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前兆(猝死的9个征兆)

2022-09-15 17:53:29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08

猝死前兆(9种猝死迹象)。

9月12日是第21个“世界急救日”,今年的主题是“疫情下的急救”。为提高公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突发事件的能力,让更多的人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在事发现场挽救生命、降低伤害程度,百年协和大讲堂邀请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专家为您带来猝死、心脏骤停急救系列科普讲座, 为了让更多的人避免重蹈覆辙,在早期科学地预防和识别猝死,在生命危险的紧急情况下帮助他人,从而成为摆渡生命的使者。

这是世界急救日科普专题系列讲座的第二讲。有6节课和4节课。想知道第一讲的内容,请点击链接:猝死诱因不止一个!这些也是猝死的“导火索”。【世界急救日】后续内容更精彩,敬请期待~本次急救科普讲座即将开始,请不要走开!对了,记性好不如文笔差,上课记得记笔记~

特邀专家

朱华东,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王江山,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助理主任。

猝死的九个征兆。

猝死虽然是“瞬间死亡”,很突然,但还是有痕迹的。超过50%的人会在心脏骤停前1小时至1个月发出预警信号。当身体出现以下信号时,要高度警惕猝死,不要忽视大意或认为是小问题。

第一,胸痛。

抗痛资源网络应该是猝死症状中最容易掌握和感知的信号。当你感到胸部剧烈、紧绷和挤压疼痛,并感到喘不过气来时,要保持警惕。冠心病的典型表现是胸痛,通常发生在胸骨后,尤其是持续性胸痛,所以发生这种情况时要多加注意。

二是近期出现或加重胸闷。

如果近期活动后突然出现胸闷,休息后可缓解,提示可能发生冠心病。如果之前有胸闷症状,近期症状加重,说明稳定斑块随时可能发展成大的损害,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第三,心慌。

不规则的心率增加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结果。大多数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小,不会导致猝死,但如果是频发的室性心律失常,就有发展为心室颤动的风险。

第四,心跳太慢。

心脏的跳动是由特定的起搏细胞启动的。如果起搏细胞的功能变差或心脏的电传导功能出现问题,心脏的跳动速度就会减慢,严重时会引起心脏骤停。如果心率低于50次/分钟,血压会变低,导致心脏骤停时间延长,猝死。

5.不明原因的疲劳。

不明原因的疲劳和乏力,或伴有胸闷和水肿,应警惕猝死,可能是心肌炎等心肌损伤所致。心肌炎多见于年轻人,一般在感冒后1~2周发病,有乏力、胸闷等症状,易引起急性心力衰竭或严重心律失常。这种情况下,应严格禁止重体力活动,尽快就医,卧床休息。

六、眼睛发黑和肢体麻木。

中风也是猝死的重要原因。出现视力模糊、复视、单侧肢体麻木乏力,或行走不稳、有踩棉花的感觉时,要警惕脑卒中的发生。

七、晕厥。

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大多数晕厥是由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有时候晕厥几秒钟就能恢复,如果恢复不了,就会引起猝死。对于不明原因的晕厥,要非常警惕,尽早查明原因。

八、长期反复过度出汗。

不运动突然出汗也是心脏病发作前释放的信号。

九、血压严重升高。

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来说,症状是剧烈疼痛,并伴有严重的血压升高。

学习这10个技巧,帮助你远离猝死!

虽然猝死来得突然,很难预防,但通过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希望大家都能远离猝死,防止猝死趁虚而入,悲剧重演。

第一,戒烟仅限于资源网酒。

临床数据证实,吸烟与猝死密切相关。猝死的风险与吸烟量成正比。吸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经常吸烟、持续吸烟的人患各种慢性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猝死的概率比正常人高得多。

很多人说:“我已经几十年没见自己抽烟后猝死了。”之所以积极戒烟,并不是因为吸烟是导致猝死的决定性因素,而是因为吸烟能够以一定的概率诱发猝死。由于烟草中含有有毒物质尼古丁,这种物质可引起心脏冠状动脉的收缩和痉挛,并可诱发冠心病的急性发作。

过量饮酒会引起大脑兴奋、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还会诱发心律失常。

因此,戒烟限酒可以有效预防猝死。

第二,饮食合理。

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那些喜欢重油和盐,吃腌制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的人。避免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和含有大量胆固醇的食物,保持蛋白质的均衡摄入。不要喝浓茶和咖啡,少喝甜饮料,避免暴饮暴食。

第三,保持大便通畅,多吃蔬菜水果。

突如其来的排便是听到也听到了,用正常的力量排便也是防止猝死的方法之一。日常饮食中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多喝水。因为水果和蔬菜含有维生素C、钾、镁等元素,可以保护心脏和血管。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和充足的水分有利于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还可以服用泻药或肛塞,保持大便通畅。

第四,坚持依法,适当锻炼。

运动前需要保证充分的热身,使尽可能多的血液流向心脏、肺部和肌肉,提高心脏和肺部的代谢能力,从而保证人体进入高强度运动后能量代谢能够满足运动需要。

每天30分钟的运动可以有效降低心脏病、中风和猝死的风险。饭后不能马上参加剧烈运动,饭后至少1.5小时才能运动。

运动不宜过多。感冒或发烧时不要运动。如果运动时出现明显的哮喘、胸闷、胸痛,应立即减慢运动速度或暂时停止运动。不要养活自己。

3月22日,济南一男子在晨练时突发心脏骤停。幸运的是,他被路过的晨练医生救了出来。这一幕也被很多跑者称为“教科书式”救援。医生徐也提醒公众,运动必须适度,不能过量。

另外,跑步后不要马上停下来,最好步行10~20分钟,深呼吸,给身体一个缓冲时间。同时不能马上洗澡、吹风或用空调节。

5.坚持减肥,减少心脏负荷。

肥胖也是导致猝死的因素之一,所以坚持减肥可以有效预防猝死。肥胖会加重心脏负荷,尤其是对于冠心病患者,容易导致猝死。因此,肥胖的人应该限制饮食的总热量,并进行适当的运动来消耗热量和减肥。

注意腰围的控制。腰围越粗,对长寿越不利。内脏肥胖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根据标准,成年男性腰围≥ 90cm,女性腰围≥85cm视为肥胖。

六、慢性病患者,需要用药。

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都是诱发猝死的因素。对于“三高”患者,一定要随时监测,积极用药。未经治疗的患者,由于“三高”的长期影响,会增加心脏负荷,容易导致冠心病猝死。对于冠心病患者,硝酸甘油片必须随时随身服用,以便在发病初期及时服用,避免造成严重后果。高血压确实很常见,但并不代表可以忽略!如果自测血压高于135/85mmHg,尽快去医院。

七、保持稳定的情绪,不要悲伤和快乐。

预防猝死,需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因为紧张、兴奋、抑郁、焦虑、愤怒等不良心态,血压会升高,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如果冠心病患者观看激烈的体育比赛,或因思想不尽如人意而产生严重的心理失衡,或因某件事而产生巨大的悲伤和喜悦,都可能会突然死亡。

平时工作压力大的时候,要学会给自己减压,先深呼吸几次,在处理问题之前先冷静下来,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不要耽误工作。平时空多花点时间放松,出去散散心,品尝美食,鼓励自己。要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做到心胸宽广、乐观开朗、豁达开朗、热情随和、快乐幸福。

八、避免过度劳累,失眠伤人。

规律的作息是健康的保证!年轻人的猝死大多发生在熬夜加班几天不睡觉之后。熬夜对身体危害极大,身体机能也会严重受损。虽然熬夜后没有症状,但很容易导致猝死。

所以年轻的上班族要多注意身体健康,避免熬夜和长时间加班,协调好工作和健康。成年人每天应睡眠7~9小时,至少不少于6小时。

九、定期体检。

有心脑血管疾病或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家族史的青少年应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和心功能指标检查。

十、加强保健意识,学习猝死的急救方法。

一旦你或你的家人出现头痛、胸闷、胸痛、恶心、呕吐、心动过速等症状,要高度重视,注意休息,拨打急救电话,有条件的要及时去医院就诊。紧急情况下,需要立即进行现场急救。

下一篇:巨蟹座和射手座(射手座和巨蟹座怎么相处)
上一篇:腰扭伤了怎么办 (腰部扭伤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