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情鉴定标准(伤害程度的鉴定标准和赔偿标准)

2022-09-11 12:57:59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54

伤情鉴定标准(伤害程度的鉴定标准和赔偿标准)伤害鉴定标准(伤害程度鉴定标准和赔偿标准)。

伤害的概念。

法律伤害是指行为资源网络人以有形或无形的力量造成他人肢体和器官的主要身体伤害或功能伤害的状态。

伤害分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发布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损伤从重到轻可分为三类:

1、重伤,是指人的身体残疾、败坏人的容貌、丧失听力、丧失视力、丧失其他器官功能或者其他对个人健康不利的情况。

有重伤,包括重伤一级和重伤二级。

3.轻伤,是指身体或者肉体上的损伤,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的部分功能障碍,或者其他对人身健康有中度危害的伤害,包括一级、二级轻伤。

3.轻伤是指各种损伤因素造成的原发性损伤,导致组织器官结构轻微损伤或轻微功能障碍。

伤害鉴定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公安部发布的《人体损伤程度认定标准》,重资源网的损伤(含重伤)是从颅脑损伤和脊髓损伤、面耳廓损伤、听力损伤、视力损伤、颈部损伤、胸部损伤、腹部损伤、骨盆和会阴损伤、脊柱和四肢损伤、手部损伤、体表损伤等12个不同部位的损伤程度来判断的。

伤害赔偿标准。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一般人身伤害案件中,赔偿应当支付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医疗费、住宿费、营养费、精神抚慰金、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等伤后物品。具体量要根据伤情确定。

但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被害人的伤害在轻伤以上,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并最终承担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伤残赔偿和精神慰藉不在赔偿范围内。也就是说,无论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还是单独的民事诉讼,对残疾和精神慰藉的赔偿,法院都可能不予支持。

下一篇:丝绸之路的路线(一组图看懂丝绸之路)
上一篇:中秋节传说(关于中秋节的六个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