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学习方法(有哪些好用的学习方法?)

2022-09-29 14:09:2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57

好的学习办法(有哪些好用的学习办法?)

小初高,学习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不简略的,但是有办法可以借鉴。

第一,提前学。

知识是后天习得的,每个人还是婴儿的时候,根本相差不大,之后的差距是因为所受教导不同才慢慢拉开了。

假设两个人智力等先天条件雷同,所拥有的教导资源也雷同,那么大部分情形下,提前学习的那个人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成就。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提前学就是抢占了时光,而时光总归是超出越少的,因此,提前学习的那个人总是会先走一步,他积聚的知识量、运用知识的经验自然就更多。

在大部分情形下,一个先天条件雷同,但后天积聚比你更多的人,没有理由不能走在前边。

这一点,具体行为表示为,抽出周末、资源网寒暑假等部分空闲时光,提前预习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尤其是在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升学节点的时候,后果显著。


第二,学150%。

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任何知识的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就开端了,而且遗忘的过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的速度很快,以后会逐渐迟缓。

更不用说,年级越高,所积聚的知识点越多,也越容易忘却和混杂。

为了避免遗忘,专家给出的建议是:5分钟后反复一遍,20分钟后再反复一遍,1个小时后、12个小时后、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依照这个节奏反复,就会记得很牢,很难再遗忘。


总是有学生说,“为什么我刚学就忘了”?这确切是正常的。那么,为什么有些学生一直忘,有些学生就可以记住呢?

那些能够把知识点记得很稳固的学生,有花工夫在反复、再现知识点。比如课后温习,遇到不会的知识点就立即翻书查看,做练习巩固。

小初高中的老师,很大一部分教学工作就是在反复知识点,不断增强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刷题加深对知识点的懂得。到了大学,很多人会发明高中学习的东西忘得很快,一个原因就是没有老师像以前那样反复教学了。

所以,每次学完新的章节,哪怕你当下认为自己控制得不错,也不要大意,记得课后增强记忆和练习。

此外再提示一点,做习题的时候,一旦遇到不熟习、隐约的知识点,就马上去翻书翻笔记,当下就弄清晰,别把知识破绽越积越多,到时候基本补不过来。

每一个主要的知识点,多学几遍,一两次你可能会认为烦,但是习惯下来,你的底子就会打得很稳固。


第三,最简略的基本知识千万别疏忽,要认真看待。

就像建房子一样,基本是最重资源网要的。

很多新的章节,第一部分的内容都是最简略、最基本的,教材为什么会这样设置?

因为最简略的东西,往往是最容易懂得的,我们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须要讲求“可懂得性输入”。否则,学生很难理解这些生硬的知识怎么运用,测验的时候就只能逝世记硬背了。


举个例子,数学每次讲一个新的公式的时候,开头都会给出一个引子,把公式是如何得来的一步一步讲得很清晰,从1到2到3再到n,最后得到一个通式。

这一个部分因为书本上讲得很细节,学生容易懂得,但也总是有人习惯把它跳过,直接去看结论,然后逝世记硬背,这种做法不可取。其实在数学测验最后几道大题,很多时候就是这么出的,请求学生自己从1推导到n。

所以,不管你有多牛,永远不要疏忽最基本的知识点,你越是疏忽它,将来它就越可能变成你的短板。


第四,以老带新,尝试拓展。

学习不同章节的时候,有些学生会认为各个章节之间的接洽不大,就把知识点割裂开来学。成果,阶段性测验考得不错,一碰上综合性的大考就歇菜。

学了新的,也不要丢了老的,一边学一边丢,还逝世不回头的做法,要不得。

知识越学越多的时候,可以找出一条逻辑线,尝试把所有的主要知识点串联起来。做习题的时候,也可以多想一步,有没有更便利、更多样的解答办法,等到测验的时候,就可以多一份预备和自负。

比如说,政治大题,对于同样的一段材质,可以用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多个方面的理论来说明,在阶段性的测试中,题资源网干可能会指定一个方面的知识,但不妨多想一步,如果是运用其他方面的知识点,该怎么解答?


下一篇:部分倒装(英语倒装句:部分倒装与全部倒装)
上一篇:导游词怎么写(峨眉山的导游词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