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战役」老山战役是和哪个国家打的

2022-10-30 13:18:53 发布:网友投稿 作者:五星用户
热度:793

今天我们来聊聊老山战役,以下6个关于老山战役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百科知识。

本文目录

  • 老山战役是哪一年?
  • 老山战役是哪一年
  • 1984年老山战役
  • 老山战役哪年开始打的?
  • 1984年4月28日对越作战,老山战斗谁指挥的?
  • 老山战役的历史事件介绍
  • 老山战役是哪一年?

    1993年。

    老山战役一般是指1984年4月28日至1993年4月1日,许世友、杨得志指挥的系列战役。1984年4月28日老山收复战,经过近9年的血战,解放军收复老山、者阴山。

    老山之战,对长达10年之久的中越战争,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收复老山之后,南京军区、济南军区、兰州军区、北京军区、沈阳军区、成都军区等都分别在老山战场轮战。

    老山战役相关延伸:

    老山地区的战略价值在于:12号至14号国界碑间几十公里中越边境上的重要制高点,其势如两扇大门,牢牢控制着麻栗坡至越南河宣省的通道,可向东、西、南、北通视两国边境纵深20余公里地区。

    占据老山,向东可封锁麻栗坡通向越南清水、河江的交通要道,向西可监视扣林山方向,向北可观察中国境内纵深25公里地域,向南可通视越南老寨、清水至河江纵深27公里地域,是船头地区的西侧门户;

    占据八里河东山,向西可观察老山、船头地区,向东可控制老邓弄地域,向北可通视三转弯和交趾城地域,是船头地区的东侧门户;松毛岭主峰662.6高地成西北至东南走向,如一道门槛从两山之间横断,成为过往通道的必经之地。

    老山战役是哪一年

    老山战役是1984年。老山战役,亦称老山战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边防部队于1984年4月28日发起的反击作战。

    老山位于中国云南省麻栗坡县船头以西,主峰海拔1422.2米,扼越南西北部河江市通向中国云南省的咽喉要道。

    1979年春,越南军队第313师第122团抢占了老山主峰及附近有利地形,建立了4个军事据点群,频繁袭扰中国边境。至1984年3月,侵占老山地区的越军向麻栗坡县境内发射炮弹2.8万余发,打死打伤中国边民300余人,炸毁民房上百幢。

    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边防部队于1984年4月28日发起老山反击作战。当日凌晨,炮兵对老山主峰和662.6高地实施火力急袭,突击部队采取两翼多路攻击和侧后穿插的战法,不到5个小时即收复了老山主峰。另一支部队只用了9分钟即收复662.6高地。1426高地的越军亦于当日弃阵撤逃。5月15日,云南边防部队又清除了封锁中国船头通道的八里河东山越军据点。至此,全部收复老山地区被越军侵占的中国领土。

    1984年老山战役

      近代爆发的战争有很多,你知道在1984年爆发的老山战役吗?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1984年老山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老山战役起因   位置重要   老山位于中国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天保镇驻地船头村以西,中越边境口岸船头西南五公里处的中越边界骑线点上,横亘于中越边境12号至13号界桩之间最高点。主峰海拔1422.2米,占据老山,向北可通视中国境内纵深25公里的广大地区;向南可俯瞰越南老寨、清水以南至河江省会27公里地区;向东可封锁中国麻栗坡县至越南河江省的主要通道、口岸;向西可监视12号界桩以西至扣林山边境诸要点,扼越南西北部河江市通向中国云南省的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越军侵占   1979年完成自卫还击作战以后,越南派兵侵占老山之后,依托复杂的地形,修筑了大量坑道、堑壕、掩体、藏兵洞,多道铁丝网、陷阱 和防步兵壕。阵地400至600米及50至100米的我方地段,设有警戒雷场和宽正面、大密度的混合雷场,再配以火力控制大纵深。在越军的防御阵地内,配备了多种战斗火器,形成了直射、曲射、远射、近射、侧射、倒打相互交叉;上层、中层、下层、明火力、暗火力相互结合的密集火力配备,在整个老山地区形成了能打、能藏、能独立作战、能长期坚守的坚固野战防御阵地。   越军骚侵   1979年3月,“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不甘心失败的越军依然多次骚扰入侵中国。据1984年新华社报道:“5年来,越军不断地向中国境内农场、村寨、学校开枪开炮,发射各种枪弹4万余发,打死打伤我边境军民235人。迫使边民离开家园,穴居岩洞。致使31793亩土地难以耕种和管理,数10万亩橡胶无法收割。52所学校被迫停课,学生不能上学读书……边疆各族人民强烈要求边防部队严惩越南侵略者,保卫祖国领土和边疆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战争初期越军就大规模使用特种部队袭击中国,造成了较大的伤亡。据参战者反映,当时的越南特工部队实战 经验 异常丰富,不怕死、敢於发动自杀性攻击;不怕苦,能在热带丛林中趴数天不动,浑身全部被旱蚂蝗咬烂而仍坚持寻找对方疏忽构成的攻击机会,特别难对付。   1984年7.12战役   大概   主要打了两天。   越军召开了第二次北光会议,这次会议在苏军顾问的策划下, 决定 在7月12日组织一次加强师规模的反击,动用兵力8个团共1万8千余人,主攻方向就选定在我松毛岭一线。这就是越军“84―MB―北光”计划。   越军从多地调来8个团共1万8千兵力(一线兵力一万余),准备夺取老山,实际上是6个团参与进攻。7·12大战越军共有4个攻击方向,松毛岭是越军的主攻方向,老山其他阵地如南嘎1072高地、662.6高地也打得很激烈,越军还沿盘龙江也向八里河东山发起攻击。中越双方的炮战范围就更大了。   中国把老山战区分为东、中、西三个即以八里河东山为核心的东区、以老山主峰为核心的西区(山势北陡南缓,大小27个山头)、以松毛岭为基点的中区。松毛岭是主战场。中国炮兵数量多又有炮位侦测雷达(越军一发炮就引来中国炮火的精准打击),占压倒性优势,第二天早晨之前越军炮群全部被打哑。   重要阶段有:   1、越军偷袭老山168高地,守备连官兵阵亡阵地失守。获得的电子情报指出,越军会在12日凌晨对我松毛岭阵地发动进攻,所以要求炮火打击。但越军纪律超级好,被侦查火力打死打伤一批而不吭声,使得中方误判,使得偷袭 成功 。   2、中国炮火显神威,越军失败。   松毛岭要地   松毛岭是指老山主峰东侧662.6高地—那拉(村名)向东南方向延伸的一条山腿,因山上有松毛林而得名。这条山腿可以说是插入越军防线的“楔子”,可控制重要的4号公路及清水口一带,成为越军的眼中钉、肉中刺。我松毛岭一线,正处于老山与八里河东山之间盘龙江峡谷处,与当面越军占据的大小青山相比地势要低不少,越军从这里发起进攻地形是最有利的。而且占据这里,沿山梁向西一路攻击,就可直接威胁和控制老山主峰,这要比从南坡仰攻1442米高的主峰容易得多。这也是662.6高地—那拉方向一直是老山战斗最激烈的地方的重要原因。   双方战备   我各方均作好准备,尤其是炮兵。12个炮连,加上4个坦克连。火力分配,分兵把口,   在敌人可能接近的地方计划了拦阻火力,分地段,一个连负责一段。两个连顺公路乱打,逐段拦阻。三个火箭炮连,在149高地一个,在李海欣高地(142高地)一个,在结合部一个。诸元全数准备好,榴弹炮装上弹丸。火力计划代号“野猪”,一说进“野猪状态”,就装上了。   根据各方的情报,我军判断越军应该于1984年7月12日凌晨将会有所行动。越军兵力为313师两个团,316师一个团,312师一个团,345师一个团,一个特工团,共计六个团的兵力。   情报证实,于是我军加紧准备,囤积弹药。我14军40师119炮群配属119团的40师炮团(欠第4营、85加农炮营7连),赵扣斌团长部配备2.5个基数的弹药。前沿阵地为14军40师119团的士兵[4-5] 。   越军偷袭成功   03:00时,指挥部给出三个点, 命令 119炮群进行扰乱性 射击 ,打一个齐射。而赵团长认为,一次齐射太少。通过电台联络前沿阵地,但前沿的答复是没有情况。于是赵团长对着沙盘问119团张又侠团长:假设越军凌晨5点出击,按步兵常规,部队现时应该在哪里?张团长指出,只能在清水河以北300米那片地方,只能在阵地前500米以内,不会以外。但指挥部给的点是1000米以外。于是赵团长 报告 了炮兵指挥部并说明理由,得到指挥部的同意后,赵团长决定了三个点, 6个炮连一齐开火。隔了十分钟后,又打了第二次。前沿再次报告:“没有反应!” 于是发射照明弹,但前沿答复依旧。于是,大家都认为是情报有误,虚惊一场,除了一线警卫部队外,所有部队都放松了警惕并沉沉睡去。   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很恐怖的。实际的情况是:越军已经潜伏到我军阵地前的500米以内地段内。赵团长组织的两轮射击,准确地打在敌隐蔽的战斗队形中,两个营长当场牺牲,兵员死伤惨重。但失去指挥的部队没有暴露,轻重伤员无一呻吟。顷刻,照明弹起,严密伪装的越军蛰伏如前, 重伤员至死不动,无线电也静默,纪律与素质令人瞠目。   凌晨5点,越军偷偷地摸了上来,一瞬间,全线开火。我军立即还击,在黎明的黑暗之中,弹道发出的光亮密如雨丝。由于放松警戒,我守卫部队伤亡惨重,不久向其他部分请求支援。   炮火打援   但越军已经摸了上来,敌我交错,炮火已无法使用。经指挥部商议,封锁阵地前沿,命119炮群打后续梯队。   130火箭炮一口气打了十三个齐射,85加农炮,100迫击炮,152加榴炮,130加农炮,甚至师属坦克营的坦克也一字排开,弹着点就在阵地前200米处分六个点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来回打, 形成一道火墙,用炮弹封锁得死死的,炮管真的打红了。整整一个上午,越军都没能靠近我主阵地, 那一天119炮群干进去了一万多发,到中午12点,2.5个基数的弹药全部打完,在指挥所里的119团团长张又侠紧张。他的一个步兵团,没有炮火的支援,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越军6个团(实际上,当时进攻119团阵地的越军是两个加强团,不是6个团,6个团是指此次战役中越军总共投入的兵力)的攻击。晨,后勤即从红河州调出的470台卡车去拉炮弹。   大量炮火砸在了清水河以北的越南开阔地上——老山这个下颌前面的嘴唇部位,阻止越军的二线支援。炮弹炸出一道滚动的火墙,仿佛静止一样立在阵地的前方。这样,直到天亮,越军的增援就是上不来,松毛岭张友侠的一个团正面上,越军没有多少数量的优势。   炮战不是在“狭窄地域”展开的,文中提到:“中越双方的炮战范围就更大了,这天凌晨越军未发起进攻前,我炮兵即向越军集结和潜伏地域清水口子一带炮击,造成越军进攻集结部队的重大损失。”7.12战斗步兵攻防作战就涉及四个战斗方向,还有敌纵深目标,炮战一上午我炮兵就把储存的1万多发炮弹打光了,又紧急调了几百辆卡车拉炮弹,才没有掉链子。不存在什么炮兵“瞎整图热闹”的问题。此战炮兵贡献最大。   142高地   尽管李海欣带领战士们拼死守卫,但炮火打完了(大大超过预定的控制数量两个基数),越军一个营还是占领了142高地。   后勤支援   云南文山州和红河州全力支援,连运猪的车都换了运炮弹,老百姓也帮忙,不记代价的往上送。   炮火收复:   13:00,炮弹运到,119炮群重新发出怒吼,集中全部火力猛轰142高地,顿时,142高地上硝烟弥漫,一片火海,步兵一个排45人随着炮兵火力的延伸往上冲,一下子就收复了142高地,越军一个营只剩下6人活着。《揭秘老山系列之战的残酷血腥内幕》写的更详细,但有的传闻未必真实。   整个上午消耗炮火一万多发,整天消耗3万多发。(有的误传十多万发)   松毛岭上,越军数百名士兵全都是头冲着北方这个进攻方向,象晒的干鱼一样,很多士兵衣衫褴褛,连鞋都没有,可是身上 挂满了武器、手榴弹、子弹、刺刀。 中国守军当时都很慨叹,说看了这场面眼睛发酸,越南政府实在对不起这些勇敢的兵啊。   炮击打援:   越军二线部队出动摩托化部队一个团,紧急赶来支援。谁知中国方面炮 弹到的这样快,这一个团的车队刚过水口村,就遭到炮火打击,死伤一批。   炮火长眼   双方都集中了至少三分之一的炮火在对射,试图敲掉对方的炮兵阵地。   大战中,我军炮兵还依据观测站指引、特别是新引进的相控阵雷达即炮位侦测雷达(越军一发炮就引来中国炮火的精准打击),对越军炮群阵地进行了准确的压制性打击,使越军炮兵损失惨重。中国炮兵数量多又有炮位侦测雷达,占压倒性优势,第二天早晨之前越军炮群全部被打哑。他还击得越多,追击过去的炮火就越多,他损失就越大。——越军刚刚打完一炮,不到一分钟就被连人带炮炸飞,越军曾经冒死转移阵地,可是在新的阵地上结果完全一样,甚至有中国炮弹打进了越南炮膛之说。——越军炮弹还在空中飞,中国炮弹已经出膛直奔越军炮兵阵地而去了。一边是盲目的覆盖性射击,一边是大炮盯着你脑门搂火,本来中国炮就比越南炮多好 几倍,于是,在步兵眼里,看见越军一发炮弹刚刚出炮口,一群中国炮弹已经象萤火虫一样跟过去了,很多越军火炮根本来不及开第二炮就被炸飞。步兵阵地上欢声 雷动。越军169炮兵旅的火炮越来越少,等到天快亮的时候,已经不是一群炮弹往一门越南大炮上招呼,而是越南人一开炮,中国炮兵的各个阵地就争先恐后的向 它开火,“一群群的炮弹象赶集一样”是炮兵团长赵扣斌回忆录里写的话。不到八个小时,越军一个加强炮兵旅,就被活活打瘫在阵地上。   169高地   中国炮火像长了眼睛一样精准打击越军炮火,令越南人莫名其妙(他们当时还不了解炮位侦测雷达这种中国进口不久的新 科技 产品),越军领导以为是169高地的瞭望哨起了决定性作用,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它,否则炮兵无法提供火力掩护,他们发疯一样的猛攻169高地。这个高地上只有一个中国步兵排。   老山作战打到第二天中午,中国炮兵的炮弹打光了,有一个小时的火力缺口。越军援军冲上来,全力拿下了八里河东山与松毛岭之间的 169等多个高地。169高地是松毛岭二线的门户,此前越军已经在150高地打开了中国军队阵地缺口。   大反攻   中国军队七月十三日下午的大反攻提供了充分条件,中国军队收复几个丢失的高地。   炮战影响   这一次炮战意义深远,从近的影响说,为中国军队大反攻提供了条件,从远的影响说,此后越南炮兵基本失去了和中国炮兵进行对等炮战的勇气,若干越军指挥官曾经进行过尝试,没有一次不是输得很惨。这一战确立了 中国方面在老山战线的火力优势。自从1984年一战,越南就不再在前线一个地方放置师级重兵了。   越改方针   中国炮兵有炮位侦测雷达即相控阵雷达、占压倒性优势。   后来,越军在第三次北光会议上重新确定其当前作战方针为:游击袭扰,消耗我有生力量。此后,在老山战区,虽然战斗不断,团级规模的攻防战也打了若干次,但越军再未主动组织师级规模的进攻作战,7·12之战成为越军的绝唱。   歼敌数量问题   网上流传 “7.12一战,越军在松毛岭上留下了3700多条生命,我军牺牲了632名官兵”。真相如何?误以为7·12大战就是松毛岭大战,——某参战者作文《广为流传的老山松毛岭毙敌3700人是真实的么?》介绍:【14军史料记载(这次作战主要是14军打的):老山7·12大战,“守备部队共毙伤越军3300余人,其中毙敌1300余人,伤敌2000人左右,俘敌5人。”另网上传言“我军此战(指老山7·12大战)共歼灭越军官兵3700多名,其中毙敌1700多人。”考虑到14军之外的部队(如11军、军区炮兵第4师、各边防团等)也有战果,后一组数字也是可以接受的。注意:歼敌是包括毙、伤、俘三个方面(本方统计损失还要加失踪、非战斗减员等)。】【7·12大战越军共有4个攻击方向,有四个方向的战斗,而且,越军未发起进攻前,我炮兵即向敌集结和潜伏地域清水口子一带炮击,造成越军进攻集结部队的重大损失。减去多方面因素的死亡,老山7·12大战,松毛岭上(这个主战场)的越军尸体应在一千具上下。7·12大战不等于松毛岭大战】   中国参战者回答问题:越军动员了1.8万兵力,但炮兵、工兵(有一个建制工兵团)、通信兵、防化兵、后勤兵、各级指挥机构人员等其他二线部队,数量很多,在一线参与进攻的步兵不到1万人。此一战越军伤亡3700余人,一线步兵的损失率已达到三分之一,战斗力不强了。核心问题是,我炮兵有炮位侦测雷达,占压倒性优势,越军的炮步兵都只能送死。   老山战役综述   1979年2月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后,越军不断对中国云南省文山州边境一线进行挑衅、袭扰、蚕食,进而入侵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等地区。为了驱逐入侵的越军,保卫领土和边境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巩固国防,除云南省军区所属部队坚守边防一线外,还先后从各大军区抽调部队参加防御作战。   1979年4月,昆明军区陆军第14军42师进入文山州,在云南省军区边防部队协同下,坚守边防一线阵地。先后参加了收复罗家坪大山、扣林山等战斗。至1984年4月27日撤离文山归建。   1984年1月,昆明军区陆军第11军31、32师共计8932人进入文山州,在西畴县西洒、蚌谷、董马等地驻训;陆军第14军40师,41师122、123团共计18297人进入文山,在马关、麻栗坡等地驻训。同时进入文山州的还有原昆明军区炮兵第4师,在砚山驻训。同年4月,该前述部队配属边防15团(守备2团)先后参加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作战。共毙、伤、俘越军6633人(其中11军毙、伤、俘越军2128人,14军毙、伤、俘越军4505人),该前述部队牺牲766人(含民兵、民工),其中老山、八里河东山方向牺牲651人,者阴山方向牺牲115人,在老山战区最为惨烈的“7.12”战斗中,仅14军40师119团、41师122团等部队便牺牲61人。同年8月5日——12月9日,该前述部队撤离文山州,凯旋归建。   1984年7月13日,中央军委命令南京军区陆军第1军1师,第12军36师,南京军区炮兵第9师师部率炮兵第3、14、16团,福州军区炮兵第3师共计 26624人进入文山州赴中越边境轮战,集结于文山、砚山两县驻训,并于1984年12月9日接替陆军第11军、第14军和炮兵第4师在老山、八里东山方向的防御任务。同时进入文山州参加防御作战的还有:北京军区工兵第15团,福州军区工兵第1团、南京军区工兵团,沈阳军区高炮第18团,武汉军区 汽车 第8、12团,昆明军区工兵第7团以及总参直属工程建设第115团。   另据总参谋部电示,调武汉军区第20、54军,成都军区第13、50军,广州军区第43军分别组成以军为单位的第1、2、3、4、5侦察大队(五个侦察大队计有3532人)。该五个侦察大队于1984年7月27日到达云南麻栗坡县茨竹坝、杨万、八布、猛硐、都龙地区驻训参战,归昆明军区前指指挥。   1985年1月30日,根据总参电示,沈阳军区通信干扰营于1985年4月15日前开赴麻栗坡县,配属昆明军区前指,接替总参通信第7团干扰营的任务。调成都军区汽车第17团接替武汉军区汽车第8、12团。   1985年5月25日,根据总参4月9日 指示 ,第1军所属部队和第1、2、3、4、5侦察大队,武汉军区汽车第12团全部撤离出战区,凯旋归建。同年5月30日,第1军所属部队撤离文山州,凯旋归建。第1军所属部队共歼灭越军5007人,在1984年12月20—21日越军团级规模进攻中,第1军所属部队牺牲17人,负伤48人,在1985年1月15日战斗中,牺牲46人,负伤75人。五个侦察大队与越军作战68次,毙敌520人、伤敌140人、俘敌17人。   1985年3月,济南军区陆军第67军199师、第46军138师、济南军区炮兵第12师共计31146人进入文山、砚山两县集结驻训。该前述部队于1985年5月30日进入战区接替第1军所属部队防务。同时进入老山战区(含八里河东山)的还有第26、46军组成的第6侦察大队,空降第15军组成的第7侦察大队,成都军区汽车第17团。同年7月,第67军200师598团亦进入老山战区。自接替第1军所属部队在中越边境执行防御作战任务以来,该上述部队毙敌4000余人、伤敌4390人、俘敌10人、毁敌车27台、炮225门、工事1150个、缴炮3门、枪141支。第67军所属部队在战斗中负伤1721人、牺牲413人,其中199师就牺牲300余人(其中在1985年5月31日—6月11日的战斗中,仅595团就牺牲120余人,被俘1人;同年12月22日,597团在进攻405阵地的战斗中牺牲20余人)。第67军所属部队是各轮战部队中战果最为显赫的、但同时也是付出伤亡代价最大的。   1986年6月,第67军所属部队撤离文山,凯旋归建。同时撤离战区的还有第6、7侦察大队,成都军区汽车第17团。   1985年9月,新疆军区组成的第8侦察大队,陆军第19军组成的第9侦察大队和陆军第21军组成的第10侦察大队相继进入战区,至1986年六七月间,先后撤离战区归建。   1985年6月4日北京军区工兵第16团率14个连(欠舟桥连)共1400人于该日由河北官厅启程入滇作战。   奉军委1985年8月26日命令,兰州军区第47军接替67军在老山战区的防务。1985年 中秋 节,总政歌舞团团长傅庚辰带和阎维文、柳培德去老山主峰慰问演出。   1986年1月,兰州军区陆军第47军139师,141师421团、炮兵旅、高炮旅;第21军61师,兰州军区炮兵第1旅、汽车团、电子对抗营共计37351人进入文山、砚山两县集结驻训。4月30日,第47军所属部队进入老山战区接替第67军防务。第47军在老山战区作战期间,毙敌2440人、伤敌4151人、俘敌6人、毁敌车22台、炮302门、工事2000余个。第47军所属部队在战斗中负伤892人、牺牲149人。   1987年5、6月间,第47军所属部队先后撤离战区,凯旋归建。   奉军委1986年9月1日命令,北京军区第27军接替第47军在老山战区的防务。   1986年9月,北京军区陆军第27军、北京卫戍区、天津警备区组成的第11侦察大队进入战区,在文山马关县都龙地区执行侦察任务;由陆军第38军组成的第12侦察大队进入战区,在麻栗坡八布地区执行侦察任务。至1987年2月,先后撤离战区归建。   1986年12月,北京军区陆军第27军79师,80师,81师241团,军区炮兵第14师10、37团共计33700人集结文山、砚山两县驻训。1987年4月30日,第27军所属部队接替第47军在老山战区的防务。第27军所属部队在老山战区作战期间,毙敌1580人、伤敌1800余人、俘敌1人、毁敌车35台、炮103门、工事808个。第27军所属部队在战斗中负伤172人、牺牲63人。   1988年3月27日—6月3日,第27军所属部队撤离战区,凯旋归建   1987年12月,由沈阳军区第16军组成的第13侦察大队;第40军组成的第14侦察大队;第64集团军组成的第15侦察大队进入战区执行侦察任务。1989年1月14—16日,第13、14、15侦察大队先后撤离战区归建。   1988年1月12日,成都军区陆军第13军37师(就是我所在的111团所属师),38师1、2团,炮兵旅、工兵团、电子对抗营共计17000人进入文山、砚山两县集结驻训。   1988年4月15日,成都军区第13军所属部队进入战区(这批参战部队以37师为主),接替第27军所属部队在老山战区的防务。第13军所属部队在老山战区作战期间,毙敌725人、伤敌1062人、毁敌车8台、炮49门、工事228个、弹药所24个、枪2支、缴炮1门、枪40支。第13军所属部队在战斗中负伤215人、牺牲26人[12] 。   第13军所属部队于1989年5月和10月分两批(第一批为第109团,第111团于12月撤回重庆)撤离老山战区,凯旋归建。   自1979年1月至1991年1月,空军航空兵第5、11、17、21、22、27、28、30、33、37、44、45、46师;侦察3团、运输机团以及北京、沈阳、济南、兰州、成都军区的地空导弹营先后在老山战区轮战。航空飞行师(团)驻砚山县平远机场,地空导弹营驻麻栗坡县大坪和马关县马鞍山,轮战时间为6至9个月。   1989年10月31日,奉总参命令,成都军区守备第1师部分部队配属第40师部分兵力接替第13军所属部队老山战区对越防御作战任务。   1990年2月15日,成都军区云南前指在正式将老山战场对越防御作战指挥权移交云南省军区前指后撤销。1993年2月10日,中央军委 批复 :解除老山地区防御作战任务,撤销云南前指,边防部队转入正常守卫,停止空军航空兵和地空导弹部队在中越边境轮战。   各支援保障分队撤离;边防15团(守备2团)于1993年4月1日零时转为正常守备。云南省军区各部队在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执行防御作战和支援配合轮战部队作战任务,参战16000余人、炮400门、车500台,截止1989年10月31日轮战结束。期间歼敌1242人、伤敌1693人、俘敌27人、毁敌车15台、炮17门、营房212栋、工事128个、弹药所6个、缴152火炮1门、枪40支。云南省军区部队负伤884人、牺牲59人。

    老山战役哪年开始打的?

    老山战役

    起始时间:1984年4月28日。

    结束时间:1993年4月1日。

    起因: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不甘心失败的越军多次骚扰入侵中国,这时边疆各族人民强烈要求边防部队严惩越南侵略者,保卫祖国领土和边疆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简介:老山战役是1979年2月对越自卫反击战后的一次重大战役,此次战役中越双方损失十分惨重,最终中军还是攻占了老山,以中国胜利胜利而结束。

    双方影响:

    对我国影响:老山战役让国人心痛,损失伤亡很大,但最终还是保住了老山,保证了祖国的领土完整。

    对越南影响:老山战役对越军来说是惨不忍睹的,使得越军实力大伤元气,对于其后的中越外交及军事因素都有深刻影响,无论怎样在面对我国时,始终被压制无法抬头。

    老山战役一般是指1984年4月28日至1993年4月1日,许世友、杨得志指挥的系列战役。1984年4月28日老山收复战,经过18天的血战,解放军收复老山、者阴山。

    1984年6月中旬越军两次反攻老山之战;最著名的是1984年7.12大战。此役后的老山战区,越军不敢打师级战役了,但团级规模的攻防战打了若干次,小规模战斗很多。

    1984年4月28日对越作战,老山战斗谁指挥的?

    刘子波,当时是14军军长。老山战斗结束后不久,刘子波调任昆明陆军学校校长,在这个职位上离休。

    1、老山战役:

    老山战役一般是指1984年4月28日至1993年4月1日,许世友、杨得志指挥的系列战役。1984年4月28日老山收复战,经过18天的血战,解放军收复老山、 者阴山。1984年6月中旬越军两次反攻老山之战;最著名的是1984年7.12大战。

    此役后的老山战区,越军不敢打师级 战役了,但团级规模的攻防战打了若干次,小规模战斗很多。

    2、事件起因:

    1979年完成自卫还击作战以后,越南派兵侵占老山之后,依托复杂的地形,修筑了大量坑道、堑壕、掩体、藏兵洞,多道铁丝网、陷阱 和防步兵壕。阵地400至600米及50至100米的我方地段,设有警戒雷场和宽正面、大密度的混合雷场,再配以火力控制大纵深。

    在越军的防御阵地内,配备了多种战斗火器,形成了直射、曲射、远射、近射、侧射、倒打相互交叉;上层、中层、下层、明火力、暗火力相互结合的密集火力配备,在整个老山地区形成了能打、能藏、能独立作战、能长期坚守的坚固野战防御阵地。

    1979年3月,“ 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不甘心失败的越军依然多次骚扰入侵 中国。据1984年 新华社报道:“5年来,越军不断地向中国境内农场、村寨、学校开枪开炮,发射各种枪弹4万余发,打死打伤我边境军民235人。迫使边民离开家园,穴居岩洞。

    致使31793亩土地难以耕种和管理,数10万亩橡胶无法收割。52所学校被迫停课,学生不能上学读书……边疆各族人民强烈要求边防部队严惩越南侵略者,保卫祖国领土和边疆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战争初期越军就大规模使用特种部队袭击中国,造成了较大的伤亡。据参战者反映,当时的越南特工部队实战经验异常丰富,不怕死、敢於发动自杀性攻击;不怕苦,能在热带丛林中趴数天不动,浑身全部被旱蚂蝗咬烂而仍坚持寻找对方疏忽构成的攻击机会,特别难对付。

    老山战役的历史事件介绍

      老山战役一般是指1984年4月28日至1993年4月1日许世友和杨得志指挥的系列战役,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老山战役的 历史 事件介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段历史。   老山战役的简介   老山是位于云南省麻粟坡里面的一座非常雄伟的山峰,此山海拔非常高,是越南通往中国的必经之路。由于老山 地理 位置非常重要,越南为了侵占老山,与中国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争夺战。此次战役历史上称为老山战役,根据老山战役简介中记载,该战役对中国来说十分残酷。   老山战役简介记载,战役于1984年4月开始,一直到1993年4月才结束,时间长达十年之久。老山战役之前,越南就曾多次想侵犯中国边境等地,但都被中国屡次击败。由于不甘心失败,越军依然多次侵犯中国,中国边境百姓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边境军民死伤惨重,良田土地都难以耕种与管理,可以说是民不聊生,边境人民强力要求国家严惩侵略者,保家卫国。   老山战役过程非常残酷,开始中国军队损伤严重,但是他们毅力坚定,没有半点退缩之意,一心抗敌。经过一番艰苦奋战之后,我军重新夺回了阵地,当时越军也死伤惨重。但老山对于越南非常重要,即使失利越军还是一次次发起进攻,当时我军也有了一定的抗战 经验 。特别是我军情报工作十分准确,对于越军侵略计划有一定的防备,加上我军都有拼死保家卫国的决心,最终保住了老山。老山战役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场十分艰辛的抗战,此战役不管是我方还是侵略方,都损伤惨重。这些就是老山战役简介,战争虽然残酷,但最终还是保全了国家的领土完整。   老山战役的起因   老山战役是中国与越南的一场十分残酷争夺战,老山位于中国云南省刚好与越南交界,也是越南通往中国的咽喉。由于老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中国与越南展开了一场长达十年之久的战役。这次战役不管是对于中国还是越南来说都损伤十分严重,老山地势奇特,易守难攻。对于老山战役起因一些历史资料上也有相关记载,也是各有各的说法,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越南。   早在1979年中国对越南的自卫反击战结束之后,越南不甘于失败,连连对中国边境进行骚扰。当时在1979年至1984年这五年时间,越军曾多次对中国境内开枪开炮,造成我军边境士兵死伤很多。当地很多的百姓被迫离开家园,都隐居深山洞穴当中,田园土地也难以耕种管理,很多都处于荒芜状态。越南的不断骚扰造成边境很多学校必须停课,孩子都无法正常上学读书,当时引起了当地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意识。很多百姓都站出来高喊赶走越南侵略者,保卫中国领土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 口号 。   以上是很多资料上记载关于老山战役起因,但是也有很多其它说法。有的说是因为_结束,中国想借此战役凝聚人心,对外征战可以缓解内部矛盾。还有的说是国家想借此检验一下我军的 军事 能力,借机向一些国家展示中国的军事力量,但是对于后来的一些没有实际依据的说法也只是猜测而已。老山战役起因主要还是因为越军的不断侵犯骚扰中国边境,引起了中国边境百姓的强烈不满。   老山战役失败的原因   1979年2月中方对越军发起自卫反击战后,越军一直对中国云南边界屡次挑衅,袭击,这使中国十分苦恼,为把越军驱逐境外,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巩固国防,云南军区部队坚守边境一线,还有各大军区也纷纷调队参加防御作战。而老山战役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遗憾的是对于中军来说老山战役损失惨重,收复战争打得十分不顺。   中军在老山战役损惨重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中军攻击顺序出了问题,与者阴山相比,老山攻击路线太单一,基本上是一个一个的打上去的。在进攻途中,越方火力过猛完全覆盖了中军进攻的线路,中军部队穿插在炮火中前进,所以造成伤亡惨重。老山战役损失惨重原因还有就是中军事先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攻占高地的时候,屡次出现排雷工具不足的情况,雷区无法彻底清除,造成进攻受到严重阻碍。中军突击队没 办法 在第一时间利用炮火袭击越方,这样越军有足够的时间增援抗战火力,再加上老山地理位置的特殊,老山战役损失惨重已成必然。   老山战役损失惨重最重要一点就是,越南人在作战之前就已经对这里做好精心准备,所有的军事火力都事先调好,中军前进的步伐都已经在他的掌握之中, 自然 伤亡惨重。老山战役让国人心痛,损失伤亡很大,但最终还是保住了老山,保证了祖国的领土完整。 老山战役相关文章: 1. 2016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演讲稿3篇 2. 向八一献礼演讲稿3篇 3. 革命英雄叶挺的事迹介绍 4. 2017建军90周年有文艺晚会视频直播 5. 党员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演讲稿 6. 建军90周年手抄报内容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老山战役」老山战役是和哪个国家打的》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下一篇:「二十四小时打一成语」二十四小时打一成语是什么成语
    上一篇:「中国四大渔场」中国四大渔场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