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进京」董卓进京带了多少兵马

2022-10-30 13:20:01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五星用户
热度:42

今天我们来聊聊董卓进京,以下6个关于董卓进京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董卓什么时候进京的,董卓进京的原因是什么?
  • 三国演义中董卓进京的故事梗概
  • 三国演义中董卓进京的故事梗概?
  • 为什么三国时期的董卓要进京?
  • 董卓进京只有三千兵力,为何各方势力都被其收复,他用了什么手段?_百度...
  • 城中禁军数万,董卓进京时只带三千兵马,他是如何夺权的?
  • 董卓什么时候进京的,董卓进京的原因是什么?

    董卓是三国时期出现的一位将领,后人对他的评价基本上都是以负面评价为主。在三国时期,汉朝已经破败不堪,于是就有很多的权臣想要把持朝政,其中既有着战功赫赫又掌有兵权的将领,也有着在朝中实力深厚,把控朝堂的宦官,所以在到那时汉朝是岌岌可危的,陷入了一种内忧外患的局面。董卓进入京城的时候是在外戚宦官何进死后,而且他是被何进生前秘密的邀请来的。

    董卓手握重兵

    董卓一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带兵大打仗的将军,他是通过一场又一场战争的胜利使得自己的仕途步步高升,最后他干脆就在边缘的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势力,但是这个时候的他并没有明目张胆的反抗朝廷,他只是一直在等待着自己能够一鼓作气拿下皇位的机会。朝廷也曾经用各种理由想要拿回他手里的兵权,可惜的是,董卓识破了朝廷的意图,采用各种借口推脱,以此来保证兵权被自己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董卓入京

    汉朝的统治延续了许多年,有着很多留下来问题,这些问题一并在汉灵帝驾崩之后爆发了。汉灵帝驾崩,朝堂之上的局势可以说是一片混乱,年轻的新帝无法震慑混乱的朝堂,也没有办法及时的培养自己的势力,面对着年轻,毫无章法的新帝,朝堂之上的很多大臣都妄图取而代之,一场大战似乎一触即发。面对着这样紧急的局势,何进邀请了董卓入京,想要让他来辅佐新帝,稳定朝堂。

    董卓把握朝政

    何进一开始邀请董卓进京本来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却没想到自己这是引狼入室。董卓早就已经有了妄图称帝的野心,只是一直没有一个合适的机会让他回到朝堂之上,何进这次对他的邀请对他来说就是打开了称帝的大门。何进被杀后,董卓把持了年轻的新帝,“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了一个彻彻底底的权臣和奸臣,违背了君臣之道,还残暴的杀害了很多的忠良之士,为自己留下了一世的骂名。

    三国演义中董卓进京的故事梗概

    董卓进京 当时皇帝身边有十个经常不离左右的宦官叫十常侍,他 们贪赃枉法,残害百姓,陷害忠良。灵帝对他们的话非 常相信,汉王朝统治已非常危险了。 朝中谏议大夫刘陶向灵帝哭谏,要灵帝除掉十常侍,灵 帝不但不听,反而要杀刘陶。司徒陈耽头撞石阶,以死 相谏,灵帝更加大怒,命卫士将二人关进监狱。当天夜 里,十常侍派人将他们在狱中杀死。从此以后,朝廷官 员再也无人敢向皇帝说十常侍的坏话了。 中平六年四月,(公元一八九年)初夏,灵帝害病快要 死了,他打算立王美人生的皇子刘协做太子。十常侍中 的蹇硕在病床边对灵帝说∶“如果要立刘协做太子,必 须先杀死大将军何进,才能保皇太子日后平安。”灵帝 听了蹇硕的话,立刻派人宣何进进宫。 这何进原来是一个杀猪的,因妹妹是何皇后,生了皇子 刘辩,何进才掌了大权。何进知皇帝要杀他,没有入 宫,回到家里,召集大臣商议如何杀掉十常侍。这时灵 帝死了,何进便令司隶校尉袁绍领五千御林军进了皇 宫,便在灵帝灵柩前面,立太子刘辩继承皇位。 刘辩虽做了皇帝,但灵帝的母亲董太后心里却不大乐 意。十常侍之一的宦官张让给她出了一个主意。董太后 听后大喜,第二天早朝时董太后亲自主持朝政,传旨封 皇子刘协为陈留王,封自己的哥哥董重为骠骑将军,并 让张让帮她处理朝政。 皇帝刘辩的母亲何太后见董太后把持大权,心里也不痛 快,她想了一个计策,在宫中摆了一桌酒,请董太后来 喝酒,劝董太后不要管国家大事。董太后气得脸上红一 阵白一阵,两人大吵一场。 何太后也发怒了。当夜,便把哥哥何进召进宫中,商量 怎样除掉董太后及董重。次日,何进下令把董太后送到 京城以外的河间去,何进让护送的人暗地里将董太后毒 死。又将董太后的哥哥董重的家包围起来,要追回他的 官印。董重知道事情危急,便在后堂自杀了。 袁绍劝何进趁早把十常侍这些宦官杀掉,何进将这个想 法告诉何太后,何太后正宠信张让等人,便不同意。袁 绍又向何进献上一计,要他调外地兵力入京剿除宦官。 主簿陈琳认为这样做会弄出乱子来,便竭力劝阻。说话 间曹操从旁闪出,拍着手掌哈哈大笑。 何进问曹操为什么发笑。曹操说∶“要杀宦官,应该先 除为首的宦官,这只要一个监狱官就够了,何必纷纷召 来外兵呢?”何进一听,非常生气,喝斥曹操有私心。 曹操退了出来,叹息着说∶“乱天下的,一定是何进!” 朝廷派往西凉领兵的刺史董卓,手下有二十万大军,野 心很大。这天,他接到何进的檄文,心中十分高兴,便 令他的女婿李儒先派人向朝廷上了一道表章,说这次出 兵是为了惩除宦官,制止逆乱。好让朝廷的大臣不对他 产生怀疑。随后便起兵向京城洛阳进发。 张让等听说外地的兵来到,便先下手,派五十名刀斧手 埋伏在长乐宫嘉德门内,让何太后召何进进宫。何太后 不知是计,就派人宣何进进宫。何进自觉手中掌握天下 大权,十常侍不敢把他怎么样,便不听劝阻进了皇宫。 刚一进门便被乱刀砍死。 护送何进进宫的袁绍、曹操在宫门外等了很久,不见何 进走出,就在门外大声叫喊∶“请大将军上车!”这时, 何进的人头被从墙里扔了出来。袁绍、曹操大怒,挥舞 着宝剑高叫着杀入宫内,碰见宦官,不论大小,全部杀 死。一时皇宫内火光冲天。 张让、段 等宦官,慌忙劫拥着少帝和陈留王,从后宫逃 跑了。三更时分,逃到北邙山下,猛听得后面一片喊杀 声,火光中一队人马赶到,张让自知难逃一死,便投河 自杀了。 众人从路边草堆中找到少帝和陈留王,护送回家。行不 到几里路,一队大军赶到,为首一员大将正是董卓。

    董 卓将少帝和陈留王送回宫中,便把人马驻扎在城外,天 天带着铁甲骑兵入城,横行街市,闹得老百姓惶惶不 安。 董卓还带着宝剑出入皇宫。一天,董卓在温明园中大摆 筵席请大臣喝酒。突然提出要废了皇帝,立陈留王刘协 为皇帝。大臣们都不敢出声,荆州刺史丁原将桌子推翻 表示反对。董卓拔剑要杀丁原,可他看到丁原身后站着 吕布,正用眼睛瞪着他,便不敢下手。 第二天,丁原在城外同董卓打了起来,董卓的人马被吕 布杀得大败而逃。 董卓回来后召集众将商议对策。部将李肃挺身而出,说 他和吕布是同乡,只要董卓愿让出赤兔马和金银珠宝给 吕布,他一定能叫吕布背叛丁原,投降董卓。董卓便答 应了。 吕布是个见利忘义的人,一见那赤兔马浑身上下像火炭 一般红,没有一根杂毛,便喜爱得不得了。当夜便将义 父丁原杀了,提着丁原的首级投效董卓,拜董卓为干 爹。 董卓收了吕布做义子,从此便为所欲为。很快废了少 帝,立陈留王为皇帝。九岁的皇帝无力治理国家,相国 董卓把大权都握在自己手中,入朝见皇帝不拜,带剑上 殿,大臣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中军校尉袁绍反对董卓废掉旧皇帝,另立新皇帝,便怒 气冲冲地投奔冀州去了。董卓为拢络人心,不仅不杀袁 绍,反而封袁绍为渤海太守。 董卓把少帝与何太后囚禁在永安宫中,派人暗中监视。 少帝作了一首诗发泄心中不满,董卓知道后便将少帝用 毒酒毒死。把何太后扔下楼摔死。 自此以后,董卓每夜都睡在皇帝睡觉的地方,奸淫宫 女,谁也不敢管他。一次出城打猎,来到阳城,正赶上 村民举行二月社赛集会,董卓突然叫军士包围人群,把 男人统统杀掉,杀得人头滚滚,死尸遍野

    《三国演义》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acE7E9TPPrvLt30HMmG7Iw

    ?pwd=1vht 提取码:1vht

    三国演义中董卓进京的故事梗概?

    中平六年,大将军何进为除掉十常侍之乱,听从了袁绍的计策,征召四方之士来洛阳剿除宦官。西凉刺史董卓得诏后便率军向京城进发;

    在董卓到来之前,何进中了十常侍的计策被斩杀。袁绍和曹操随后入宫斩杀宦官,其中一名宦官劫持少帝和陈留王逃往北邙山;

    官吏闵贡找回了少帝与陈留王,在路途中遇到了董卓军队。董卓迎回少帝,依仗军队从此专断朝政,权倾朝野。

    为什么三国时期的董卓要进京?

    董卓是凉州人,成年之后,因为勇武过人试选为吏,负责当地的治安,后来董卓以六郡良家子的身份被选为羽林郎,去了洛阳皇宫宿卫天子,然后又因为鲜卑人入侵,从征鲜卑,斩获战功之后,任职州郡,最终官至并州刺史。可以说董卓的前半生,几乎的汉朝几百年来,六郡良家子们的标准人生路径,不差分毫。

    只不过公元184年也就是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了。董卓被任命为东部中郎将,负责平定黄巾军,但又因作战失利被罢官夺职。兴许是,从黄巾起义看到了天下大乱的可能。再一次作为中郎将的董卓,再一次的平叛凉州叛乱的董卓,开始拥兵自重了。

    当然,如果事情不发生意外,在凉州拥兵自重其实也算是六郡良家子们的常规操作。结果要么是被朝廷宰了,要么就是和朝廷和解入朝当大官。事情偏偏就发生了意外,也改变了本应是大汉忠良的董卓的人生轨迹。

    中平六年,汉灵帝驾崩,外戚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又因害怕实力不济,密诏董卓进京。但是,董卓还没到,何进反被宦官宰了,于是洛阳大乱。董卓赶到之后,联合何进余部以及朝中大臣,大规模清洗宦官。

    事情到了这一步,其实还有的挽回,毕竟政变是东汉的家常便饭,外戚和宦官互相清洗属于常规,只不过何进有点玩脱了,自己也被宰了。不过也不算太出圈,至少还有小皇帝,要么再找个外戚当大将军,皇帝的母家没人了,可以随便找个大臣把女儿或者妹妹嫁给皇帝,然后做大将军,比如袁家。

    但是,千不该万不该,董卓竟然自己做了丞相要执掌大权了。啊呸!一个边郡的粗鄙武夫,你也配? 你哪里配姓赵?额⊙∀⊙!应该是哪里配执掌大权?于是,天下大乱,四百年的大汉王朝,进入了死亡倒计时。

    说董卓想要篡位,实际是不对的,因为董卓自己没有儿子,或者早就死了,也没听说董卓有孙子的记载,当然董卓还有兄弟和侄子。这种情况下,董卓琢磨篡位是不大靠谱的。实际董卓的目标就是当一个霍光一样的权臣,而且霍光还是大汉忠良呢!只不过东汉不是西汉,董卓也不是外戚,更不是霍光,谁能容忍董卓掌权?

    天下大乱的根本原因其实是世家大族们愈发壮大,晋朝时所谓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社会现象,在东汉末年就基本形成了。

    无数寒门子弟,上升无望,只能投身军旅,来个马上博取功名,但是当他们九死一生为国立功,凯旋还朝之后,他们就会发现,他们依旧只是一个寒门武夫,上升是有天花板的。像董卓前半生一样,能够做一任郡守刺史,然后回乡,就已经算是顶尖的了,根本是凤毛麟角,根本不可能获得真正的重用与富贵,董卓第一次被封侯还是因为董卓拥兵自重,朝廷要安抚。

    董卓进京之后,干了全天下所有寒门们都想干的事情,就是狠狠的羞辱士族高门,比如袁绍,并且自掌大权,就是压住那些脑满肠肥的高门贵族。虽然大快人心了,但也天下大乱了。

    最终,董卓也惨死宫中,被咒骂为篡汉贼臣。

    而董卓进京的故事,其实并没有只发生一次。在董卓之后,还是接连不断的发生,并没有如某个哲人所说,第一次是正剧,第二次就是闹剧。

    每一次的董卓进京都是惨剧,当然只有董卓开启了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其他都是开启无边的黑暗。

    三国之后的晋朝,建立不久之后的八王之乱以及五胡乱华都有点董卓进京的味道。当然最像的是北魏的六镇起义,以及唐朝的安史之乱。都是边军大将,带兵杀向京师。

    自汉到唐,约摸一千年的时间里,不断有边军大将作乱,实际上反应出了黔首寒门与高门世家贵族之间尖锐的阶级矛盾。寒门武夫们,一次又一次的举起手中的武器冲向让他们压抑愤怒一生的高门贵族。

    一个阶级固化,阶层流动停止的社会总是会动荡不已的。寒门既然无法与高门比诗书,那就比武艺吧,看谁的刀更快。

    寒门与高门之间的千年对决,最终以朱温篡唐,将高门世家们通通丢进黄河当中告终。这场持续千年的对决中,没有谁是胜利者,并且还让秦汉时受人尊敬的武夫变成了令人憎恶的角色。

    从秦汉时“赳赳武夫,国之干城”变成了宋时腌臜的贼配军。不得不让人唏嘘感叹。

    所谓前事勿忘,后世之师。后世之人应该从中吸取教训。

    董卓进京只有三千兵力,为何各方势力都被其收复,他用了什么手段?

    董卓带领三千兵马进洛阳,谈不上收复各方势力,但是他却在短时间内有效掌控了整个洛阳城。俗话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之人的,这句话放在董卓身上完全说得过去,只是听起来有点怪怪的。董卓能够控制洛阳,得益于袁绍的犹豫不决错失良机、亲弟弟董旻的情报传递和拉拢何进手下势力、收买吕布做掉丁原得到并州军。这三点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池都不能使得董卓成功掌控洛阳。

    董卓为何能第一时间带兵赶到洛阳

    灵帝病重时脑子倒是灵光了,灵帝认为董卓不可靠要想办法把董卓的兵权拿掉并且能让大家都很体面,于是灵帝封董卓为并州牧,让董卓赶紧去并州,同时将兵权交出去。但是董卓走到河东就停下来了,董卓为什么要停下来呢?因为洛阳的宫中要有变。

    灵帝驾崩,长子刘辩继位,刘辩的舅舅就是大将军何进。外戚跟宦官是对立的,袁绍家族到处拱火怂恿大将军何进搞事情,袁绍劝何进召董卓进京消灭宦官。曹操觉得没必要把简单事情搞复杂,只需要把领头的几个宦官处理掉就行了。可是袁绍就是想把水搅浑,屠夫出身的大将军何进智商不在线,于是董卓的机会来了。

    董卓为什么在去并州上任的路上停下来,因为他有可靠的情报源源不断送过来。董卓的弟弟董旻是奉车都尉,是皇帝身边的人,他掌握着最一手的信息。弟弟的一手信息让他不要走远时刻关注洛阳的动向,再加上何进令他带兵去洛阳帮忙收拾宦官。所以洛阳城内发生变故后,全天下的诸侯豪杰中只有董卓能够第一时间赶到洛阳。

    袁绍为何错失消灭董卓的良机

    董卓刚到洛阳的时候只有三千兵马,袁绍要是第一时间把董卓摁下去也就不会有后面的故事了。洛阳城当时有三股兵马,分别是袁绍家族、何进的手下们、董卓的三千兵马,这里面就数董卓力量最弱,董卓的三千人顶多可以跟着掺和事儿,压根不具备一锤定音的实力。

    鲍信认为董卓绝对有不臣想法,于是劝袁绍赶紧趁董卓这会儿兵马不足赶紧发动夜袭先下手为强。可是袁绍此时犹豫了,袁绍认为董卓这会儿还没有跟大家翻脸呢,先下手总归有点师出无名;再一个就是袁绍认为董卓是他们袁家的故吏。

    是这时候袁氏家族的袁绍掌管司隶校尉军,袁术手握虎贲军,另外还有不少支持他的帮手,而董卓只有三千人,就算董卓隔几天就让士兵出去再假装新的兵马进城真的能忽悠到人,实际上也没有多少兵马。袁绍真的以为董卓的大部队远在西北还要很久才能过来。殊不知董卓的弟弟董旻要发挥大作用了。

    董卓的弟弟董旻发挥了哪些作用

    董卓的家族虽然在陇西临洮是个大户,但是董卓的父亲也不过就是地方上负责缉拿盗贼的小吏,类似捕头,跟洛阳的士族们根本不能比。董卓仗着家里富足到处结交朋友并且拉了一支羌人队伍,后来被护羌校尉段颎(jiong)赏识并被推荐到袁隗门下,袁隗是谁呢?袁隗是袁绍和袁术的叔叔,袁家四世三公,袁隗是太傅,位列三公。史书上对董旻的记载少之又少,没有为他单独列传,所以我们不清楚他是如何做奉车都尉的,我个人猜测应该是董卓被推荐到袁隗门下的时候是带着弟弟董旻一起去的,后来董卓当羽林郎,估计董旻也是这时候做了皇宫侍卫。

    董旻能够时刻给哥哥董卓传递一手信息,董旻除了给哥哥董卓传递消息之外,还给董卓拉到一支人马。就在何进被宦官反杀后,何进手底下的武将们群龙无首的时候,何进异父异母的弟弟何苗被自己的手下们给杀了。为什么说何苗是大将军何进异父异母的弟弟呢?史书上语焉不详但是有学者考证得知,何进的父亲跟何苗的母亲是重组家庭,也就是说何进的爸爸是何苗的继父,何苗的妈妈是何进的继母,何苗这个拖油瓶跟过来后改姓何。

    何进手下的吴匡不知道听谁说何进被杀是何苗跟宦官勾结导致的,于是吴匡带兵去搞车骑将军何苗,袁氏家族不想脏手没跟着掺和,结果就是袁家不插手但是有人插手,董旻插手帮助吴匡。可是并没有证据说何苗是宦官同伙,也没有人下令杀掉何苗,关键是何苗的身份,何苗是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的车骑将军,是一等武将。

    董旻将利害关系讲清楚后便把何进的手下给拉到董卓这边了,为啥?因为吴匡杀何苗那一刻起就闯祸了,袁绍若是掌控洛阳,头一个就会名正言顺的把吴匡他们这群人给处理掉,因为处理掉吴匡可以让袁绍获得大义名分和重新安插人手。只有董卓能给吴匡等何进部下一条生路,若是跟着董卓混,他们不仅不会遭罪还会分享更大的荣华富贵,于是洛阳城的力量对比从袁氏家族、何进部下、董卓变成袁氏家族对抗董卓加何进部下。力量对比陡然反转,董卓掌控洛阳就在眼前。

    吕布来了

    能够嗅到腐肉气息的乌鸦可不只有董旻一人,就在董旻传递消息让董卓时刻准备的时候。袁家也没闲着,袁家早早就把离洛阳最近的并州军给瞄上了。可惜袁绍家族拉拢并州刺史丁原的工作效率太低,还没把并州军拉过来就被董卓抢先了。袁家拉拢丁原,董卓不走寻常路去收买丁原的干儿子吕布。

    董卓做过并州刺史,而且董卓优待士卒在并州军里的口碑不错。对吕布来说,认义父这件事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吕布向来对义父都是很孝顺的,至于这个义父是谁不重要,反正他要当个好义子。吕布后面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他干了一件最孝顺董卓的事。

    青年董卓是个什么样的人

    董卓并不是大将军何进被杀,他带着三千兵马匆忙赶到洛阳才崭露头角的。董卓的履历简直就是为了后面登上历史舞台而提前安排的剧本,而且这个剧本中男一号非他莫属。

    《后汉书董卓列传》原文: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也。性粗猛有谋,少尝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诸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为杀耕牛与共宴乐,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遗之,由是以健侠知名。

    董卓出身于陇西临洮豪强家族,打小就是粗野勇猛有脑子的性格,董卓还喜欢到处交朋友。董卓喜欢出去溜达结交各路猛人,董卓还去结交羌人,董卓出去交朋友可不是握握手拉拉勾你是我的好朋友这么简单,董卓交朋友那是相当土豪呀。东汉时期有几个人能吃牛肉的?董卓真的能做到,董卓跟羌人交朋友都是直接宰杀耕牛炖了招待人家,酒管够肉管饱。咱们就代入一下情境,假设我们是羌人,我们是打家劫舍的社团人,我们是不起眼的底层武将和士兵,时常有一位体格粗壮的富家子弟来请我喝酒吃牛肉,你说我们喜不喜欢这个人?

    既然大家是朋友,那就不可能总是让董卓先生破费吧,咱们要礼尚往来,于是董卓也能轻轻松松到羌人地盘上骑着马自驾游,回去的时候赶着羌人送的羊,一来二去常来常往,董卓这位大青年在西北那一片不论是汉民还是羌人口中都是个讲义气的好朋友。我们都说谈钱庸俗,可是很多时候钱真是个好东西,董卓要是没钱,你觉得他会在羌人心目中留下好印象吗?刘备编草鞋卖,就算把手掌搓出血泡卖了几百双草鞋也不够请一群好汉吃肉喝酒呀。

    董卓长到壮年时,战斗值很强,臂力非常大,多少石的弓都能在马上左右开弓,身手也很灵活,马术也很棒。我感觉董卓壮年时就是一个射术马术都很棒的洪金宝。不少羌人都投奔到汉人董卓的手下,董卓拉了一伙羌人队伍成为当地最大的一个不安定因素,居然他被人介绍当了州兵马掾(yuan)一职,这个职位负责巡逻和维护治安。他这么一个当地不安定因素成为摇身一变成了当地的守护者,简直就是炒股炒成股东,泡妞泡成老公。

    后来董卓被护羌校尉段颎(jiong)赏识,段颎出任并州刺史的时候把董卓推荐到袁隗(袁绍、袁术的叔叔)的门下任职,不过这位袁叔叔好像瞧不上董卓,在这里待了四五年后董卓跳槽当了羽林郎,再后来东羌作乱需要派兵平定,朝中谁最了解羌人?答案是董卓,于是董卓在这次战斗中毫无悬念获得军功,他将朝廷赏赐给他的9000匹丝绢全部分给手下兵士,自己一匹不留。董卓由此走上历史舞台。

    城中禁军数万,董卓进京时只带三千兵马,他是如何夺权的?

    东汉末年虽然城中数万兵马,而且还有各种谋士大臣的辅佐,但是东汉末年的局势已经让东汉政权无法再持续下去,至少从西良军的人数兵力以及作战应用等方面来讲董卓是一定会夺取大权的!

    联盟破裂是董卓进京前提:

    我们所熟知的就是三国演义中的片段,当时孙坚为先锋,袁绍为总盟主进行与黄金军的抗击,但是在抗击过程中却由于各个盟军之间的矛盾,而没能有效的克制住黄金起义,反而让盟军大受损失!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西凉军进京

    再后来的桥段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西凉军董卓进京的过程,由于由于汉朝末年的经济凋敝,百姓流离失所,而董卓又进京获论中原,而且还废除了原来的皇帝,另立陈留王,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割据生涯,再到后来就是汉朝的丞相王准王司徒与貂蝉设计!

    挟天子以令诸何

    了我说董卓是如何掌握了朝中的实权,主要靠的是西凉军人强马壮,而且士兵各个英勇无敌,从来没有打过败仗!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董卓进京」董卓进京带了多少兵马》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下一篇:「什么是外挂」外挂是什么意思?
    上一篇:「深圳的区号」深圳的区号是什么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