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之时时为方治是谁提出的

2022-09-26 06:00:23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19

扼要答复

是由梁启超提出的,梁启超在其撰写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文中曾说过:最古之史,实为方志。

最古之时时为方治,这个颇有看法的学说,在我国近代史上发生了必定的影响,那么这个学说毕竟是由谁提出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懂得吧。

详细内容

01

梁启超以为方志来源于《周官》。所谓周官指周朝王室的官制,后成书《周礼》亦称《周官》,宋代司马光在《河南志序》中以为,周官中的职方、土训、诵训的职掌,于后世方志都不无类似之处。

02

清代方志学家章家诚从“志为史体”角度动身,以为春秋战国时代那些记录处所史事的书籍,如晋之《乘》、楚之《祷杌》、鲁之《春秋》等,应是最早的方志。后代许多学者也以为这些史书,相似后来处所志,具有处所志的雏形,应称为方志之源。

03

所谓方志起源于《禹贡》、《山海经》之说,以为方志是从舆地学科(地理书)演化而成的。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作者不详,著作时期无定论,近代多数学者以为约在战国时。

04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201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梁启超。该书内容叙述明清以来中国学术之演化,经纬交错、层次繁复,分离以问题叙史、人物(学派)叙史、学科叙史,构成社会思潮史、学派史与学科史三大板块。

05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有名学者梁启超的代表作之一。原为1923年秋至1924年春夏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讲解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课程的讲义,成书后共分十六讲。中国国度图书馆普通古籍阅览室藏有题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清华学校讲义一册,现存第一至十二讲(第十二讲未完)内容,经过与当时听讲者回想的对比,应即为梁启超在清华学校的讲义本来。该书部分章节,在出版单行本前,曾在报刊上发表。

下一篇:三大攻坚战是什么
上一篇:半斤等于几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