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人物形象分析(贾宝玉性格特点是什么?)

2022-09-23 09:40:46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59

贾宝玉性格分析(贾宝玉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的主角贾宝玉,绰号江东花王弘毅公子,富贵闲人。出身于侍应生的神瑛,对绛珠草有灌溉的好处。所以,他出生的时候,嘴里叼着一块玉,是贾府的宝贝。他曾说:“我的女儿都是水做的。”他和女儿们一起长大,喜欢和女孩们亲近。与林黛玉的爱情,是世间难得的纯情。他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他的人格,主张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在他心目中,人分为真假、善恶、美丑。也对封建统治者规定的职责感到不安,他们既“偏僻”又“乖张”。所以,在普通人眼里,贾宝玉既“无能”,又“不配”,是天下第一。这其实反映了贾宝玉对封建正统的不满和反抗精神。

1.叛逆的想法

贾宝玉作为府第一个长孙,天生聪慧过人,是贾家的继承人。然而,他的思想和性格促使他背叛了家庭。

他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一方面,以男性为中心的贵族社会是如此虚伪、丑陋、颓废和无能、庸俗和恶心,这让他为自己是一个男人而感到终身遗憾。他还被送到家塾读四书五经,但他的封建教育在情感上是格格不入的。他很少和当官的父亲接触,畏首畏尾,敬而远之。

另一方面,父母把他交给了一群保姆。那些围绕着他,用一颗纯洁的心对待他的女仆,就是他的启蒙老师。丫鬟们深沉、纯洁、自由、不羁的性格感染了他,她们因社会地位低下而遭受的不幸也激励了他。在贾宝玉的直接生活中,他们在每一个点上都与那些被世俗男人支配的力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尊重与游戏,聪明与愚蠢,天真与腐朽,干净与污秽,天真与虚伪,善良与邪恶,美与丑。

贾宝玉的叛逆性格从一开始就没有定型,他的作品着重描写他性格发展壮大的历史。他生活在罪恶腐败的贵族资源环境中,不可避免地沾染了一些贵族公子的恶习和腐朽思想,与他性格中的良好倾向并存。但是,随着生活中看到的重大事件给予的刺激和教育,随着他卷入现实矛盾时的精神挫折和打击,他思想性格中的一些腐朽的、不好的东西逐渐减少和清除,他叛逆的思想性格逐渐变得坚定和成熟。

他对身边女孩的态度,同情和爱总是占主导的方面,但一开始也有一些颓废和邪恶的成分。秦可卿之死、秦钟之死、林黛玉的人生经历,以及作为贵族姐姐的内心辛酸,使他开始对两性关系表现出严肃的态度,对自己所处的社会表现出深深的厌恶,逐渐摆脱社会力量和贵族恶习的纠缠和吸引。

封建势力的一次大镇压,是王夫人开始抄检大观园,逼死晴雯,赶走芳官、四儿、司棋,最后大观园变成了一片荒凉。贾宝玉目睹了文清的悲剧和大观园的浩劫,抛弃了对封建势力的幻想。他用血泪写成的《芙蓉女儿的狗》,无异于一个反叛到底的宣言。

贾宝玉看不上尊卑有序的封建等级制度。贾环不仅是他的弟弟,还是一个平民。“他家有家规,所有兄弟都怕他哥哥”,但宝玉是“别怕我”,所以贾环不是很怕他。虽然贾环故意用热蜡油烫他,但他不得不为贾环掩饰。他与仆人没有主从之分,直接破坏了封建秩序。没有烟,大家都在附近玩一会儿;扯着扇子,晴雯笑了;金蟾受辱而亡,宝玉一时忘不了,不顾给凤姐过生日的大事,偷偷跑到郊外无人的地方含泪祭拜。所以有人说贾宝玉的形象体现了初步的民主平等思想。

贾宝玉主张人人生而平等,尊重个性,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行动。在他心目中,人分为真假、善恶、美丑。他憎恨和鄙视世俗的男人,亲近和尊重被压迫的女人。与此相关,他崇拜和接近那些性格相似、气味相投、出身寒微、地位卑微的人。他说:“我恨自己为什么会在这个后门府长大,锦缎薄纱只是裹在我的枯木里;羊酒,更是填满了我粪洞的泥沟。财富这个词真的会毒害人。”这本质上是对他出生的贵族阶级的否定,也是他叛逆性格的表现。

2.尊重女性

其实贾宝玉并不是一个“好色之徒”,而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在母亲子宫里出生的一个“新人”的胎儿。他为妇女唱颂歌和挽歌。

贾宝玉天性温和,对女儿是真心的崇拜。他认为“女儿是水做的血肉,男人是泥做的血肉”,认为“万山万水日月之美只在女儿,长眉毛的男人只是人渣。”因此,他“一见到女儿就放松了;看到这个人,便觉得浑臭逼人”。在宝玉身上,这不是病态心理。虽然宝玉有些自尊,但他还是一个可爱的年轻人,一个外在精致与内在率真完美结合的英俊年轻人。他对女儿的气质和倾慕,更多地表现出对美的追求和理想,是对男尊女卑时代的抗争和颠覆。

贾宝玉接触了自己家里和身边那么多聪明漂亮的年轻女人,已经很久了。贾宝玉见他们被人看不起,地位如此屈辱,命运如此悲惨,又爱又敬,又为他们伤心又生气。回来后,他恨透了“峨冠博白”的“有胡子的人”。宝玉的这种情感源于对女性的深深尊重。

中国社会年轻女性的悲剧已经上演了一千多年。曹雪芹写下这个悲剧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因为他视女性为人类,尊重女性,所以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悲剧。在《红楼梦》的艺术世界里,是一个只能在宝玉眼里看到的悲剧。

何其芳曾指出,宝玉典型形象最突出的特征是“多愁善感”。然而,宝玉的“风情”并非西门庆的动物占有,甚至无法与阎小山、纳兰容若的“多情”相提并论。鲁迅先生说:“亲昵而敬之,而怯于刷其意”。只有当它的资源网“敬而远之”时,我们才能看到,我们所尊重的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悲剧,他们所有的喜怒哀乐、荣辱得失都包含在我们自己的关心之中,这就是所谓的“爱博奋发”。

宝玉就是这样一个“爱博又努力”的人。比你爱的人更担心,更担心得更深。自然是“担忧越来越严重”。千百年来被否定的女人的价值,只有在宝玉的眼中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千百年来被掩盖的女人的悲剧,也只是在宝玉眼前拉开了帷幕。所以鲁迅先生说:“悲伤的雾在华林到处都是。然而,那些呼吸和理解的人只是珍宝。”

3.贾宝玉有初步的民主思想

贾宝玉有一种与封建格格不入的性格。宝玉一岁时,抢过“粉发”的戒指。十几岁的时候“极其调皮”,甚至说:“女儿是水做的血肉”,“见到她就觉得神清气爽”。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色彩鲜明、线条清晰的民主精神的完整轮廓和雏形。

贾宝玉民主思想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他对封建社会女性的“爱”资源,即他对一些冷酷、卑微的人物的爱和亲近,尤其是对女孩子的特殊爱和尊重。但是他的思想还是有点狭隘,不敢与封建制度彻底决裂。他从来不敢与封建家长发生冲突,对抗相对消极;而当他找不到出路时,就萌生了想死、“化烟为灰”的虚无空幻想,所以他的民主思想还是有其局限性的。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思想家。他是作者背叛父权伦理、宣扬女权主义的代言人。它表达了作者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敬仰和对美好毁灭的悲伤。他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是这个时代的终结。在他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无疑是他对林黛玉的爱。

这份爱,一方面始于他的叛逆性格,另一方面又促进了他叛逆性格的最终形成。这是他人生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为。包和戴在爱情上不仅要求婚姻的自主性,而且背离了封建社会的生活方式。他们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导致了他们悲惨的结局。

下一篇:百步穿杨的人物是谁(每日成语故事:百步穿杨)
上一篇:武侠 电影(盘点十部最经典的古装武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