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别称」北京的别称有南京吗

2022-10-30 14:06:38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爱问答
热度:92

今天我们来聊聊北京别称,以下6个关于北京别称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北京的别称有哪些呢?
  • 北京的别称有哪些?
  • 北京的别称是什么?
  • 北京的别称都有什么?
  • 北京的别称有哪些
  • 北京的别称是什么
  • 北京的别称有哪些呢?

    北京的别称是:北平、燕京、蓟、幽州。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北京地理位置优越性:

    北京市境处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燕山山脉的交接部位。东距渤海150公里。她的东南部为平原,属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区;她的西部山地,为太行山脉的东北余脉;她的北部、东北部山地,为燕山山脉的西段支脉。

    北京是交通要道,北进蒙古,东进东北 南进华北。要塞分别是 居庸关,山海关,卢沟桥。从军事上讲这是个绝佳的地理位置。 北京自然条件很好,地质结构稳定。最重要的是位于全中国的中央位置。

    北京的别称有哪些?

    北京的别称有:

    1、蓟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克商以后,封帝尧之后于蓟,封召公奭于燕。另说周以前就有燕国,后燕并蓟,以蓟城为国都,这就是现在北京的前身。秦灭燕之后,设置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城。

    2、燕都

    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以后在一些古籍中多用其为北京的别称。

    3、幽都

    唐代曾设置幽都县,辽时也曾设置过幽都府,所治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4、燕京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自称燕帝,以范阳为燕京。安史之乱平定后,罢燕京。后来北京的正式命名虽屡有变动,而燕京这个名称却广泛使用。近百年来,“燕京”是北京最常用的一个别称。

    5、春明

    起源于唐代,唐朝首都长安的正门(东门)名为春明门,古人认为东方主春,于是后人遂以“春明”作为首都的别称。

    6、京城

    唐天宝元年(742年)以前,称首都长安为京城,以后京城就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7、南京

    辽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

    8、燕山

    北宋宣和四年(1123年),宋、金联合伐辽,攻占燕京。宋、金议和后,燕京回归北宋,建燕山府(因临近燕山脚下),故燕京又称燕山。

    9、中都

    宋宣和六年(1125年),金人南侵,占领宋的燕山府。金贞元元年(1153年)金人迁都燕京,改称中都,所治均在今天北京西南一带。

    10、大都

    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11、京师

    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京师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公刘》:“京师之野,于时处处。”后世遂称国都为京师。

    还有一种说法,陕西凤翔有山曰京,有水曰师,因周文王和武王在此建都,故统名为京师,以后便将京师当成国都的代称,北京被称为国都后,也曾被称为京师。

    12、宛平

    明清的宛平县治区只是今天北京的一部分,大致方位是现在的北京西南部,包括今西城区、宣武区、海淀区的一部分以及石景山区、门头沟区和大兴区的西部。

    13、京兆

    民国二年(1913年)废顺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

    北京的别称是什么?

    北京的别称如下说明。

    北京的别称有,蓟,幽州,燕都,日下,幽都,燕京,春明,京城,南京,燕山,中都,大兴,大都,汗八里,北平,京师,宛平,京兆以及广阳,涿郡,范阳,析津和顺天府。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算起来差不多有二十个别称。北京历史上除了用过上述名称外,还有秦汉之时,北京曾是广阳郡的治所。隋大业年间,曾是涿郡的治所。唐天宝年间,曾是范阳郡的治所。辽代时曾是析津府的治所。明,清之时,曾是顺天府的治所,于是广阳,涿郡,范阳,析津和顺天府也成了北京的别称。

    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

    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建号南京,又称燕京。

    大都,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

    北平,朱元璋灭掉元朝后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北京,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建北京城。后又有京师,京兆的称呼。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北京的别称都有什么?

    北京别名:燕京、幽州、京城、南京;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

    扩展资料:

    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

    地处华北大平原的北部,北纬39度56分、东经116度20分,东面与天津市毗连,其余均与河北省相邻。

    北京土地面积16410.54平方公里,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流经境内的主要河流有:永定河、北运河、拒马河等。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京

    北京的别称有哪些

    北京的别称有北平,燕京,新大都等。

    北京的别称是什么

    北京的别称有:蓟、幽州、燕都、日下、幽都、燕京、春明、京城、南京、燕山、中都、大兴、大都、汗八里、北平、京师、宛平、京兆以及广阳、涿郡、范阳、析津和顺天府。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算起来差不多有二十个别称。北京历史上除了用过上述名称外,还有秦汉之时,北京曾是广阳郡的治所;隋大业年间,曾是涿郡的治所;唐天宝年间,曾是范阳郡的治所;辽代时曾是析津府的治所;明、清之时,曾是顺天府的治所,于是广阳、涿郡、范阳、析津和顺天府也成了北京的别称。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北京别称」北京的别称有南京吗》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下一篇:「草原的主要内容」草原的主要内容10个字左右
    上一篇:「怎么入党」工作后怎么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