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取长补短的成语(成语典故—取长补短)

2022-10-03 03:21:49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48

关于取长补短的成语(成语典故—取长补短)

取长补短


【释义】

汲取别人的优点,来填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汲取这个的优点来填补那个的短处。

【出处】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认为善国。”

【成语故事】

大约在公元前327年,孟子由齐国来到宋国。当时的宋王偃宣称要实施仁政,孟子就要大夫不胜多给宋王推举贤士。

当时的滕国(今山东省滕州市)是个非常弱小的国度,滕文公还是太子,还没有继承王位。有一次,他到楚国去,路过宋国,就去拜会孟子。孟子同他讲了一番人性本是仁慈的道理,鼓励他要以尧舜之道治理国度。

隔了些时候,滕文公从楚国回来,路经宋国,又去看望孟子。孟子叫他必定要施仁政,并引用颜渊的话来鼓励他:“只要下决心去做,就可以做得像英明的尧舜一样。”

孟子又说:“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认为善国。”意思是说“现在的滕国,如果把长的处所去掉,补到短的处所,方圆大概有五十里吧!只要实施仁政,滕国确定能变得充裕壮大。”

后来,“绝长补短”被引申为“取资源网长补短”这个成语。意思是取别人的优点,补自已的不足。也泛指在同类资源网事物中汲取这个的优点来填补那个的短资源网处。


下一篇:苹果的作用(吃苹果的6大好处)
上一篇:爆炒花蛤(爆炒花蛤的正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