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关帝庙(泉州关帝庙的前世今生)

2022-10-02 02:25:57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295

泉州关帝庙(泉州关帝庙的前世今生)

泉州关帝庙在福建泉州,有一座范围巨大的关帝庙,位于涂门街,与清净寺毗邻,每年前去进香的都有数十万人,其中不少是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泉州关帝文化作为闽南文化乃至闽台文化主要的一支,为增进海峡两岸民间交换施展了主要作用。


泉州是一座历史悠长的文化古城,古代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人文荟萃,有“海滨邹鲁”之称,民间信仰文化丰硕,被称为“泉南佛国”

如果你从泉州的街头走过,你会看到一座座庄严古朴的寺庙,开元寺承天寺天后宫清真寺关帝庙等等。




虽历经千百年的风雨,这些神庙依然耸立在泉州街头,见证了泉州古城的历史变迁,成为泉州人最值得自满的文化名胜古迹

泉州是民间信仰最集中的处所,有道教、儒教,民间信仰接近儒教。儒教的神很多,也就是多神信仰。


一间庙里摆关公、土地公、张飞等等。台湾的庙与泉州特殊是关帝庙一样,都是多神信仰占重要。

泉州通淮关岳庙是省级文物掩护单位,有1000多年历史,是关公信仰六大祖庙之一,也是我省现存范围最大的武庙。长期以来香火兴盛,民间信徒众多。


闽南在水域边,很多闽南人到四大洲五大洋。明郑和下西洋,几次在泉州起船,所以最早泉州神为海神。明太祖朱元璋佩服关羽,下令泉州七个城门要建七座关帝庙

当时泉州刚阅历改朝换代,经济不发达,要建一座庙不是很有才能,就将这间水神庙换作关帝庙。这样,从明初到现在已有600年的历史。

600年来,泉州七个城门的这七个关帝庙香火兴盛。由于当地人非常信仰关帝,除了这七座庙外,各处街道都建了一些小庙宇。到了清末,泉州城服侍关帝的庙宇到达了100多座。

而随着时期的变迁,现今仅剩下了几座,而香火最盛的依然是这座通淮庙


在很多人心目中,关公是神通宽大、有求必应的神明

因此,不论是婚姻、生意、疾病、求职,他们都要到关帝庙抽签,愿望得到指导,以求心理上获得抚慰,而签诗就成了人们与神明沟通的办法。

与其它寺庙相比,关帝庙的签诗文字更高雅,内容更丰硕,这无疑也吸引了更多的信徒。

宋元以来,泉州当地商业贸易风行,传统商业文化强调经营者要具有“守信誉、重许诺”的美德,而关公形象则成了这种美德的代表,被奉为商业的掩护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武财神”。凡作生意的人,都要到庙里来求财祈福,并捐一些香火钱。

特殊是近年来,泉州经济飞速发展,晋江、石狮等县市经商致富的人常到通淮关帝庙来烧香捐钱。而关帝庙也将这些香火钱的一大部分拿出来作善事,救灾办学。

现存庙宇为民国十六年重修,1986年至1990年再次进行全面整修。庙座北朝南,由武成殿、崇先殿、三义庙三座并排的庙宇组成,均为三进,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


民国三年大范围重修时,将三义庙前殿退后同主殿的前殿并列,使三座神庙连成一体,形成构造对称,庙形壮观的建筑群。

修复后的殿宇,装潢精巧的木雕、石雕和泥塑,屋脊剪瓷龙雕,造型各异,其间配有花鸟走兽,体现闽南古建筑的艺术作风





通淮关帝庙始建年代和初始规制无考,相传建于南唐至宋代。明嘉靖年间,长史李一德重修,时庙有左、右堂,各有前厅、正殿、后殿三进;左堂祀寿亭侯关羽,资源网右堂祀平浪侯晏。明万历间,右堂改为三义庙,祀刘、关、张,附祀诸葛。

明天启元年,重修关帝庙,广僧道住持居室,并于左堂后殿塑关羽衮冕像。清乾隆年间,增建崇先殿,祀关羽之资源网曾祖、祖、父神牌。又于正殿前越道建礼乐亭。

民国十六年火灾,左堂化为灰砾,三义庙、崇先殿尚存;当年按旧制重建左堂,取赐恩岩大樟木雕成关帝座像。

古代泉州,产生大瘟疫时,都要抬出关帝像出巡,最近一次是在民国三十二年举办。当时鼠疫风行,泉州通淮关岳庙董事会组织关帝出巡,关帝坐十六抬大轿,前面是二帝岳飞,坐八抬大轿。沿途大众纷纭跪迎念祷,争相出钱调换抬轿者(俗信抬神轿可免灾害)。人山人海,沿途民户设香案迎接,鞭炮声震耳欲聋。


1949年之后,大多数关帝庙或关闭坍塌,或改为他用,但关帝信仰并未消逝。民间信任关帝具有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驱邪避恶、巡查冥司、招财进宝等功效,因此各行各业都信奉他。


不少人把关帝神像放在家中奉祀,或在关帝庙门口烧香叩头。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是如此,泉州通淮关帝庙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改为工厂,神像被毁,而信徒们仍成群结队在庙前空地,叩头祈愿;或晚上悄悄前去礼拜。

每逢节日,庙前人山人海。人们结拜兄弟时,要去关帝庙换金兰谱,起誓仿效刘、关、张“桃园结义”,永不变心。

做买卖的视关帝为财神,愿望互相间以义气为重,和蔼生财。

航行于海上的人除奉祀妈祖外,在船中也往往奉祀关帝。生病时,要去关帝庙占卜抽签,甚至祈雨也找关帝帮忙。

通淮关岳庙历来是泉州官绅祭祀武圣专庙,是泉南有名古迹和道教庙宇,也是福建省现存范围最大的武庙,闻名海内外,分灵遍及台、港、澳和东南亚。


关帝信仰当年通过移民传入台湾省。在台湾先民的心目中,关帝作为来自家乡的神明,既能一如既往地掩护他们,还是他们心目中家乡文化的一种象征。因此,台湾先民对关帝信仰的认同也是一种对家乡文化的迷恋和对家乡文化的认同,这也是关帝信仰在台湾省得到资源网普遍流传、盛传不衰的原因。


下一篇:苦瓜汤的具体做法(苦瓜汤的做法)
上一篇:云南过桥米线的做法(正宗云南过桥米线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