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质彬彬什么意思?(什么是文质彬彬)

2022-10-03 19:14:05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65

文质彬彬什么意思?(什么是文质彬彬)今天,我们在应用文质资源网彬彬这个词的时候,往往是指一个人高雅的外表,形容一个人看起来温文尔雅的样子。

然而,最初孔子的意思并不是这样的。这个词出自《论语雍也》:“子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什么是“文”?什么又是“质”?

《说文解字》中说:“文,错画也。象交文。”即交织的笔画、纹案。可见,“文”就本义而言,指文理、文饰。对于儒家学者来说,“文”最主要的表示在于礼乐。礼乐是国度、朝廷“文”的情势,个人修身也是“文之以资源网礼乐”。

在孔子看来,儒家中颇为主要的礼乐制度正是“文”的核心内容。人文教化以及外在的礼节润饰、进退揖让、言辞艺术,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人格的一个主要表征。


依据《说文解字》:“质,以物相赘。”解释“质”是一个实体性概念,与“文”相对时,“质”便由此引申为内容、质朴等含义。

在孔子看来,“质”指的是人固有的、内在的道德品德,可以具体到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说:“君子义认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朱熹注解:“资源网义者制事之本,故认为质干。”既然“君子以义为质”,那么君子的天性就应当寻求“义”。“义”指的是君子内在的道德品德,所以“义”在此与道义产生关联,“义”是一条正派的道,而在孔子那里,正派的道就是“仁”。

因此,“质”也就是以仁义为中心的道德修养。

孔子不赞成“质胜文”和“文胜质”两种偏向,提出了“文质彬彬”。“彬彬”是指相得益彰、协调搭配,在这里孔子的意思就是请求文质适中、文质兼备。

过于在乎内在的修养,而缺乏外在的礼数,不看重仪表,就会显得粗野;具备了必定的礼数教养,而缺乏了君子的仁德之心,就会让人认为卖弄文采、华而不实。


如果明确了孔子最赞美的“中庸之道”,就不难懂得文质彬彬这个词的本意了。

在《中庸》中,孔子重复强调了“中庸之道”的主要性。他说:“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意思是,中庸可以说是最高的道德尺度了,可是很少有人能保持它。

孔子还说,君子应当遵守中庸的大道来行事,虽然有人会半途而废,但是我是不会的。

总之,“文质彬彬”一词是说,既要有内在的仁德之心,也要理解外在的礼数,这样的人能力称得上君子。


下一篇:什么是本命年(本命年是灾难之年吗?)
上一篇:山居笔记读后感(读余秋雨《山居笔记》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