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是什么(SCI是什么?它对高校老师来说)

2022-09-14 04:00:1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75

什么是sci(什么是SCI?对于大学教师)。

这几天最大的瓜是复旦大学一女博士一男硕士的故事。有些吃瓜的人特别享受,能了解复旦男主的产房、车、首饰,还发了5篇sci文章。是什么,能当饭吃吗,是不是也是个值钱的家伙?

Sci是科学引文索引,由老美办。

挺值钱的。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帮助他们成为人,嫁给白,可能是一个大杀手锏。先从最直白的地方说起,为什么sci如此受高校和科研圈重视:

第一,因为真的很值钱,很多高校都明码标价。叶秋只是举了几个例子。当叶秋还是一名硕士研究生的时候,是在2005年到2008年。在此期间,一位名叫丹尼尔的老师每年发表30篇sci文章。熟悉他的老师问资源网收入不错。他笑着说他买了一辆好车。叶秋是一所普通的学校,它的sci奖励一般。3区、4区初奖励1万,加500个科目,一个科目15,所以是1.75万。但是,这是额外的奖励,有20%的税收减免,14,000韩元,第二区30,000韩元,第一区50,000韩元。绝对没问题。一位叶秋学校的校长曾经从985来过,说sci奖太高了,而且岗位和职称评定已经兑现了,又重奖了,所以3区和4区的奖直接降到了1000!分数没了,一区二区不在乎。这与叶秋的资源网络无关。结果,学校的sci帖子数量在接下来的两年里直线下降,校长看到就想装酷,于是乖乖地升回了1万。当然分数没了,校长也很自豪。

第二,申请项目时没有sci做后盾。除非关系超级牢固,否则项目肯定会想你。如果这个领域有顶级期刊,命中概率会大大增加。

第三,教师也要养家糊口,职称和教师收入息息相关,而sci和项目和职称息息相关,sci是中文项目的前提,所以,你懂的。

第四,硕士和博士导师也要招生。学生在看你最近几年有没有sci或者项目。如果没有,人们会忽略你。

第五,很多学校的老师都有工作资格,sci是重要条件之一。有和没有收入差别很大。

这就是sci在国内学术界如此受重视的原因,效果立竿见影。我国sci收录论文的比例从2009年的8.8%上升到18.6%,翻了一番多。

那么,国内大学对sci重视到可以发表吗?SCI文章发表的不是那么好。首先,他们需要高水平。其次,我国sci检索期刊太少,顶级SCI数据库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德国的springer和泰勒&: Ftancis,荷兰有Elsevier,老梅就更不用说了。sci搜索是别人运行的(只提供搜索,不发布),所以本身数据库就比较多。IEEE和IEEE是电子和电气计算机的可靠资源网络中使用最多的,每个协会都有自己的数据库!很多人可能认为荷兰一个小国就有数据库,荷兰sci源期刊很多,有三四百种,是中国的三四倍!

所以,相比欧美,中国学者发表SCI论文的难度更大,因为我们的SCI期刊少,当然可以送到国外。现在国内很多大学老师也把自己的贡献送到国外。但是欧洲人寄期刊容易,美国人寄期刊容易,中国人寄当然难。其次,与欧美相比,我们的母语不是英语,这也是一个劣势,叶秋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国内投sci难度更大,国内投SCI期刊的概率没有国外期刊高。而且国内的期刊会看你的学校和你是否负责这个项目,国外的期刊会相对公平,所以文章自然会被记录下来,所以其实给了很多普通老师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国外期刊也有不少中国人在泼水!

另一个是Elsevier(国内使用最广泛的数据库)和springer都需要购买电子版权,每个学校都想买,但不能统一购买。每年国内大学在这方面的花费都是巨大的,很多大学都负担不起。比如叶秋学校只买了爱思唯尔的一些期刊,sci搜索数据库之前没有买,今年才开始买。不要说中国买不起,美国大学也受不了。加州大学最近和爱思唯尔分手了。加州大学每年要付给爱思唯尔1100万美元,爱思唯尔今年要提价80%!

目前,sci是评价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的重要手段,但太多了。二是如果可能的话建立自己的数据库,以免受制于人!

下一篇:燃气表怎么看(一分钟看懂燃气表)
上一篇:文化的定义?(什么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