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创作背景是什么(《聊斋志异》创作背景是啥)

2022-02-26 23:51:03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21

《聊斋志异》(通称《聊斋》,俗称《鬼狐传》)是我国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写作的文言文经典短篇小说,最开始的抄本在清朝雍正年间已经有广为流传。那麼《聊斋志异》创作背景是什么呢?

1、蒲松龄出生于书香门第,他早些年也曾想借助科举考试官场人生,遗憾屡试不第,只有以教书育人谋生。他自小便对民俗的神鬼小故事兴趣深厚。听说,蒲松龄曾为了更好地搜集素材内容,在大门口开一家茶楼,来饮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替代茶钱。借助这一方式,蒲松龄搜集了很多诡异的小故事,通过梳理、生产加工之后,他都将其百度收录到了《聊斋志异》中。

2、据草窗手记《三借庐笔谈》记述:蒲松龄每早起就在大道边铺席于地,并摆放烟茶,坐待过往行人,以搜集奇闻怪事。每听见一事,回家了后就进行掩盖润饰。

3、康熙元年(1662),蒲松龄22岁时逐渐编写狐恐怖故事。顺治十八年(1679)春,40岁的蒲松龄第一次将稿件结集成册,名叫《聊斋志异》,南高珩作序。自此屡有增选。直到顺治三十九年(1700)前后左右和顺治四十六年(1707),此书也有小量补作。《聊斋志异》的创作历经四十余年,竭尽了蒲松龄大半生活力。

以上便是针对《聊斋志异》创作背景是啥的相关内容。

p_c("newsfoot");

下一篇:一衣带水是什么意思(一衣水带什么意思)
上一篇:染了头发多久才能洗(染了头发多长时间能够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