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工作原理(三极管电路工作原理分析方法)

2022-09-15 00:58:16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68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三极管电路工作原理的分析方法)。

三极管有两种工作状态:静态和动态。无信号施加时,三极管的DC工作状态称为静态,每极的电流称为静态电流,三极管加上交流信号后的工作电流称为动态工作电流。此时三极管处于交流工作状态,即动态。

一个完整的三极管电路分析有四个步骤:DC电路分析、交流电路分析、元器件和维修图。

一、DC电路分析法。

工作电压主要通过两个DC电路施加到三极管的每个源极网络电极上:一个是三极管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DC电路,另一个是基极DC电路。

通过这种分析,我们可以发现DC工作电压是如何施加到集电极、基极和发射极的。如图,是放大器DC电路分析示意图。对于单级放大器,其DC电路分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在分析三极管的DC电路时,可以把电路中的电容看作开路,这样就可以把上图所示的电路画成下图所示的DC等效电路,用这个等效电路分析DC电路就相当简单了。

二、交流电路分析方法。

交流电路分析主要是指交流信号的传输路径分析,即信号在哪里输入放大器,信号在这个放大器中经过哪些分量,最后输出到哪里。如图,是交流信号传输路径分析示意图。

此外,还需要分析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处理,比如信号在哪个环节被放大,哪个环节被衰减,哪个环节既不放大也不衰减,信号是否被补偿。

上图电路中的信号经过C1、VT1、C2、VT2、C3,其中C1、C2、C3为耦合电容,对信号没有放大和衰减作用,只是起到耦合作用,将信号传输到下级电路,VT1、VT2对信号进行放大。

第三,成分函数分析法。

1.元件特性是电路分析的关键。

在分析电路中元件的功能时,应根据元件的主要特性。例如,耦合电容允许交流信号无损耗地通过,同时阻断DC路径。这种分析的理论基础是电容器的直流特性。

2.电路中元件的特定功能。

电路中的每个元件都有其特定的功能。通常情况下,一个元件扮演特定的角色,当然,一个元件在电路中扮演两个角色。在电路分析中,需要了解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具体功能。

3.部件的简化分析方法。

可以简化对组件功能的分析。掌握了电路中元器件的功能后,就不需要每次都详细分析每个元器件了。例如,在掌握了每个耦合电容的功能之后,就不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如图,是耦合电容分析示意图。

四、修复图识别方法。

图形识别用于修复电路故障。这种识图要求充分理解电路工作原理,否则毫无意义。由于故障现象明确,排除故障过程中的维修图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电路中的元件,而不必分析电路中每个元件的故障。

在分析中,找出了电路中的主要元件,并假设它们存在开路、短路、电阻增减等故障。分析了这些故障对DC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影响,从而推断出可能的故障源。

修复图形识别的关键是找出电路中的关键测试点:

1.单级放大器的关键测试点

如图所示,单级放大器是三极管的关键测试点。

三极管的关键测试点用于测量电资源三个栅电极的DC工作电压,其中集电极是第一个测试点,基极是第二个,发射极是第三个。

2.集成电路关键测试点。

集成电路最重要的测试点是电源引脚,以及输入信号引脚和输出信号引脚。

动词 (verb的缩写)三极管基极偏置电路的分析方法。

晶体管基极偏置电路的分析是最难的,掌握一些电路分析方法可以方便基极偏置电路的分析。

1.电路分析的第一步是找出电路中三极管的电路符号,如图,然后找出晶体管电路符号后的基极,这是分析基极偏置电路的关键一步。

2.第二步,从基极开始,找出所有连接到基极和电源端的元件,如图,然后找出所有连接到接地端的元件,比如电路中的RB2,它们构成了基极偏置电路的主电路。

在连接到基座的上述组件中,有必要区分哪些组件可以是偏置电路中的组件。电阻可能构成偏置电路,而电容由于其DC阻塞效应被视为开路,因此在分析基极DC偏置电路时无需考虑电容。

3.第三步是确定偏置电路中的元件后,分析基极电流环路,如图所示。基极电流回路为:DC工作电压VCC→偏置电阻RB1→VT1基极→VT1发射极→VT1发射极电阻RE→地。

下一篇:萧何简介(西汉开国功臣——萧何)
上一篇:什么是雅思和托福(雅思与托福到底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