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通六君子(“万通六君子”的海南发家史)

2022-09-14 03:37:00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92

万通六君子(万通六君子海南家史!)

26年前,中国市场经济起步之时,六个充满江湖忠诚的年轻人组成了最早的一批“中国合伙人”,被称为“万通六君子”,他们以饱满的热情从众多房地产行业起步阶段的草根创业者中脱颖而出。

在当地业界,“万通六君子”是一个传奇。1991年6月,冯仑、王功权、刘军、易小迪、王启富、潘石屹在海南成立海南农业高新技术投资公司(万通前身)。

自1988年海南省成立以来,大量资金涌入这里,甚至出现了“十万大军下海南”的盛况。当时海南房地产正处于非正常扩张期。后来,冯仑回忆说,仅凭一张批文就能赚几千万元,让人胆战心惊。“农高头”也看中了这个机会,开始炒房。

这家公司的注册资本号称1000万元,实际上只有3万元,但1993年更名为万通集团时,已经赚了3000万元。

1993年6月,在国家对资源网进行宏观调控前后,万通似乎受到了启发,毅然退出海南。不久之后,海南的房地产泡沫彻底崩溃,留下了绵延成片的未完工建筑,其中积累了大量资金。

挖到第一桶金后,在领袖冯仑夺取多块田地路线的指引下,几个伙伴各司其职,向全国扩张。潘一去了北京。1993年,易小迪到了广西。随后,王启富前往深圳探土;到1995年,万通已经遍地开花。房地产、金融、商业、风险投资、通信、医药、文化等都有涉及,资产一次性达到近50亿。

“端子王”冯仑说:“我们当时认识的时候,平均年龄是24岁。我大一点,25.6岁。所以当时发生的故事都是24岁之前的故事。”

他调侃道:“海南是‘三不信’女人和不安分男人的天堂。”“不相信爱情史、婚姻史、家族史的人,就是“三不信”的女人。再加上不安分的男人,这属于不安分的男人。在那场干火中,海南变得热闹起来。”

冯仑称他们的结合为“梁山模式”,是“有序盈利”,股权利润完全平分,是现代版的水浒。

然而,商业关系必须回到商业运作的层面。当王石第一次见到冯仑时,他预言六兄弟迟早会遇到利益冲突,但冯仑当时并不这么认为。直到第一次分手前夕,六兄弟在经营理念、决策和资源配置上的意见持续冲突,兄弟情成为最难克服的障碍。

据说六个人对资源分配的意见不断冲突,于是“六君子”在1995年勉强分手。

1994年,万通六君子在广西西山召开会议,史称“分裂会议”。会议期间,大家都不认可对方的项目,无法达成共识。当时潘石屹在北京的资源配置最多,有人绕过执行董事会,直接向潘石屹借钱,导致万通总部完全“束之高阁空”,谁拿到项目谁就是老板。

1995年,柳雄正式分手,分家基本按照每人负责的业务划分。因为好几个合伙人不仅在万通集团工作,而且还是各个分公司的经理。按照业务运营模式,五家合伙人平分万通65%的股份。潘一在北京拿了地,后来变成了现代化的城市,而易小迪在深圳搞了个分店。

牵手时,风景无限;分手时,各走各的路。现在看来,以“水浒模式”起家的万通,在梁山所有英雄都打下一定基础后,必然会被分解。十年后,潘石屹得出结论,裂变就像宇宙的爆炸,越来越小,最后碎成碎片,成为独立的个体。这些独立机构不断裂变,裂变的最终结果是有30多位地产总监和总经理从万通分离出来,万通在地产界也被称为黄埔军校。

这些所谓的“万通六君子”在过去的20年里,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从贫穷到富有,从咆哮到聚义,再到做附庸,最终成为商业江湖上的风云人物。

第一,大哥冯仑。

现任冯仑万通集团董事长、中国民生银行董事。

他是冯仑万通六杰中最足智多谋的人,但本质上还是一个淳朴正直的人。他会习惯甚至喜欢通过妥协来寻求发展,但他也是一个很有勇气的人。

20岁时,冯仑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成为文革后第二个正式大学生。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出海”一年多后,是冯仑最艰难的时候。第一,他回到北京,找到了当时的中国社会调查院,临时工作了3个月,一共拿到了72元。后来,他被介绍给了风云人物——著名的牟南德集团。牟爱才,让他做了办公厅主任,月薪200元。陷入迷茫和逃亡的冯仑逐渐平静下来,开始了他人生的大转变。

一年多的时间里,成为牟的第一个副手。因为冯仑到达南德,王功权也叛变了,然后王功权把刘军和王启富也带了进来。万通未来六雄中有四雄聚集在南德。因为都是熟人推荐,南德三分之二的部门经理都是冯字介绍的。冯仑开始成长为一支闪亮的力量。

此后,因为、王功权等人不认同牟的经营理念,综合分析后,他们选择离开,前往海南开创属于自己的舞台。

冯仑是一位天才的社会活动家和鼓动专家。他善解人意,博览群书,内心深刻,外表机智,头脑聪明,富有语言和鼓动天才,在施舍方面足智多谋。当面对委屈和收获时,他往往能跳出事件,以局外人的超然态度看待和面对。他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哲学和洒脱的态度。他在政府机关积累的庞大政治和社会资源,也成为转型时期民营企业不可或缺的力量。

多年来,冯仑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出书、写文章、写段子,有时还拿起话筒采访主持人,甚至准备发射一颗名为“风马”的卫星。从大众的角度来看,冯仑这几年活得像个神仙,或者严肃地称他为思想家和房地产界的知名人士。一方面,肯定了冯仑的观点和见解;另一方面,是大众不自觉地淡化了他作为一个成功房地产开发商的身份。毕竟,2014年冯仑离开万通时,这家老牌公司的市值还不到SOHO中国的一半。

二、王功权:承担屈辱和危机的重担。

26岁时,王功权从吉林大学管理学专业毕业。和冯仑一样,他也在有前途的事业道路上行进。作为一个农村小学中心校长的儿子,他从父亲的性格中继承了负责任、严谨、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基因。然而,与父亲的顺从不同,他的性格中有很多叛逆的因素。

1991年6月,王功权、冯仑、刘军等人在海南成立海南农业高科技投资公司(万通前身)。成立之初,王功权为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冯仑、刘军为副董事长,王启富为办公室主任,易小迪为总经理助理,后由潘石屹主管金融中心。

作为创业总裁,王功权兢兢业业地将团队凝聚在一起,平衡各行各业英雄的人格冲突和矛盾。面对压力和误解,他力求公正客观。平时,他是一个心地善良,诚实,有时摇摆不定的人。然而,他不仅仅是一名维和人员。王功权的一个突出优点就是处理危机的能力很强。他能很快冷静下来,做出大胆的决定,从不拖延。他的性格决定了他在平衡组织的稳定性方面起着非常好的作用。多年后,当冯仑谈到王功权的角色时,他说:“如果一个组织中没有这样的角色,它就会消亡。”

王功权本人表示,做了多年生意后,经常从一个知识分子学者的角度思考很多问题,经常与无情的商业决策发生尖锐冲突。很多东西,他早就看得清清楚楚,一直保持着。

1995年,六兄弟和平分手,各奔东西。当我们再次相遇时,我们的兄弟可能还是兄弟,但江湖不再是江湖。“我们每年至少聚会一次。”王功权说。和其他人一样,所有的对与错,恩怨,都变成了想要倾诉和休息的感情。

2006年初,万通六兄弟在1995年分裂10年后在北京重聚。那天晚上王功权情绪很激动,用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中年人的处境刚刚好,又是一杯苦酒。”

现在,他学会了平静地面对生活,他不愿意说任何可能伤害到人的话。但他心里还是有底子的,往事不如烟。

最后,他决定不去领导一个企业,而是走个人专家的道路——从事国际风险投资,这样他就可以专注于事情而不是人。在残酷的商业世界里,这可能会让他的灵魂平静。

第三,金融商人潘石屹。

虽然潘石屹多次说自己是农村人,但熟悉他的人都说潘石屹有农民的生活经历,但他身上没有农民的影子。事实上,潘石屹出生在当地的一个大家庭里。

万通六侠中,冯为人谦和,待人如兄长,他也希望所有的英雄都把他当兄长,但他内心需要一些形式上的尊重。长满翅膀的潘石屹,外表咄咄逼人,但下班后却想被当成正常人。你不能打扰我,我也不能打扰你。

在“六兄弟”中,王功权说冯仑和潘石屹对自己影响很大。“过去对我影响很大的是冯仑,因为他比我大,他是万通的董事长,我是副董事长。”王功权说,现在让他更有感触的是潘石屹,不仅仅是因为他事业上的成功,更是因为他个人的修养。"很多人有钱后会变,但他从不摆架子."在王功权看来,潘石屹在房地产领域和家庭建设上的不断探索和坚持,让他很欣赏。"我钦佩他的个人修养。"

1995年,离开万通的潘石屹与妻子张欣共同创立SOHO中国,系统地将“自由空”引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SOHO中国经历转型,营收和净利润持续下滑,股价也一路下跌,最终回归“宽松销售”。

除了管理房地产,潘石屹的业余时间也丰富多彩。这两年他又玩摄影,一件作品卖了28万。他仍然喜欢在社交媒体上指指点点。

第四,聪明的伊曼小弟。

易小迪在万通分开后真的很突出。

人的智力有几种。普通人的智慧就是大家都能看到的智慧,也就是中国加入WTO的智慧。而第二种智慧,则是天生的智慧。无论你是男人,还是工人,还是企业,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只能在漫长的过程中找到。别人看不到,但他们知道。这就是出生的智慧。易小迪被认为是有第二种智慧的人。

1994年分开后,易小迪在1995年和1996年都处于困难时期。当时他面临着很大的思想压力,自己的货物公司破产了,涉及到还钱的问题。这笔钱不能通过一些技术操作来偿还。然而,当时很难相处的易小迪认为这是一个简单的诚实问题。还钱。回过头来,易小迪说,如果当时贪图利益,银行在给自己授信的时候追过去的历史,就不会有今天。他强调要以平常心对待。只有当我们自己是公司倒闭的最大受害者,别人才能原谅你。如果我们生存下来并取得成功,我们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易小迪说:“人的顶天立地很重要。没有耐心是活不下去的。你能达到的高度,能走多远,都和耐心有关。人的痛苦不在于身体,而在于内心。当所有人都背对着你骂你的时候,你能忍受吗?的确,耐心是力量的表现之一。

如果你能在失败时坚持下去,你的意志必须得到锻炼。

1997年9、10月间,易小迪突然觉得自己的思想开始有了质的飞跃。今年,他决定走什么样的路:第一,专注房地产。第二,走出广西。他一直认为价值观和思想的成熟是他最宝贵的财富,不需要很多外在的机会。

阳光100成立于1999年,前身广西万通企业由易小迪先生于1992年创立。1999年,阳光100在北京CBD成功开发阳光100国际公寓项目。自2000年以来,已在天津、重庆、长沙、济南、南宁、武汉、沈阳、成都、洛阳、无锡、烟台、东营、柳州、桂林等地成功开发了20多个项目。易小迪自2001年起担任北京阳光100地产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2003年创办阳光白一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

5.王启富:谦虚。

万通分家的直接矛盾虽然是因为冯和潘的资源网络不同,但却是首先打开了矛盾的锅。在冯与潘的比赛中,真正决定胜负的,是因急事从美国回来的王功权。时隔多年,说起往事,王启富依旧是性情中人,不避问题,不推卸责任。冯仓对王启富的评价是:本性和内心都很善良,爱恨分明。他很喜欢他喜欢的东西,但他不处理他不喜欢的东西。中间地带很少。其他合伙人称王启富是一个善良忠诚的人,一个忠诚的朋友和一个专业的工作者。

王启富的办公室在北京国际贸易中心富尔大厦30楼。会议室的墙上,有一张六个人西装革履的照片,背景完全是黑色。游客经常在这里拍照。对于王启富来说,照片中他和其他五个人的过去可以看作是一代人荣耀的象征——后来人们称他们为“万通六君子”。

看王启富的微信朋友圈,很难想到他是1968年出生的。拥有世界各地的美景和齐全的骑行装备,他更愿意向外界展示年轻人的潮流。但和他的过去相比,就不难理解了——他总是紧跟大势,第一批高考,第一批出海,第一批地产,第一批关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第一批骑手。

离开万通后,王启富担任海迪木业董事长。2010年创办福鼎和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天津)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投资,是国内首批房地产投资基金公司。投资领域分布在中国的房地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公用事业等行业。

有趣的是,热爱骑行的王启富也从首都给予了行业大力支持。2016年4月,他与国内各界20多位企业家共同投资成立了北京蓝天绿地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

第六位,刘骏将军

人类社会的每个时代总有一群胆大的人,刘军就是这样的人。

刘军·万通分开时,唯一敢坐在桌子上指着冯仑的鼻子对他咆哮的人,也只有他能公开表达。分家后,万通不得不向下面的兄弟们解释,他得有饭吃。

由此可以看出刘军的直率和鲜明的个性。就才华和才智而言,刘军不是六大英雄中最强的,但就忠诚和品格而言,刘军有着将军的慷慨,令人难忘。――这个出生在军人家庭的四川人,在六个男性中,性格轮廓最鲜明突出,有着成熟男人的质感。

不像易小迪做事轻,刘军说他做事的风格轻。他一直想做生意。其他男性逐渐换上凉鞋,穿上皮鞋,只有刘俊泽一个人,再次穿上凉鞋,回到农业高科技投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在四川从事农业项目,尝试农产品产业化,买卖果蔬进行保鲜、贮藏、加工、销售。

▼ ▼ ▼听说这里素材比较多~

下一篇:宝宝吐奶(宝宝吐奶只能干着急?)
上一篇:泡菜制作(泡菜怎么做,个人经验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