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成对的室性早搏)

2022-09-15 05:07:5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46

室性早搏(成对的室性早搏)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

图1

图2。

心电图分析:

图2是图1的截图。因为是资源网的动态心电图片段,电轴问题就不做评估了。

观点是能否找到所有的P波及其性质的判断。

R7、8宽畸形,连续发生,融合间期分别为0.6s、0.4资源网s,前后均无相关的P波,这是一对室性早搏。R9前可见P9(明显在II和V1),P9与后窦的距离等于PP与窦的距离,故认为是窦性P,而不是心室逆行P..

R9的PR间期大于窦的PR间期,这是由于心室异位兴奋传回到房室结时,其资源网络进入相对不应期,从而影响房室传导系统中下一个窦性兴奋的向下传递速度。

心电图诊断:

1.窦性心律,

2.室性早搏。

相关知识点:

首先是室性早搏。

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下方无保护机制的部位的早搏称为室性早搏。

除室性早搏外,心室QRS-T波形宽且变形,QRS前无相关心房波(除心室融合波外)。他的束电图显示V前无H波,为肌性室性早搏。V前有H波,H-V间期缩短,为分支室性早搏。

一般特征:

1.宽畸形早期出现的QRS复合时间≥0.12秒,T波方向与主波方向相反。

2、之前没有相关的P波,之后偶尔有P波。

3.多数伴有完全代偿性间歇期,少数伴有插入性间歇期。

综合征间隔:

指异位搏动与其前窦搏动之间的时间距离、折返通路和兴奋传导速度,可影响融合间期的长短。

房性早搏:从异位P波起点至前窦P波起点测量。

室性早搏应从异位搏动的QRS起点至前窦的QRS起点测量。

补偿间隔:

手指期之前的异位搏动取代了正常的窦性搏动,然后出现了比正常心动周期更长的间期。

心房异位兴奋常以反向传递方式侵入窦房结,兴奋早期释放,引起窦房结节律重组。因此,大多数房性早搏是不完全代偿间期。

交界性早搏和室性早搏远离窦房结,不易侵犯窦房结,常表现为完全代偿性间歇期。

二是干扰PR间隔延长。

心室经常干扰后续的窦性兴奋,最常见的干扰是延长后续窦性兴奋的PR间期,这是由于心室异位兴奋传回到房室结时,进入相对不应期,从而影响房室传导系统中下一个窦性兴奋的向下传递速度。

如果心室肌在室性早搏后仍处于相对不应期,心肌内窦性兴奋的传导速度会减慢,进而出现QRS波畸形的室内差异传导。

下一篇:总经理职责(总经理职责和副总经理职责)
上一篇:起名字大全(网上取名字大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