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是谁?人生经历是怎样的?

2022-09-25 02:33:4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38

01

名不韦,早年经商于阳翟,将秦国质子异人带回秦国,培植其成为秦庄襄王后,被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领土地,分离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逝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受到嫪毐团体叛乱连累,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

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滑县)人。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姜子牙23世孙。主持编辑《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包括八览、六论、十二纪,会合了先秦诸子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史称“杂家”。早年经商于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将秦国质子异人带回秦国,培植其成为秦庄襄王后,被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领土地,分离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逝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受到嫪毐团体叛乱连累,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

先秦风尚,名士所养门客人数越众越解释名士荣誉高。比如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魏有信陵君,都是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政治名人,在列国间享有极高名誉。吕不韦以为,自己身为强秦相国,比上述诸人自愧不如,因此也招贤纳士,对前来追随的门客礼遇有加,给予厚待,欲与上述名士的门客相竞。当时各国名士又常以所养宾客能著书立说为荣,所以吕不韦也命门客编辑其所知见闻,一部光辉的集体创作横空降生,后以他的名义发表,这就是《吕氏春秋》。这是吕不韦执政期间所做的一件大事。

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吕氏春秋》被列为杂家,其实,这个“杂”不是混乱无章,而是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用自己的主导思想将其贯串。这部书以黄老思想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倡导在君主集权下实施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用这一思想治理国度对于缓和社会抵触,使百姓获得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发展非常有利。

吕不韦编著《吕氏春秋》既是他的治国纲要,又给即将亲政的秦始皇供给了执政的借鉴。惋惜,由于吕不韦个人的过失,使秦始皇对这部书弃而不用,没有施展应有的作用。《吕氏春秋》的价值逐渐为后人领悟,成为懂得战国诸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下一篇:发红包的吉利数字有哪些?
上一篇:安卓怎么更新微信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