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的由来是什么?

2022-09-27 21:35:26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70

在每年阳历的3月21日前后,太阳的地位在赤道的正上方,昼夜连续时光几乎相等,各为12小时。分者,半也,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故称春分,在古时又被称为 日中 日夜分 仲春之月 。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是农耕的主要时节。在每年阳历的3月21日前后,太阳达到黄经0度,此时正是二十四节气的春分。分者,半也,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故称春分。春分这一天,太阳的地位在赤道的正上方,昼夜连续时光几乎相等,各为12小时。春分过后,太阳的地位逐渐北移,开端昼长夜短。所以春分在古时又被称为 日中 日夜分 仲春之月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也有记录: 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另《春秋繁露 阴阳出入高低篇》说: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另外有《明史 历一》说: 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 所以,春分的意义有两方面,一是指一天时问白天黑夜平分;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 初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春分时节,中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域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 以北的地域外,中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固升达0℃以上。此时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域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域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广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域更是一派暮春气象。从气象规律说,这时江南的降水快速增多,进入春季 桃花汛 期;在 春雨贵如油 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宽大地域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逼是农业生产上的重要问题。

下一篇:圣诞节的由来用英文怎么写?
上一篇:独角仙的生活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