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乐基本音阶(中国古乐中的五声音阶)

2022-09-14 10:37:1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56

中国古代音乐基本音阶(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五声音阶)

对于古乐爱好者和学习者来说,他们在欣赏和学习古乐时需要知道的一件事就是五音音阶的知识。下面,边肖将分享中国古代音乐五声音阶的知识。

“公”、“商”、“交”、“正”、“于”等最早的名称发现于26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在《关元篇》中,有一种通过数学运算得出“工、商、焦、正、郁”五音的科学方法,这就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三分盈亏法”。

《宫上角正舆》五音是中国古代音乐的基本音阶,与西方不同。根据西方音乐的七个音阶,中国古代音乐的“五音”相当于do、re、mi、sol、la,省略半音上行的“fa”和“si”。

当然是紫苑的中国古乐五音点名。com在西方音乐中不能称为“多”“来”“密”“所”“拉”,但“和”“斯”“乙”“池”“公”在唐、唐时期都有使用。古时候用的是“公”、“商”、“交”、“正”、“于”。

所以,稍加留意,真正的中国古乐中并没有“法”和“思”两种音阶。比如不时听到的江南小调《茉莉花》,就是古歌之一。如果整首歌都是点名哼唱的话,只有“哆资源网”“来”“咪”“所”“啦”,没有“发”“疏”,岳飞写的《满江红》也是如此。

“五音”:唇、舌、齿、鼻、喉(张炎《词源》)。

“五声”:宫、商、郊、郑、禹(周立春关)。

或者认为“五声”是指杨平、、商、屈、金(《李清照集注》)。

出版社:这两种观点其实是一致的。由于古代五音阶名与平罗四声相同,故所谓“工尚为平调,为上声,羽为去声,角为入声”(《文婧米芾论》引景源语)。

下一篇:船厂实习总结(船舶实习人员的思考)
上一篇:大雁塔英文导游词(雁塔题名典故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