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夫人(徐悲鸿原配蒋碧薇)

2022-09-22 18:15:3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36

徐悲鸿夫人(徐悲鸿原配蒋碧薇)

有人说,爱情中最美的是第一眼,剩下的是跌跌撞撞的慌乱和倦意。

有时候增加的烦恼更像是现实带来的痛苦,让人躲闪。

有时候,这种伤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留下疤痕,掩盖无法忍受的记忆。

有时候,这样的伤一遍又一遍地撕出碎片,明明像水一样柔软,但外人看起来总是锋利无比。

离婚多年后,蒋碧薇一直把徐悲鸿画的钢琴课挂在卧室的墙上。

图中优雅的女子侧影斜斜,眉眼低垂。

让她总想刷掉身上的灰尘,并通过旧日的美好指向欠下的爱,以及如何把自己拖进没有退路的境地。

月夜很深。蒋碧薇是不是想在幻灭的爱情里用自己的画像温暖自己孤独的心?

爱情从不缺乏勇气

1917年,18岁的蒋堂珍在家里又遇到了这个常客。

他和蒋碧薇的叔叔、姐夫在同一所师范学校教书。他彬彬有礼,才华横溢,赢得了江父母的赞赏,很快赢得了年轻女孩的钦佩和喜爱。

目前还不清楚徐悲鸿这次看似不经意的到访,有多少是因为对蒋棠珍的仰慕。

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已经订婚的蒋棠珍,带着温暖浪漫的决心,用一封信告别了过去18年的生活,毅然跟随爱人离开了家。

年轻的蒋棠珍从未想过一场巨大的私奔会开启她的一生。

为了掩盖家族的耻辱,父母以死为由给女儿最体面的结局。

蒋棠珍不再是贵族小姐了。她看着徐悲鸿戴的水晶戒指,总觉得莫名的幸福。

璀璨的光彩上刻着“碧薇”二字,这是徐悲鸿给她的新名字,而另一枚戒指上刻着“红贝”。

这种依恋和迷恋让她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自己:

即使你抛弃了一切,你也足够幸福,对吗?

在日本简陋的酒店里,他们穷但无限甜蜜。

在法国留学时,虽然贫穷的生活常常让人感到无望,但徐悲鸿也因为对蒋碧薇的爱,将自己的画以1000元的价格卖掉,买下了自己心仪已久的风衣。

爱情从来不缺勇气,它让你以为自己打破了生活的枷锁,冲向了预见的幸福。众所周知,所有美好事物的背后都隐藏着现实的神秘。

1927年,他们回到中国,一起漂泊了十年,最终光荣归来。他们的老朋友一如既往的老,感情深厚。

回国后,徐悲鸿被任命为中央艺术大学教授。盛年时,他整天对艺术着迷,无暇顾及枕上人的温暖和温暖。

孤独的日子里,蒋碧薇擅长社交,但徐悲鸿喜欢安静。

名利和幸福并没有绷紧两个人的心,反而把他们拉得越来越远。

世界上大部分的爱情都经历过蘸墨写字的爱情,但在岁月的进程中,它失去了色彩,停止了书写,山冷水稀,只留下无尽的寒冷和空白色。

1930年,徐悲鸿爱上了女学生孙多慈。的确,不是三观让爱情消亡,而是另一个女人的出现。

为了表示对孙多慈的爱,徐悲鸿以红豆为底、黄金为边刻上了她的名字。就像很多年前他刻碧味这个字一样。

现实是多么的讽刺,你认为刻骨铭心的东西,不过是别人用来作为信物的诡计。

爱得如此之深,以至于半辈子的迷恋都成了世人的笑料。

蒋碧薇内心的痛苦早已战胜了她。

她让人家拔掉孙多慈送给她家的树苗,甚至让她失去留学名额。

一场内外的斗争让徐悲鸿彻底翻了脸。

愤怒之下,他出版了一份报纸,向全世界宣布,他将断绝与蒋碧薇长达八年的同居关系。

几句话,一下把温柔又嫩得体无完肤。

原来爱情只是在一天当中。记忆中的阿怜,很快就变成了狰狞的亲戚。

女人的爱容不下一粒沙子

曾经的好家庭,变成了人人嘲讽的悍妇。

蒋碧薇的骄傲和自尊,连同这份通知,都埋葬在过去。

她把它封在玻璃框里,放在书架上,称之为“碧味座右铭”。

这一次,蒋碧薇真的伤透了我的心。

从美女到知己,再从知己到敌人,爱情总是让人流泪。

当时,蒋碧薇身边总有一个仰慕者,他就是时任国民政府重要官员的张道藩。

两个人是从留学开始认识的。

在巴黎期间,张道藩和徐悲鸿曾经建立了一个国际学生协会,他们是兄弟。

年轻貌美的蒋碧薇给张道藩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然而,恋爱中的一对恋人就像氧气一样,根本无法忍受别人的爱。

十年,让一段未竟的事业似乎迎来了转折点。

张道藩看到并记住了蒋碧薇不尽人意的一生。

眼看婚姻就要完蛋了,徐悲鸿早已离家,去长沙找孙多慈,寻求孙家的允许。

这时,南京正在经历日军的轰炸。

独自带着孩子的蒋碧薇,面对无助和恐惧,开始频繁与张道藩交流。

笔墨结合的文字凝聚了所有的委屈、孤独和悲伤,而张道藩则用炽热的爱不断抚慰着蒋碧薇受伤的心灵。

众所周知,在接下来的20年里,他们之间有2000多封情书。

不知道当时字里行间溢出的感情是赤裸裸的,还是他们倾尽所有倾吐内心的欲望和激情。

在全城警报响起之前,张道藩利用他的关系将这对母子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也就是从那一刻起,蒋碧薇开始真正接受这个男人。

当徐悲鸿试图在报纸上和她保持距离时,蒋碧薇立刻决定和张道藩住在一起。

多年后,有些人总是鄙视她与张道藩的恋情。

然而,恐怕连蒋碧薇都不知道自己走错了哪一步。

面对背叛和依赖,结局似乎已经注定。

原本以为可以顺利嫁给学生的徐悲鸿,在孙多慈父母的持续干涉下走到了尽头。

出国几年后,走投无路的徐悲鸿再次来到蒋碧薇身边,寻找复合的机会。

而蒋碧薇则淡淡地说道:

“如果你和她决裂,门随时都会开。如果你回来只是因为人家嫌弃你而结婚,那我绝对不会接受。”

当一个人不爱你的时候,无论你怎么走,都回不去原来的路。

徐悲鸿明白这个道理,就悻悻地离开了。

蒋碧薇也知道这个道理,岁月的依赖和岁月的依赖,总是没有我们第一次见面时那么让人着迷。

张道藩得知统一后,提议蒋碧薇离婚,然后公开嫁给他。

原本强硬的蒋碧薇并不同意他的建议,而是选择继续做他的情妇。

当你把自己想要的生活握在手里,你会有一颗不计较不烦恼的心。

最终,我会明白,在爱情中,不要为了一粒沙子而忘记自己。

恨到骨子里,才知道爱走了。

1944年,徐悲鸿决定嫁给廖。

这一次,徐悲鸿再次登报,称自己和蒋碧薇已经解除了同居关系。

蒋碧薇资源网笑。报纸上两次,合作一次。

让她在旧爱和新恨中,无法打破执念和仇恨。

这次,她决定向徐悲鸿索要100万元、40幅古画、100件作品,每月要用他收入的一半作为维护费。

就是这一次狮子大开口,让蒋碧薇成了日后被批判的大罪。

这个世界的卑鄙在于,不允许他们用精明来化解背叛,反而高喊自己失去了智慧。

究竟是贪婪还是仇恨,或许只有蒋碧薇自己知道。

面对这份不公平的离婚协议,徐悲鸿坦然接受。

甚至在离婚前,她就给蒋碧薇上了她最喜欢的钢琴课。

之后就没日没夜的画画,因为喜欢站在资源网上画画,很快就病倒了。

他似乎想弥补自己的错误。

毕竟,一个女人愿意陪他经历苦难,放弃一切,追随到底,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最后,她会一路走来,但她会被自己讨厌。

徐悲鸿心里总觉得有点愧疚。

后来,蒋碧薇随张道藩去了台湾省。

她没有名字,被张道藩的妻子告到了蒋介石的官邸。

仕途受损的迹象,就像一根绳子,紧紧勒死了张道藩,也让这段轰轰烈烈的感情戛然而止。

曾经,“等你到了六十岁,离婚她嫁给你”的誓言早已从真诚和浪漫中褪去,只留下无关紧要的决定。

蒋碧薇足以离开张道藩的住所,并且坚定地说:

“由于种种原因,我决定促成他的家庭团聚。”

我想蒋碧薇此时一定长舒了一口气。

即使生活得到一张烂牌,也只有愿意展示的人,才能真正放手。

1953年,每况愈下的徐悲鸿病逝。1968年,张道藩在台湾省去世。

暮色中,蒋碧薇把它们写进了50万字的回忆录里,第一部是《我与悲伤》,下一部是《我与刀饭》。

在《我和北虹》中,蒋碧薇充满了抱怨和仇恨,带着“一错,满盘皆输”的悲愤,在一次出轨中牢牢记住了徐悲鸿的艺术人生。

然而,在《我与刀饭》中,她倾吐了自己所有美好的话语,称赞张道藩的温柔、体贴和优雅。

但是,在对纸的热爱背后,她特别记得徐悲鸿一直戴着留学时买的怀表,直到去世,她感到无限的难过。

奄奄一息的张道藩不记得自己的样子,但她很酷。

的确,给你最多的人是你一生的挚爱。

余生,爱你的人都是过客。

人生平庸,你走过一次心。即使以后让爱情受苦,你也永远是最贴近你内心的人。

我曾经深爱过,在那之后,无论我有多温柔,我都只关心自己或者体贴自己。

而在我心里最亲密的地方,讨厌的人能理解她的痴心。

1978年12月16日,蒋碧薇在台北病逝,享年80岁。

2010年,徐悲鸿画的《蒋碧薇女士》在拍卖会上以7280万元成交,创下徐悲鸿画作的新高。

如果蒋碧薇知道了,他心中的遗憾和仇恨能被驱散吗?

这位民国女子,一生有两件大事为世人所知,让人们在她的眼中记住了她的勇敢,记住了她的坚韧。

进退和隐忍似乎与她无关。

有人感叹她太努力了,有人嘲笑她一辈子默默无闻。

众所周知,从她私奔的那一刻起,她就把爱情当成了自己今生的依靠。

年轻时,不计后果;

人到中年,贪恋温暖;

年老时,你会孤独终老。

不是每个女人都可以在不选择定义自己生活的情况下获得这种大胆和辉煌。

女人的体面,不帮助别人而伤害自己。

既然一粒沙子都容不下,那你还不如爱着,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忠于自己是此生最大的回报。

下一篇:丁公藤的功效与作用(中药材丁公藤)
上一篇:三阴交穴位位置图(妇科圣穴——三阴交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