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怎么讲?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022-10-11 23:04:16 发布:网友投稿 来源:游客投稿
热度:74

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小培养,从小学、初中、高中持续不断地提升。这种循序渐进的提升,不单单是提高关键时候的应试能力,更是获得了受益终生的学习能力。那么,语文阅读怎么讲?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下面一起来看一下百科知识网的介绍吧!

本文目录

1、语文阅读怎么讲

2、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语文阅读写作手法及作用

1

语文阅读怎么讲

1、加强词语训练:字词是阅读的基础,阅读里遇到的词语多数是熟悉的词语,但这些词语在具体语文环境中该怎样深入地理解,是训练的重点;而且还应当结合阅读的语言环境,读懂这些词在文章中表达的深刻含义。

2、加强句子训练:阅读文章时要抓住文章中含义深刻、结构复杂、难理解的句子进行训练,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

3、加强段的训练 :段的训练是阅读训练的重点,主要抓自然段的理解,初步了解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抓中心句理解段意和内容,学会划分段落。

2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尽可能的增加孩子的阅读时间,这个很关键,孩子的阅读能力与阅读的时间有直接关系。

2、要学会引导阅读和利用时间,比如在孩子学习之余,多给孩子买点课外书让孩子看看。在孩子上床睡觉之前,给孩子读点东西。

3、注意阅读习惯的养成,这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家长要主动减少看电视,打麻将,玩游戏的时间。尽可能多读书,看报,陪孩子一起学习。

4、避免一些打击孩子自信心的语言,孩子阅读过程中,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由于孩子认识的字较少,很多生字可能不认识,这需要家长多付出一些,要多鼓励孩子。

3

语文阅读写作手法及作用

1、第一人称叙事法:由于文章的内容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采用第一人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叙述的人与事,只能是活动范围内的人物和事件。活动范围以外的人物和事情不能写。

2、第三人称叙事法:用第三人称叙事,叙述人既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现在读者面前,能自由灵活地反映社会生活。

3、顺叙法: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

4、倒叙法: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主要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加以突出。

下一篇:火锅油碟怎么用?火锅油碟是什么油?
上一篇:火锅汤滴衣服上怎么办?如何去衣服上的火锅油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