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成虎阅读(经典文言文赏析 | 三人成虎)

2022-09-30 00:02:15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85

三人成虎浏览(经典文言文赏析 | 三人成虎)


原文

庞葱与太子①质于邯郸②,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③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④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⑤质,果⑥不得见。


注释

  1. 质:作为人质。

  2. 邯郸:赵国都城。

  3. 夫(f):用于句首,有提醒作用,不译。

  4. 大梁:魏国都城。

  5. 罢:停止,停滞。

  6. 果:果然。


译文

庞葱要陪魏国太子到邯郸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信任吗?”魏王说:“不信任。”

庞葱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信任吗?”魏王说:“我有资源网些将信将疑了。”

庞葱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信任吗?”魏王说:“我会信任的。”

庞葱说:“集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显著的,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就好像真的有了老虎。如今邯郸距离大梁,比到集市要远得多,而议论我的人超过了三个。愿望大王能够明察。”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

于是庞葱告辞而去,而诽谤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不再作为人质,庞葱回国后,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


文言知识


说“夫”:“夫”的本义是“成年男子”,如《愚公移山》:“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夫”在文言文中还有以下常见释义:

  • 指“女子的正式配偶”。如《陌上桑》:“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 作助词,读f,用于句首,有提醒作用,不译。如上文“夫市之无虎,明矣”。

  • 作助词,读f,用于句尾,表现感慨。如《论语资源网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作代词,读f,指“那,那个”。如《捕蛇者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文化常识

和“三人成虎”类似的还有一个故事,也是出自《战国策》,产生在大思想家曾子身上。


曾母投杼

春秋时代,曾参(即曾子)的家在费地,费地有个跟曾参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

有人向曾子的母亲报告说:“曾参杀人了!”曾母说:“我的儿子是绝对不会去杀人的。”

没隔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母面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曾母仍然不去理会,还是坐在那里不慌不忙织着自己的布。

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人跑来对曾母说:“曾参的确杀了人。”曾母心里骤然紧张起来,匆忙扔掉手中的梭子,端起梯子,越墙逃走了。

虽然曾参贤德,他母亲对他非常信赖,但是持续有三个人说曾参杀了人,资源网就连曾参的母亲都不再信任自己的儿子了,可见这谣言的力气是有多么的恐惧。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二》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二》


启示与借鉴


庞葱虽然事先提示过魏王,但还是招架不过谣言的攻击。事实证明假话反复千遍,就会有人信认为真。

从古至今,谣言蜚语都是可怖的,它会像病毒一样在我们的身边蔓延开来。也许最初只是随口一说,但是经过一些好事之徒的添油加醋、无中生有,就会演化成一场灾害,甚至积毁销骨,对人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害。

如今各种信息复杂,切不可逞一时口舌之快,以讹传讹。虽然无法阻拦流言的发生,但可以明辨是非,让流言因你而止。


下一篇:翟鸿燊语录(国学大师翟鸿燊语录)|
上一篇:芜湖旅游景点!(芜湖必去的三大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