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称书为图书?

2022-09-28 13:40:57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46

书 被叫做 图书 的具体原因,现在已经不太可考。但可以确定的是,自古以来,书与图都是紧密接洽在一起的。上古有 河出图,洛出书 的神话故事。而且古代教导不发达,识字的人很少,图画可以绕过文字直接传递信息,从早期的书来看,文字与图画并重。

生涯中,人们经常将 书 称为 图书 。相似的,借阅书的处所似乎本应叫 书馆 ,却被叫做 图书馆 ;与书相干的行业不叫 书行业 ,而叫做 图书行业 ,似乎书是离不开图的。 图书 的说法既然是从古代传播下来的,是不是古代的书都有图?

书 被叫做 图书 的原因,现在已经不太可考。但可以确定的是,自古以来,书与图都是紧密接洽在一起的。在《周易 上悉辞》里,便记录了 河出图,洛出书 的上古神话故事。显然,先秦时代, 图 与 书 便被人们习惯性地接洽在一起。

另一方面, 书 这个字,在古代有 文字 的意思。而我们知道,汉字来源于象形文字,本是由图形演化而来。因此,在古人的思维习惯里,图与字,大概本是一种东西。由此看来, 图 与 书 连在一起也是很自然的了。

另外,从古代早期的书来看,也的确是文字与图画并重的。在古代,教导不发达,识字的人很少。图画是可以绕过文字直接传递信息的。因此,为向那些不识字的人讲述故事、宣扬伦理道德等,大部分书籍都是图文并茂的,在文字旁边往往配有图画作直观展现。因此,中国自古有 左图右史 (史指文字)的说法。尤其是宗教性质的书籍,因为要面对大批不识字的下层大众,更须要借助于图画来宣传教义。佛教的许多宣扬性质的典籍,干脆没有文字,全体由图画构成。基督教在中国流传时,也借用大批的图片来宣传教义。直到清末民初之际,为向普通大众普及科学、民主等西方现代观念,许多知识分子所办的宣扬刊物还大批采取图画情势,一时画册、画报风靡于世。

事实上,从宋代起,古书上的图画开端逐渐减少,人们更看重文字的作用,但 图书 的说法还是一直沿用了下来。

下一篇:春节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
上一篇:微信背景视频怎么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