒星处于同一角度时的时间,对于地球来说,恰好转过360°。

    而地球日是太阳光两次直射地球某一点(即太阳高度角最大,不一定是90°,随纬度和季节变化)时的时间差。这样一来,二者就有了差异。

    扩展资料:

    太阳日分为视太阳日和平太阳日:

    视太阳日是依据视太阳定义的,也就是真实的太阳两次经过该地的子午线的时间间隔,可以使用日晷来测量。

    平太阳日是以平太阳为参考点,以平太阳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转360°59',需时24小时。更明确的说,平太阳日是经由观察太阳相对于恒星的周日运动,所获得的平均太阳时,经由人为的调整而显示在时钟上的时间。

    在历史上有许多方法被用来模拟(显示)平太阳时,最早是使用漏壶或水钟,差不多从纪元前四千年到纪元前二千年中期。在纪元前一千年中叶之前,水钟只能依据视太阳日来调整,因此除了能在夜晚继续使用外,他的准确度并不会比依靠太阳投影的日晷好。

    在20世纪初期,机械时钟的准确度还没有比地球自转所显示的恒星时钟来得准确,即使到了今天,原子钟的精度已经比地球的自转更为稳定,恒星时钟仍然被用来校准平太阳日。

    在20世纪末期,地球自转的速率被改以外星系的无线电源来定义,并且平太阳时也被转换成外来的无线电源的比率。平太阳时与协调世界时之间的差异,就成为是否需要做闰秒调整的依据。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恒星日

    百度百科-太阳日

    什么是恒星日和太阳日?

    恒星日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系。太阳日以太阳为参照系。

    地球公转0.986°(3分56秒),既是太阳日也是恒星日。

    恒星日=地球自转周期(23时56分4秒)。

    太阳日=地球自转周期(23时56分4秒)+地球公转0.986°(3分56秒)。

    恒星日与太阳日区别是什么?

    一、含义不同:

    太阳日是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同一子午线的时间间隔。

    恒星日是子午线两次对向同一恒星的时间间隔。

    二、平年闰年的数量不同

    1、恒星日:平年有366个恒星日;闰年有367个恒星日。

    2、太阳日:平年有365个太阳日;闰年有366个太阳日。

    三、依据不同

    1、太阳日是依据太阳运动,所定义的时间,可以分为视太阳日和平太阳日。

    2、恒星日是依据恒星运动,恒星日是地球自转周期。

    计算方法

    太阳日=23小时56分4秒加+24小时/恒星年=24小时。恒星日是地球的自转周期。地球公转导致恒星日比太阳日多出一天,那么一回归年的恒星日是366天。

    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自转都是逆时针,所以公转360°抵消掉太阳日360°(一个恒星日)所以每年多出一个恒星日。于是平年有366个恒星日,365个太阳日。闰年有367个恒星日,有366个太阳日。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恒星日

    太阳日和恒星日

    太阳日和恒星日都有两种成分组成,既;自转和公转。

    由于地球只围绕太阳公自转,而不围绕其它恒星公自转。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对于遥远的恒星来讲,就像钟摆左右摇摆,向左摇摆产生的公转时间被向右摇摆产生的公转时间相互抵消。故此恒星日只有一种自转成分。

    恒星日和太阳日分别是什么意思

    恒星日以恒星为参照系。太阳日以太阳为参照系。和明星日与太阳日都由两种成分组成既自转(23时56分4秒)+公转。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对于遥远的恒星而言,地球如同钟摆左右摇摆,向左摇摆产生的公转时间被向右摇摆所抵消为零,所以恒星日只有一种成分地球自转。地球围绕太阳公转0.986°产生的时间是3分56秒。

    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区别及产生的原因

    太阳日是地球两次正对太阳的间隔,而恒星日是地球两次正对星空中某个恒星的间隔,这个是真正的自转周期。

    本来,如果地球是固定在宇宙中,没有绕太阳公转的话,确实应该是自转360度就能再次正对太阳的,但是事实上地球是在绕太阳公转,当地球自转360度之后(恒星日),地球已经移动了一段距离,还没能再次正对太阳,还要再转过一点才可以,所以恒星日是比太阳日更短的。

    一个回归年是有365.2422个太阳日。而这期间,地球是自转了366.2422圈,正好比日数多了1 (公转一周令全年自转数跟全年日数差了1),也就是说一年有这么多个恒星日。

    所以,恒星日和太阳日的长度比是:365.2422 / 366.2422 ,这个比很重要,如果分母是太阳日的24小时,那么分子的恒星日按照这个比就得出来是23时56分04秒,也就是恒星日比太阳日短了3分56秒了。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恒星日与太阳日」恒星日与太阳日时间》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下一篇:「猪大肠怎么洗」怎么清洗猪大肠
    上一篇:「朝辞白帝暮至江陵」朝辞白帝暮至江陵的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