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最高的官阶

2022-09-27 20:15:58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76
扼要答复

战国时代“相”和“将”是最高的官阶,是作为统治工具的官僚组织的首脑。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决裂割据的时候,信任对这个时代有懂得的人都知道战国的官职官阶是很多的,那么最高的官阶是什么你知道吗?下面小编就来跟大家说一说战国时代最高的官阶是什么。

详细内容01

春秋后期,中原各国由于经济发展,某些卿大夫逐渐壮大起来,许多力气较小的卿大夫陆续被壮大的卿大夫所兼并;本来的国君由于宗族内耗、连年战斗和“国人”(即国都中的士和工、商)的变节,更由于农民的对抗奋斗,逐渐虚弱了,慢慢的形成了战国官制。

02

春秋战国时,各国自从经过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造,就涌现了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在国君之下有一整套官僚组织作为统治工具。在这个官僚组织中,是以“相”和“将”为首脑的。

03

相是官僚组织的“百官之长”,中原六国中央均有设置。在出土的众多武器中,有的器物上有“相邦义戈”、“相邦吕不韦戈”等字样,那是秦相张仪、吕不韦督制的武器,据《睡虎地秦墓竹简·工律)说:“公甲兵各以其官名刻之。”这意思是说公家督造的武器要刻上督造者的官名。可见战国时代相的法定名称叫相邦,“相”有辅佐之意,作为一种官称,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那时只是一种位置不高的礼宾官。“邦”就是国,相邦就是辅佐国君办理军政大事的官员,就是国君下面的大总管。

04

战国时代的相职一般多由文人充当,相之外又设善于兵法的人统兵打仗,镇守边邑,称为将或将军。从《秦简》看,“将”是简称,法定官名应叫“将军”。将军原是春秋时晋国“六卿”的称号。不过晋六卿是合军政于一身,不单是统兵官的专称。本来春秋时的卿大夫不仅有统治的权利,而且有宗族和“私属”的部队亲自统率着。到战国时,由于统治规模的扩展,官僚机构的宏大庞杂,常备兵的树立和征兵制度的推行,以及战斗范围的扩展和战斗方法的转变,在官僚机构中不得不文武分家,发生文官的首长——相,以及武官的统领——将。作为最高军事长官的将,其职位仅次于相。

05

战国时期的郡都是设在边地,重要是为了巩固国防,所以一郡的首领称为守,也称郡守、太守。太守是国君直接任免的,都是由武官来充当的,有权征发本郡役卒。代行或试用期的郡守称假守。郡的署衙称府,郡守以下设有主管军务的都尉以及负责监察的御史。

下一篇:少女是指多少岁到多少岁
上一篇:高铁可以带酒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