嘈杂的症状及治疗方法(中医如何治疗“嘈杂病”?)

2022-09-15 04:48:2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68

嘈杂症状及治疗方法(中医如何治疗“嘈杂病”?)

这里的嘈杂指的是中医疾病的名称。明朝的《镜月吵书》说:“吵是一种病,要么做了,要么停了,也是一种病,那么肚子空空,如果什么都没有,就是饿,不辣,不疼,但是胸口不疼,这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还是得吃一会儿。症状常与胃热、胃虚、肝郁、血虚不同。

患者荣,第一次就诊主诉:6年前,吃烧烤后,在紫苑隐隐胃痛。他口服了一周的“消炎健胃”药,但他并不在乎。此后胃间断性胀满,尤其是进食后,伴有口干。症状在过去一年持续出现,消瘦,面色苍白,饮食一般,体型中等。

【西医诊断】胃镜示胃黏膜红白色,以白色为主,黏膜萎缩改变,分泌物减少。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诊断】嘈杂的疾病。精神抑郁,食米不佳,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四肢冰冷,整日无食欲,饭后肥胖加重。常大便4-5天一次,但质软而稀,舌淡苔白腻,脉弦。

【治疗原则】滋阴通络,壮阳益胃。

【处方】当归芍药散。炒当归、白芍、白术、莪术、麦冬、半夏砂仁、蕲蛇、仙鹤草。

【二诊】一周后,胃的饱胀感有所减轻,但进食后仍微肿,有微饥无渴。大便两天一次,量不多,涂白腻。这是湿邪的逐渐转化,脾胃运化的机会还没有回来,我们就继续用原方服用7份。

【三诊】半个月后症状全部缓解,每两天便排出一次大便,较之前顺畅。然而,他仍然感到无精打采和疲惫,他的胸部充满了丰满和呼吸急促。健胃活血。处方如下:炙黄芪、白术、炒白术、附子、鸡内金、太子参、陈皮、三棱、莪术、玫瑰花、陈皮。

【四诊】三周后,纳古逐渐好转,恢复。见其舌变红,脉越来越活,原方加白花蛇舌草、土茯苓、红枣14份。经过五次诊断,很容易通过,逐渐变得有条理。然后,20剂蜂蜜作为药丸,一天三次,饭前服用。服药6个月后,经胃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已转为慢性浅表性胃炎,遂嘱服用中成药香砂刘军丸进一步巩固。

在中医看来,这种病的病机是胃阴不足,津液不足。萎缩即失节,失节即失,失则伤阴,只有润胃络、养胃阴才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根本大法。然而,萎缩不仅不光彩,而且无法通行,气血津液循环不畅。根据《内经》“阳变气阴形”,由当归芍药散合麦门冬汤、川芎易姜黄、人参易太子参、粳米易砂仁、白花蛇、仙鹤草组成,以达到“润燥”“润燥”的目的。

下一篇:阅读的好处(读书的好处又有哪些呢?)
上一篇:皮肤癌早期症状(皮肤癌病发前的五大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