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直径大于10厘米的太空碎片有多少个?

2022-09-26 22:05:3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60
01

22000个

据美国颁布的数据,目前太空有22000个直径大于10厘米的碎片,而直径较小的碎片则数以百万计甚至亿计。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对太空的摸索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在太空事务管理方面,国际社会的行为相对滞后。冷战时代形成的处置太空事务的五个国际条约,即1967年的《外层空间条约》、1968年的《营救协议》、1972年的《义务公约》、1976年的《登记公约》和1984年的《月球协议》,强调要把太空作为“全球公地”,要以国际合作来确保太空安全,但它们是以软法情势涌现的,对国际太空行为体没有强迫性束缚,从而留下了安全隐患。随着科技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度和行动体走向太空。依据相干数据,世界上现有12个行动体可以独立发射卫星,约60个行动体在太空拥有约1100颗航天器。航天器日益增多导致涌现太空“公地悲剧”现象。 其一,太空碎片增多,威逼着太空环境安全。据美国颁布的数据,目前太空有22000个直径大于10厘米的碎片,而直径较小的碎片则数以百万计甚至亿计。太空碎片数目宏大,增长了相互碰撞的几率,并导致发生更多的碎片,直接威逼到航天器的安全,影响到人类摸索与应用太空的运动。美国国度研讨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2011年9月颁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经过盘算机模仿,现在太空轨道垃圾的数目已经处于“临界点”(tipping point),“增长了航天器失效的风险”。

其二,频谱资源紧张,国际争取日益剧烈。无线电频谱资源理论上讲是无限的,但限于技巧发展程度,人类目前所能应用的频率上限为400GHz,而且实际操作中还无法有效应用到这个频率上限,目前人造卫星所应用的频率都低于60GHz。频谱可用资源紧张引发了国际太空行动体对它的争取,其中对低于3GHz 频率段的争取比拟剧烈,对7GHz-8GHz频率段的争取非常剧烈,因为该规模的频率多为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所用。 其三,轨道资源紧张,“抢轨”导致诸多安全事故。太空虽然广阔“无边”,但并不能无穷度地容纳卫星,尤其是在距离地球36000公里远的地球同步轨道上。由于该轨道的唯一性,“同步卫星的‘定点’已经成了稀缺资源,引发了国度之间以及一国的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为争夺更多、更好的轨道资源,尤其是地球同步轨道资源,一些国度向国际电信联盟申请了大批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成果涌现了“纸面卫星”(paper satellites)现象,即这些国度名义上占领了许多频率和轨道,而实际上基本不可能在国际电信联盟规定的5年期限内把卫星发射升空。此外,轨道资源紧张还引发了另外两个重大安全问题。一个是无线电频率干扰,太空数据协会(Space Data Association,SDA)2012年2月的一份报告指出,相邻卫星之间的频率相互干扰已成为无线电干扰的重要原因。另一个问题是卫星相撞,2009年2月俄美两国的卫星产生碰撞,这是世界历史上首次卫星相撞事故。

其四,太空军事化与兵器化构成了太空安全的最大威逼。太空军事化与兵器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各国卫星被普遍用于军事目标,用来支撑与强化本国的军事作战才能。美国为谋取太空霸权,应用现行国际太空法律及相干军控条约的破绽,大力研发、实验和安排太空兵器,并组建天军。其他国度为应对美国的太空霸权,在国际社会无法达成新的太空军控协定的情形下,也在发展太空军备。如印度明白提出了要安排反卫星兵器,“旨在对低轨道(距离地球表面2000公里)及静止轨道卫星进行电子及物理损坏”。太空军事化与兵器化已严重威逼到全球战略安全与稳固。事实上,太空技巧的涌现正是源于一些国度在核兵器方面的竞争。 上述涉及太空安全的四个方面问题并非是同质的,前三个问题在必定水平上出现出“自然”性特点,而第四个问题则完整表示出“人为”性特点。“自然”性特点的问题可以通过技巧发展来解决,而“人为”性特点问题涉及国际政治奋斗,是一个比拟难以解决的问题。目前,太空安全的“自然”性问题与“人为”性问题交错在一起,使太空安全问题日益庞杂化。

下一篇:小蝌蚪的尾巴为什么会消失?
上一篇:奶茶里的珍珠被吃掉后最终的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