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量毫米是什么概念」降雨量500毫米是什么概念

2022-10-30 13:43:04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五星用户
热度:45

今天我们来聊聊降雨量毫米是什么概念,以下6个关于降雨量毫米是什么概念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降雨量毫米是什么概念?
  • 降雨量7.9mm是什么概念?
  • 降雨单位毫米是什么意思
  • 降水量毫米是什么意思?
  • 降雨量毫米是什么概念
  • 降雨的毫米是什么意思
  • 降雨量毫米是什么概念?

    10毫米以下称为小雨,10.0-24.9毫米为中雨,25.0-49.9毫米为大雨,暴雨为50.0-99.9毫米,大暴雨为100.0-250.0毫米,超过25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1、降雨量

    降雨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

    度,一般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降雨量是区域水资源量计算的重

    要依据,因此寻找一种准确简便的方法来预测降雨量是十分必要的。

    2、划分标准

    降雨量是一种重要的灾害数据,具有混沌特性,对于降雨量等级的划分,不同部门有不同的

    标准。

    气象部门: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表示。单位时间内

    降雨量称降雨强度。降雨强度用降雨等级来进行划分。

    防汛部门: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

    米计算。根据国家防办《防汛手册》规定,凡24小时的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者定为暴雨。

    水文部门:通常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其中小雨指日降雨

    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

    为50~99.9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250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上。

    3、雨量测量

    降雨量一般用雨量筒测定,所以降水量中可能包含少量的露、霜和松等。气象学中常有年、

    月、日、12小时、6小时甚至1小时的降水量,6小时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6小

    时降水量;24小时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24小时降水量;一个旬降下来的雨雪统

    统融化为水,称为旬降水量……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年降水量”。

    液态降水量称为雨量,有时两者也作为同义词。单位时间的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常用

    mm/h或mm/min为单位。单位时间的雨量称为雨强。

    降雨量7.9mm是什么概念?

    降雨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0~99.9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250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上。

    降雨单位毫米是什么意思

    降雨单位毫米是指以毫米为单位,取一位小数,1毫米的降水量就是单位面积上水深1毫米。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我们称为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目前,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雨量筒的直径一般为20厘米,内装一个漏斗和一个瓶子。量杯的直径为4厘米,它与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当天的降雨量了。

    中国气象局规定:24小时内的降雨量称之为日降雨量,凡是日雨量在10毫米以下称为小雨,10.0-24.9毫米为中雨,25.0-49.9毫米为大雨,暴雨为50.0-99.9毫米,大暴雨为100.0-250.0毫米,超过25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少数地区根据本省具体情况另有规定。例如,多雨的广东,日雨量80毫米以上称暴雨;少雨的陕西延安地区,日雨量达到30毫米以上就称为暴雨。

    降水量毫米是什么意思?

    ; 01

    降水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所以用毫米单位来表示,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降雨量是区域水资源量计算的重要依据,因此寻找一种准确简便的方法来预测降雨量是十分必要的。

    降水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以mm为单位,气象观测中取一位小数,能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降雨量是区域水资源量计算的重要依据,因此寻找一种准确简便的方法来预测降雨量是十分必要的。

    降水根据其不同的物理特征可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液态降水有毛毛雨、雨、雷阵雨、冻雨、阵雨等,固态降水有雪、雹、霰等,另外还有液态固态混合型降水,如雨夹雪等。按降水强度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暴雪、大暴雪和特大暴雪。

    通常说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一般以日降雨量衡量。其中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0~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250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上。

    降雨量毫米是什么概念

    1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单位面积上水深1毫米。

    1、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我们称为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 目前,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雨量筒的直径一般为20厘米,内装一个漏斗和一个瓶子。

    量杯的直径为4厘米,它与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当天的降雨量了。

    2、中国气象局规定:24小时内的降雨量称之为日降雨量,凡是日雨量在10毫米以下称为小雨,10.0-24.9毫米为中雨,25.0-49.9毫米为大雨,暴雨为50.0-99.9毫米,大暴雨为100.0-250.0毫米,超过25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少数地区根据广东省具体情况另有规定。例如,多雨的广东,日雨量80毫米以上称暴雨;少雨的陕西延安地区,日雨量达到30毫米以上就称为暴雨。( 降雨量:指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雹等以及由水汽凝结成的露、霜等总水量,其单位为mm。这就是降雨量毫米是什么概念的主要内容。

    3、降雨强度:指单位时段内的降雨量。以毫米/分或毫米/时计。我国气象部门一般采用的降雨强度标准为:小雨:12小时内雨量小于5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小于10毫米。

    中雨:12小时内雨量为5-14.9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为10-24.9毫米;大雨:12小时内雨量为15-29.9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的定量标准,各地并不一致,视具体情况而定。

    4、气象上大致规定暴雨按强度分三级:暴雨:12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30毫米,或24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50毫米;大暴雨:12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70毫米,或24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100毫米;特大暴雨:12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140毫米,或24小时雨量等于和大于250毫米

    其实,降雨量毫米是什么概念的直接解释就是下雨的深度,当然是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了,这就需要有关部门专门测定。

    扩展资料

    降水量一般用雨量筒测定,所以降水量中可能包含少量的露、霜和松等。气象学中常有年、月、日、12小时、6小时甚至1小时的降水量,6小时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6小时降水量;24小时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

    称为24小时降水量;一个旬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旬降水量……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年降水量"。 液态降水量称为雨量,有时两者也作为同义词。单位时间的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常用mm/h或mm/min为单位。单位时间的雨量称为雨强。

    把一个地方多年的年降水量平均起来,就称为这个地方的"平均年雨量"。例如,北京的平均年雨量是532.0毫米,上海的平均年雨量是1166.1毫米。

    参考资料:降雨量的百度百科

    降雨的毫米是什么意思

    降雨的毫米是降水量的单位为毫米,下雨多少毫米就是指降水量。“多少小时内的降水量是多少毫米”,类似这样。在实际测量中,有标准的雨量计,就是盛水的桶(当然要复杂些),然后直接测量一定时间后的水深,这也是降水量以毫米为单位的由来。

    小雨指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雨量为10~24.9毫米;大雨降雨量为25~49.9毫米;暴雨降雨量为50~99.9毫米;大暴雨降雨量为100~250毫米;特大暴雨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上。

    降雨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一般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降雨量是区域水资源量计算的重要依据,因此寻找一种准确简便的方法来预测降雨量是十分必要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降雨量毫米是什么概念」降雨量500毫米是什么概念》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下一篇:「神舟10号发射时间」神舟10号发射时间和返回时间
    上一篇:「大众v6」大众v6车型价格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