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纪要的格式(会议纪要的写法和八字诀)

2022-09-23 05:07:53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90

会议记录的格式(会议记录的书写和八字诀!)

会议纪要看似普通,但作为文秘人员,你真的掌握了会议纪要的写作吗?会议纪要对于记录会议主要信息、传达会议议定事项、推动工作落实具有重要意义。个人经验,写好会议纪要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做好会议记录

会议纪要是会议纪要的基础,是从会议纪要中加工提炼出来的。

会前要认真阅读议题,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把握会议主要目的,有一个消息灵通的计划。会议期间,要集中精力做好会议记录,用词要准确,段落要清晰,记录要全面,要把与会人员的一致意见和保留意见,特别是会议的决定和主持人的总结、总结意见,用速记、录音或录像的方式如实完整地记录下来。会后要整理会议纪要,透彻理解会议精神,尽快起草会议纪要。

第二,围绕主题选择布局

会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会议记录的中心,会议记录的撰写要围绕这个中心进行。

对于单一议题的会议,如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研究某一方面工作的专题会议,会议纪要的撰写应围绕会议中心内容和讨论要点,记录讨论结果和议定事项,一般采用总平面图,将会议概况、内容、观点和结果按其性质逐一归纳成几个方面。

多议题会议常见于单位领导班子研究一系列问题、部署一揽子工作的会议,如党委常委会议、政府常务会议等。总结写作一般采用分句的布局,分别围绕每个主题进行,这样才能组织好。

第三,正确处理层级结构

会议纪要的主体一般由前言、正文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前言说明会议概况,包括会议时间、地点、主持人、发言人、会议目的任务、主要议题等。

结尾部分一般标注参会人员、参会人员、缺席人员的信息以及文档的开放属性等。与其他官方文件不同的是,会议纪要结尾没有标注签发机关,一般没有附件。

会议纪要的主体部分是核心内容,撰写主体部分决定会议纪要的质量。主体部分按照逻辑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会议精神,一般从介绍“会议思想”开始,撰写工作大局分析、工作意义和主要原则;二是会议成果一般以“会议明确”和“会议决定”的介绍开始,并写出会议关于如何做问题、如何做工作的总体决策和部署;三是会议要求一般从介绍“会议要求”和“会议重点”开始,写出具体的工作安排和各部门要承担的具体任务。这三个内容要分层次安排叙述,逻辑清晰,组织清晰,不能穿。

第四,妥善进行权衡和细化

一方面要做适当的取舍,与会者的意见可能不同,但一次成功的会议目的和意见是统一的。符合会议目的的统一意见和会议主持人的总结意见应当反映在会议纪要中。

另一方面,要体现会议的精神要点,要细化、细化。题目的长度可以根据题目的内容范围和复杂程度来安排,做到简洁明了,细致入微。

写会议纪要是办公室的日常工作之一,也是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基本功。工作中,写会议纪要有“八字战术”可循。

首先是寻求“快”

及时性是会议纪要最大的特点。很多重要任务要会后马上落实,会议纪要要“讲”。如果太晚,可能会失去自己的价值。因此,会议记录必须写好,提交批准,并迅速发布。一般会议应在三到五天内发布会议记录,重要紧急会议应在同一天或第二天发布。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基础工作,准备好各种会议的纪要模板,程序化地填写文字内容。

二是寻求“精准”

准确是会议记录的基本要求。首先,内容要准确。会上商定的重要事项,如资金、时限、责任人等。,必须准确无误地记录,不得有任何出入。比如在决定资金用途时,要详细说明金额、资助单位、资助时间、资助方式等,防止以后出现问题被证明。

第二,语言要准确。在讨论或演讲过程中,参与者可能会经过一些专业术语和专有名词,这些术语和专有名词是非标准的缩写或通用名称。例如,省(市)人大第十次会议和中国人民资源网政协省(市)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统称为省(市)人大第十次会议(CPPCC)。对于类似的情况,在撰写会议记录时应注意检查和修改。

最后,记录要准确。记录员应全程参加会议,做录音和记录,并检查与会者。对于一些大型会议,“以会代会”的情况时有发生,应以出席情况为标准。

三是寻求“现实”

会议纪要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只需要会议原始记录和约定事项。用词要尽可能清晰、简洁、准确、平实,不能掺杂个人感情和观点。

对于上报领导讨论决定的会议事项,一般只将最终议定结果写入纪要,无需记录讨论过程;对于传达重要会议、文件或领导指示的会议事项,要把握重点,避免空说辞。从其他文件材料中能找到的东西一般都不写,只写会议提出的要求和安排,让没有参加会议的人看完纪要就能明白会议的意思。

四是寻求“全”

要突出完整性,对会议做全面记录,避免漏项或多项。特别是有些会议可能会根据需要临时加入一些话题或者部署一些任务,需要完全写进会议纪要。

为了便于写作和参考,应该以标题或段落的形式来写,顺序应该根据主题的重要性和类别来安排。会议期间未通过的议题一般不包括在会议记录中。

第五,我们必须“借”

会议信息量大,需要全面、广泛地掌握撰写会议纪要的材料,收集会议涉及的所有会议材料、领导讲话、录音文稿、录音录像和相关文件资料,通读通解。只有当你理解了它们,你才能把会议记录写清楚。

在材料的使用上,要敢借、会借。一般来说,对于顺利通过的议题,可以借用会议资源网络资料的请求项作为会议纪要的决策项,借用领导讲话的主要提纲作为会议纪要的重点(必选)内容,有选择地借用会议资料作为纪要内容,实际上是一个收集、筛选、提炼、组合材料的过程。

第六,它将被“改变”

所谓改装,就是在“借用”的基础上对一些材料进行再加工。这个过程是不可或缺的。

比如领导在会上留下稿件进行部署、提出要求时,可能讲得太详细,层次略显不清,前后略有重复。在这种情况下,会议纪要要经过修改加工,再写进会议纪要,既体现了领导的真实意图,又符合会议纪要准确、务实的基本要求。由于修订工作要求较高,摘要作者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基础和写作水平。

七必须“上报”

会议纪要初稿写好之后,如何上报领导审批也是一门学问。

首先要广泛征求意见,避免方向性错误。需要征求申报部门主要领导、涉及部门和会上提出异议的部门的意见。如涉及重要、大额资金使用,需征求财政部门意见,并酌情征求宣传、人事、纪检监察等部门意见。这些基本任务完成后,才能逐级上报主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审批。

必须“使用”八个

会议纪要通过后,要特别注意发挥它的作用。

一是要正确确定提交范围。参与者和单位应提交。然后视会议内容,在一定范围内提交相关部门阅读或披露。

二是要与督导工作做好衔接,相关人员将纪要中的任务整理成待办事项进行督导。

三是要做好归档工作,备查。需要注意的是,会议纪要在报送过程中可能会被相关部门和领导多次修改,最终版本必须经过领导签字确认后存档。

下一篇:豆浆的营养价值?(喝豆浆有什么好处?)
上一篇:小学生英语演讲稿(英语演讲稿6分钟范文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