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治疗(静脉炎预防与处理的10 种方法)

2022-09-11 02:00:08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77

静脉炎的治疗(静脉炎防治的10种方法)。

输血相关静脉炎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有没有方便实用的方法来预防和处理?欢迎留言分享。

病例分享: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致静脉炎一例。

病史描述:患者,女,74岁,结肠癌术后多发转移。

2018年10月16日因发热,医生给予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紫源净注射液0.3 q8 h”,并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维生素c等辅助治疗。

经综合评估,责任护士在患者右上肢前臂放置24 G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每次输液后用生理盐水封管,输液前用生理盐水冲洗。

2018年10月22日14: 30发现患者留置针局部红肿热痛约3 cm*6 cm,NRS评分3分。立即拔除留置针,触摸局部静脉呈条索状。

治疗方法:局部涂抹1 ~ 2滴塞弗龙液体敷料,按摩食指和腹部1 ~ 2分钟,待干燥,每日2次。告知患者抬起四肢,给予安慰和解释。

评估:

2018年10月23日8时14分,局部红肿面积较前缩小,患者主诉疼痛缓解,NRS评分0分。

2018-10-24-9: 30局部红肿减轻,面积明显缩小,触脉无条索状。我要求你继续涂色肤露,直到红肿消退。

2018年10月22日和2018年10月23日的部分内容。

反思:据文献报道,静脉输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可引起静脉炎。

众所周知,导致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很多,可能与化疗药物、高渗药物、药液颗粒、输液速度、药物浓度、材料、型号、固定方法、留置针留置时间等有关。当然也与患者的个体静脉情况有关。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要加强检查评估,积极询问患者有无疼痛等不适,发现输液速度慢、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要及时治疗,留置针留置时间不要盲目延长。

切记:静脉炎应早期积极预防和治疗。

静脉炎的十种防治方法。

以下10种静脉炎预防和管理资源的方法整理自文献,临床上可根据医院现有资源、患者经济状况、医护人员使用习惯进行选择。

除了治疗效果,还要考虑手术的便利性和患者的舒适度。

一个

水凝胶敷料

文献:康惠尔水胶体敷料防治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方法一:取水胶敷料10 cm10 cm,固定留置针。

方法:用无菌剪刀剪成5 cm、10 cm的长条,沿静脉走行方向向上10 cm处用水胶体敷料覆盖留置针穿刺部位,下缘距穿刺点2 ~ 3 cm。消毒后用3M透明贴纸固定留置针。

作用:康威水胶体敷料主要由亲水性羧甲基纤维素钠组成,能促进上皮细胞胶原合成,加速微血管增生,维持局部组织正常的生理代谢。

同时能维持局部缺氧张力,促进毛细血管形成,加速炎症消退,提供并维持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湿润环境。

结论: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早期及时预防性使用可有效控制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2

赛福润液体敷料

文献:观察藏红花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

方法:化疗前30分钟,在穿刺点上方1 cm处喷1 ~ 2滴药液,用指腹沿静脉均匀涂抹10 ~ 15 cm,轻轻按摩4 ~ 5分钟(不用手握按摩)吸收,每4小时1次,每天3 ~ 4次,直至化疗结束。

化疗结束后,继续用同样的涂抹方法,每天早、中、晚三次,每次2 ~ 3天,共涂抹5天。

功能:藏红花是一种液体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99%的脂肪酸酯和1%的茴香。

它能在皮肤表面形成脂质保护膜,促进损伤皮肤或危险区域皮肤的修复,防止缺血缺氧,对静脉炎的治疗和血管的保护有一定的作用。

结论:藏红花能有效降低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且效果优于西利托,可作为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常规用药。

喜疗妥软膏

文献:喜疗妥被用作预防脂肪乳剂所致静脉炎的资源网络。

方法:脂肪乳输注前后沿静脉均匀涂抹喜疗妥软膏,并给予适度按摩3 ~ 5 min。

作用:喜疗妥具有恢复细胞通透性和保水能力,促进组织再生和结缔组织代谢,具有抗炎、镇痛、减少渗出、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结论:喜疗妥能明显降低脂肪乳剂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

湿润烧伤膏

文献:MEBO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方法:将MEBO均匀涂抹于病灶,面积比疼痛和红肿面积大3 ~ 4 cm,厚度约2 cm。换药前用无菌纱布擦拭病灶内残留药物,换药时间为4 ~ 5小时一次。

功能:MEBO主要由黄柏、黄连、黄芩、罂粟壳、地龙等组成。结合这些药物,MEBO具有活血化瘀、解痉消炎、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止痛散结的作用,与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病机理相当吻合。

结论:MEBO外用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硫酸镁湿敷与热敷进行对比观察。

50%硫酸镁溶液。

文献:硫酸镁湿敷加保鲜膜包裹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研究。

方法:在穿刺点上方2 cm处湿敷一块硫酸镁纱布(9层,7 cm,10 cm大小),使用前用50%硫酸镁浸泡,最好不滴水。

将湿敷在沿静脉的穿刺点上,用保鲜膜包裹两次并固定。湿敷时间为输液开始至输液结束后1小时。如果发现纱布干燥,立即更换。

作用:50%硫酸镁湿敷常用于治疗静脉滴注引起的局部组织肿胀,因为其高渗作用可促进组织水肿消退,从而减轻水肿对局部组织的损伤。

而且镁离子可以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起到镇痛的作用。

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注化疗药物,联合硫酸镁湿敷和用保鲜膜包裹可明显降低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新鲜的马铃薯片。

文献:系统评价马铃薯和50%硫酸镁湿敷治疗20%甘露醇外渗的效果。

方法:将未发芽的新鲜马铃薯洗净,切成略大于湿敷面积的薄片(0.5~1.0 cm),然后涂于静脉炎部位。

大面积湿敷时,用拼布法确保外敷面积略大于肿胀组织面积,每5小时更换一次。

功能:土豆含有大量的淀粉和茄碱。淀粉有高渗作用,外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茄碱能兴奋平滑肌,加强血液循环,能使肿胀在短时间内消退。

一种从马铃薯中提取的凝集素,具有杀菌和抑制禾本科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抗真菌作用。

结论:薯片治疗20%甘露醇外渗的效果优于50%硫酸镁湿敷。新鲜土豆易得,价格便宜,无毒副作用。

秦煌软膏

文献:秦煌软膏预防长春瑞滨化疗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方法:在注射长春瑞滨前后,于穿刺点上方1 cm处涂抹1 mm厚的黄芩软膏,沿静脉长15 cm,宽4 cm,用保鲜膜覆盖,无菌纱布包裹,每日3次,直至化疗结束。

作用:黄芩软膏具有镇痛、解热、保湿、生肌、抗感染作用,能清热泻火、凉血软坚、消肿止痛、降低血管通透性、修复血管内皮细胞,有效降低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结论:黄芩软膏能缓解化疗性静脉炎患者患静脉及周围组织红肿疼痛的症状,且使用方便,价格便宜。

提醒:建议通过CVC/PICC/PORT输注长春瑞滨。

西三+芦荟汁。

文献:锡类散和芦荟汁局部外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方法:用新鲜芦荟汁将锡类散制成糊状,均匀涂于患处。涂抹面积为炎症区2 cm以上,每日3次,疗程5 ~ 7天。

功能:锡类散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痛的作用。芦荟汁具有抗菌、消炎、镇痛的作用,其中芦荟中的乌鲁欣对受损细胞有很强的再生修复作用,扩张血管,促进外渗的局部血液循环,软化血管,减少局部皮肤条索和硬结的发生。

两者的混合物具有化瘀止痛、去水消肿、清热解毒、杀菌的作用。

结论:外用锡类散和鲜芦荟汁治疗静脉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外用硫酸镁。

金粉+山莨菪碱。

文献:黄金散联合山莨菪碱湿敷防治可达龙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方法:在留置针敷贴上方5 ~ 6 cm处湿敷一块浸有山莨菪碱溶液的纱布,温度30℃ ~ 45℃,时间约20 min。

然后取下纱布,将金黄色的粉末混合成糊状,敷在厚度约15 ~ 25 mm的纱块上,用保鲜膜包好,每天3次。

作用:山莨菪碱可改善微循环,局部热敷可扩张静脉穿刺点附近血管,从而加速局部血流,预防静脉炎和微小血栓形成。

同时防止了药液渗漏、疼痛等不良反应。金散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主要用于消肿止痛、消肿止痛、跌打损伤等。能保护局部静脉,降低血液粘度,促进药物局部吸收。

结论:黄金散联合山莨菪碱湿敷能减轻局部皮肤疼痛,扩张局部血管,两种方法联合使用效果显著。

10

0.5%碘伏

文献:碘伏治疗盐酸多巴胺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方法:用无菌棉签蘸取0.5%碘伏,以穿刺点为中心涂3次,面积比局部炎症大1 ~ 2 cm。

下次使用前,用生理盐水擦拭碘伏,每天两次。

效果:0.5%碘伏有消炎、消肿、止痛等多重功效。能保护皮肤,促进组织修复和伤口愈合,使静脉炎快速恢复。

结论:碘伏外敷治疗盐酸多巴胺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疗效优于50%硫酸镁湿巾外敷。

下一篇:坐骨神经痛最好的治疗方法(坐骨神经痛最好的治疗方法)
上一篇:股权转让协议范本(公司股权转让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