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晋元简介(著名抗日英雄谢晋元是谁 )

2022-10-02 07:35:24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63

谢晋元简介(有名抗日豪杰谢晋元是谁 )

电影《八佰》终于上映了。这部电影之所以吊足了宽大观众的胃口,在于八百孤军守四行这段抗战史实超级硬核。

一、上海已成绝地,为何要派孤军坚守?

1937年8月,抗日战斗中范围最大的战斗之一,八一三抗战打响了。

日寇集中20多万兵力向上海进攻,蒋介石为保住上海,调集中央教诲总队、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五、第十九等团体军共计80多万人,不惜代价与日军血战。



战至10月底,公民党军不断败退,闸北地域被日军多路突进。如果持续在不利地形保持抵御,则中国数十万部队有被日军包抄歼灭的可能。参军事层面上说,必需尽快退却,以保留力气。

但从资源网政治上看,10月30日将在布鲁塞尔召开九国公约会议,追求解决中日冲突的最佳手腕。蒋介石寄愿望于美国调处中日战斗。为了晋升国际形象,中国部队务须在上海坚持最后存在,否则闸北一失,只剩租界,恐怕会引起国际上不利舆论。

日本同样也瞄准了这一政治事件,妄图速战速决,以晋升话语权。

蒋介石于是不顾军事上的绝对劣势,下令在闸北地域作最后坚守。他的具体请求是,大部分中国部队退到苏州河以南,只以一部兵力在闸北疏散抵御。

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找到第88师师长孙元良,请求他率部在闸北坚守。

不料孙元良本着职业军人的直觉一口拒绝了。



孙元良说:“如果我们逝世一人,敌人也逝世一人,甚至我们逝世十人,敌人逝世一人,我就愿意留在闸北,逝世守上海。最可虑的是,我们孤立在这里,于鏖战之后,干部伤亡了,联络隔断了,在组织解体、粮弹不继、凌乱而无指挥的状况下,被敌军任意屠戮,那才不值,更不光彩啊!第88师的士气固然很高,并且表示了坚守闸北两个月的战绩,但我们也经过五次弥补啊!新兵虽然一样忠勇爱国,但训练时光较短,缺少各自为战的技巧。”

但上峰命令究竟不可违反,孙元良派师顾问长面见顾祝同,建议,如果只是斟酌国际观瞻,那么没必要把大军队留在这里给日本人当靶子,可以留少量兵力,显示存在感。

顾祝同问,少量是多少?

顾问长回话:一个团。

二、八百孤军明知必逝世也要坚守

公民党高层最终赞成了一个团留守的策略。88师师长孙元良选中了262旅524团。该团一直在正面阵地与日军鏖战,情形比拟熟习。

支配兵力时,孙元良发明524团伤亡较大,弥补的多为新兵,如果全团放到闸北,组织抵御将极为不易。再三斟酌,孙元良决议以524团一营为基干,增强为三个步兵连和一个机枪连,共450人,由团附谢晋元负责指挥。



谢晋元(1905-1941),广东蕉岭人。黄埔四期毕业生,时任中校团附。当时国军编制中,步兵团不设副团长之职,而设中校团附、少校团附各一人,实际负责副团长工作。

谢晋元组织450名官兵进驻88师的司令部所在地—资源网—四行仓库。

524团第一营对外仍宣称全团留守,以全团原编制800人对外称呼,八百孤军就是由此而来。

为什么选在四行仓库坚守呢?

第一,四行仓库是四家银行建造的物质仓库,用钢筋水泥构筑主体构造,非常牢固,耐得住炮火轰击。这座5层高的楼体建筑,高于周围建筑,利于视察。

第二,四行仓库东面与公共租界只有一路之隔,南面与租界也只有一条苏州河,日军不敢贸然发炮,否则将会引起驻扎在租界内的英、俄等国的抵制甚至军事还击。

第三,仓库内存有大批食粮大豆,能够支持较长时光固守。

谢晋元率孤军进入仓库,对原有工事进行了加固。日军侦知88师撤离,立即动员了进攻。



八百孤军虽然据守有利地形,但也明知敌我兵力悬殊,坚守到底,根本上没有生还的愿望。但当国度危难之际,自谢晋元以下,官兵莫不存抱有一逝世以殉国难之志。

日军持续进攻四天四夜,除了占据仓库外阵地,没有取得太大战绩。

但进程相当惨烈。1937年的侵华日军正处于战役力巅峰,其步兵战术应用既灵巧又坚决。日军仅仅在第一天小股兵力试探进攻中,就发明了四行仓库火力逝世角多、照明设施不够、临河面防御较弱等弱项,进行了针对性的进攻。

日军虽不敢用大炮轰击仓库,但重型迫击炮和平射炮对仓库库体也造成极大损伤。

攻至第三日,一小队二十多名日军甚至偷偷靠近仓库,爬进二楼,虽然被孤军及时发明并消灭,但防守形势日渐危险,孤军营高低都认识的很清晰。

谢晋元团附命令全营官兵都写好遗书,集中收集起来,待条件许可,分离寄到家中。

日军进攻越来越凶猛,孤军营许多战士怀抱集束炸弹,跳入日军阵中与其同归于尽。在外围防守的士兵弹尽后被俘拒不投降,被日军射杀于苏州河上。

孤军留守的悲壮业绩,租界大众一直在观看着。每当孤军击杀日军,大众便高声欢呼。

租界内的上海市商会得知仓库内缺乏物质,立即组织募集增援孤军。女童子军杨惠敏甘冒大险,从苏州河南岸进入仓库,为孤军营送去一面国旗(具体细节其实说法不一,有的当事者回想,杨惠敏送进去的国旗较小,谢晋元团附为了彰显后果,接洽商会又送了一面大国旗)孤军营随即于次晨将国旗在仓库顶升起。

当时苏州河北岸全体失守,日军在各处高楼张挂太阳旗。这面中国国旗升起来,上海市民望见,群情激昂,流泪不止,为中国部队誓逝世不屈之壮志而感奋!

三、战后拘押:比战斗更残暴的折磨

自10月26日始,孤军营与日寇鏖战四天四夜。国军方面斟酌到保持抵御的后果已经到达,于是下令孤军营经公共租界撤走。

租界方起初赞成孤军营从租界退走,返回后方归还88师建制。但日军对孤军恨的咬牙切齿,威逼租界,如果哪一国部队协助中国部队退却,日军也将进入租界尾追。

租界方面虽然各国都有,但部队数目有限,在日军恐吓之下,将孤军缴械后扣留在租界内,在今余姚路邻近选择一片几十亩的空地,将孤军拘止在租界内。



上海市民听说孤军安全撤军,无不欢乐万分,孤军转移中,万余名市民夹道相送,目睹抗日豪杰的英姿后,市民们高呼抗日豪杰万岁。此情此景,纵使八十多年后回想,仍令人向往。

孤军营虽然已被缴去兵器,但被拘止中,仍然保持正常的训练操课,谢晋元每日率队出操。孤军营外部警惕由万国商团指定的俄国部队负责。

南京失守、日伪政权成立之后,在孤岛上海保持抗争的孤军营,已成为勉励全国军民团结抗资源网日的精力圣殿。

大汉奸陈公博亲自向谢晋元致信,要其投奔汪伪政权,并保证他的人身安全。

谢晋元当战火剧烈之时尚且毫不畏逝世,怎么会向汉奸低头。日伪方面于是千方百计打通了孤军营中四名叛徒,要他们设法杀掉谢晋元。

1941年4月24日凌晨,谢晋元率队出早操,被叛徒郝某等人突然袭击,四名叛徒以刺刀扎倒谢晋元,后以镐激烈击打谢的头部,致其重伤。当日下午六时许,民族豪杰谢晋元重伤不治身亡。

1941年12月,日军闯入租界,接收了孤军营。日军强制孤军营当苦力,为了崩溃中国人抗战的意志,还将孤军战士分批派到各个处所。起初孤军营官兵共有330余人,逐次分派后,孤军营官兵或是被杀,或是被折磨至逝世,还有的逃到新四军驻地参加了新四军,到抗克服利后,仅剩一百余人幸存。

1946年幸存的孤军战士重聚上海,怀念就义的同袍以及谢晋元团长。公民政府追赠谢晋元为少将军衔。

但对于幸存的遗孤,公民党方面看重水平远远不够,连孤军官兵的根本生涯待遇都解决不好,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后来都选择了回乡务农。

2010年12月16日,最后一名孤军杨养正,生前是重庆南岸副食品水产公司退休职工,安祥地在家中病逝,享年96岁。

豪杰已逝,浩气长存!


下一篇:一鸣惊人的典故(成语故事:一鸣惊人)
上一篇:中秋节说说(抖音最火中秋节说说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