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教案!(说课案例数列)

2022-09-30 17:45:07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96

数列教案!(说课案例数列)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位置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位置:《数列(第一课时)》是高中数学新教材北师大版必修五第 1章第一节。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作用:数列是在紧接着学习函数之后的内容,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函数概念的认识,使他们懂得不仅可以有自变量持续变更的函数,还可以有自变量离散变更的函数;另一方面,又可以从函数的观点动身变动地、直观地研讨数列的一些问题,以便对数列性质的认识更深刻一步。数列还有着非常普遍的实际运用;数列还是造就学生数学才能的良好题材。所以说数列是高中数学主要内容之一。

学情剖析:学生已经控制了函数的有关对应的知识和概念,同时已经具备了必定的自学才能,多数同窗对数学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致和积极性资源网,但在探究问题的才能,合作交换的意识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尚有待增强。

(二) 教学目的的肯定

依据上述教材构造与内容剖析,以及学情的剖析,制订如下教学目的:

1、 基本知识目的:形成并控制数列的概念,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并通过数列与函数的比拟加深对数列的认识。

2、 才能训练目的:造就学生视察、归纳、类比、 联想等发明规律的一般办法。

3、 情绪目的: 让学生在民主、协调的共同运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4、 教学重点、难点、症结的肯定

本着新课程尺度,在吃透教材基本上,我认为本节课是本章内容的第一节课,是学生学习本章的基本,为了本章后面知识的学习,首先必需控制数列的概念,其次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研讨后面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灵魂,所以本节重点肯定如下:

教学重点: 数列概念及其通项公式

由特别到一般,由现象到实质,请求学生从一个数列的前几项或相邻的几项来视察、归纳、类比、联想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学生必需通过自己的尽力寻找出数列的通项与项数n之间的关系来,对学生的才能请求比拟高,所以本节难点肯定如下:

教学难点:树立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症结:就是教会学生战胜难点,方法是让学生学会视察数列的前几项的特色,在视察 和比拟中揭示数列的变更规律。

二、说教法

数学是一门造就和发展人的思维的主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示式的数学教学原则,我进行了这样的教法设计:在教师的引诱下,创设问题情景,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来启示学生思考,在思考中领会数学概念形成进程中所蕴涵的数学办法,使之获得心坎感受。

三.说学法

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点,从学情动身,采取侧重于学生摸索研讨的启示式教学办法,联合师生共同讨论、归纳总结。在课堂构造上,我依据学生的认知程度,设计了 ①创设情境——引入概念②视察归纳——形成概念③讨论研讨——深化概念④即时训练—巩固新知⑤总结反思——进步认识⑥义务后延——自主探究六个层次的学法,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刻,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的。

四、说教学程序


环节

知识发生和发展

进程的教学设计


双 边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实例导入

1.讲述“棋盘上的麦粒”历史典故


师生共同演绎,推导得出每个格子里的麦粒数按放置的先后排成一列数:


创设情景-引入概念


用古老的有关国际象棋的传说引入,符合高一学生爱好探究新奇奇妙事物的特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


2.视察下列数:

(1)2,3,4,5,6,7,

(2)1984年到2004年我国体育健儿加入六次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数排成一列数:

15,5,16,16,28,32


(4)1,0.1,0.01,0.001

(5)-1,1,-1,1,-1,1…

(6)2,2,2,2,2,2…

师生共同视察,归纳总结所举例子得出共同特色:

它们是有必定次序的一列数


视察归纳——形成概念


通过设计了各种类别的数列,引诱学生概括总结出本课新的知识点:数列的定义及其有关概念。并且这些实例贯串本节所有知识点的讲授运用中。




二.

索研讨发明规律


例1 项 2 3 4 5 6 7


序号 1 2 3 4 5 6

教师引诱: 视察这列数的每一项与与它的序号是否有必定的关系?

学生归纳: 这里的每一项都是它相应的序号加1,可用公式:


引诱学生得出结论:如果数列{ }的第n项与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现,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视察归纳——形成概念

让学生在视察归纳等运动中得数列通项的定义。同时也有效的发展了学生的推理才能,引诱学生感受数学的思想办法。从而体验学习胜利的乐趣,也使师生关系由本来的教与学的关系变成了密切的合作伙伴。




环节

知识发生和发展进程

设 计 意 图

二.









2.再看实例(5)这列数的每一项和它相应的序号可用公式:

还可以用公式:


引诱学生得出结论:同一数列通项可以不唯一

再如实例中(2)题,问学生:年份和这年得到的金牌总数可以用公式来表现吗?

生答:项和项数的对应关系存在,但不能用公式表现

再次引诱学生得出结论:有的数列可以没有通项, 最后告知学生:

我们以后要研讨的是有通项的数列


讨论研讨——深化概念


师生共同视察 这两个实例得出了课本中没有的对数列通项的更深层的懂得 , 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数列通项概念的懂得,多层次、多角度展开对概念的分析,更加强了学生探究的好奇心,激发出潜在的发明力,逐步形成创新意识


3.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对于有通项的数列,如 实例(1)题,每一项的序号与它对应的序号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引诱学生联想到函数,从函数观点看数列,可以看作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而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相应函数的解析式

引诱学生总结: 数列是特别定义域的函数

进而提问: 数列可以用图像来表现吗?

生答:可以,由于定义域不持续,因此图像也不持续,是一群孤立的点。如下图所示:

33

讨论研讨——深化概念


引诱学生视察比较,层层深刻,揭示解释概念的内在接洽,让所有学生都在开放的教学进程中摸索发明规律,获取知识



4资源网.数列的分类:

回到实例中,

引诱学生按项数分类:


按增减性分类:


按有界无界分类:


除此之外还有常数列等


讨论研讨——深化概念


用数列 的分类引领学生懂得分类思想办法



环节

知识发生和发展进程

设 计 意 图



例题讲授


例1 依据数列 的通项公式,写出前5 项:

(1) (2)


例2 在数列 –1, 0, 中, 0.08是它的第几项?

例3 写出下面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 1,3, 5, 7, 9…

(2) 4,8, 16, 32, 64…

(3)


即时训练—巩固新知


例1 ,例2 是对根本概念的训练和巩固,而例3的设计由浅入深,层层深刻,其中(1)(2)是(3)(4)铺垫和引诱的题,其中第(4)题是学生的易错题,这样设计重在疏散难点来突破重点,让学生初步控制求数列通项的办法,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法则



(6)3, 8, 15, 24, 35, …


(8) 0.9, 0.99, 0.999…

即时训练—巩固新知


这4道题的设计原则也是环环相扣,但较之前4题难度拔高了,意在造就学生探究问题的才能,晋升思维的层次,本节课的难点也就随之突破.


小结

可由小组推举他们的一位组员作总结性发言,

谈谈他们一组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本节课所要控制的知识等等。


总结反思——进步认识

学生小结能施展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进步学生的资源网表达才能和自我获取知识的才能


作  





(1)浏览作业:课本P6-8


(2)书面作业:课本P8

习题1 的 1,2题


(3)弹性作业:

递增数列1,3,7,11,13,17,19,...包括所有既不能被2整除,又不能被3整除的正整数,求此数列的第100项。


义务后延——自主探究

作业分为三种情势,体现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原则.浏览作业中的问题思考是后续课堂的铺垫,而弹性作业不作统一请求,供学有余力的同窗课后研讨.同时,它也是新课标里研讨性学习的一部分.



五、 教学评价

本节课,采取“探究发明式”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了的探究知识的情景,从而充足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有自主发明知识、发明性地解决问题的时光、空间。在全部的设计进程中,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导理念。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本上进行设问和引诱,关注学生的认知进程,强调学生的品格、思维和心理等方面的发展。看重讨论、交换和合作,看重探究问题的习惯的造就和养成。同时,斟酌不同窗生的个性差别和发展层次,使不同的学生都有发展,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六、 板书设计:

1数 列



1.概念:


2、例题1

(学生板书)

例题2

例题3


3、练习


4.小结


下一篇:包皮过长的症状(包皮过长的症状是哪些呢)
上一篇:人际交往的原则(良好人际关系四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