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砌块墙(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标准做法)

2022-09-10 07:01:47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66

混凝土砌块墙(加气混凝土砌块建筑的标准实施规程)

01

材料要求

1.1砌体结构工程中使用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建议采用精密砌块,砌块尺寸偏差应控制在2mm以内。

1.2砌块、水泥、钢筋、黄砂、外加剂等材料进场后应复验,报告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砂浆王、砂浆精等砂浆外加剂。建筑用砌块的使用年限至少应为一个月。

1.3填充砌体材料:0.000标高以下灰砂砖,0.000标高以上加气混凝土砌块。加气砌块墙底200及顶砖采用水泥砖或灰砂砖。

02

砌体施工流程图

03

砌体施工图的标准化。

3.1砌体施工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深化施工图设计,结合砌体材料尺寸对项目所有墙砖进行CAD排版,有效提高砌块利用率,同时提前发现一些施工问题,减少返工,提高砌体质量。排版时应遵循两边对称,小块大于普通块长度的1/3的原则。墙体底部必须设置三皮以上的水泥砖。墙体顶部加气砌块的高度应大于普通砌块长度的1/2。特别是角墙、丁字墙、横墙的砌筑方法,在排砖图中要详细画出。

3.2砌筑前,项目部技术人员根据排砖图向操作人员进行现场交底,并将排砖图粘贴到现场相应的墙体上,指导操作人员正确砌砖。

04

砌块堆放,集中加工运输。

4.1砌块堆放区应设置标准化的雨棚和100高的混凝土或模板垫层平台,防止雨水浸泡加气混凝土砌块。

4.2通过排砖图识别每面墙非标砖的尺寸和数量,形成统一的下料单,集中在砌块加工车间下料,统一分配给工作面的工人,既避免了操作人员现场切砖造成的材料浪费和质量缺陷,又提高了工人的施工效率。

4.3切砖机建议用大理石切割机改装。

4.4加气块前,应焊接钢筋制作成型车,以方便加气块的运输;安排专人堆放加气块,堆放高度不超过1.2米,下方放置两根方木,便于随造型车整体装车。客、货梯堆放整齐,堆放不超过7排。到达施工楼层后,在指定位置整体装载,整体卸载。减少单块运输和集中运输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减少加气砌块的损坏。

05

预制构件集中加工。

5.1根据砌体施工的排砖图,整理汇总门楣、门窗预埋块、U型预埋块、空可调孔预制块等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尺寸和数量。在砌筑工程中,并形成下料单。制作工具式预制块模具,提前统一加工预制,为砌体施工的实施提供配合。

06

砂浆搅拌。

6.1砂浆集中搅拌。

6.1.1施工现场设置砂浆集中搅拌区,配备计量设备,制作并张贴可视化配合比卡,并将重量换算成容器和仪器,便于现场操作,由固定人员保证砌筑砂浆质量。

6.1.2砂浆的集中搅拌和供应可以减少砂、石、水泥等的渗漏。,杜绝因过度搅拌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造成的成品砂浆浪费,减少施工现场的粉尘和噪音以及城市空气污染空。

6.1.3自拌水泥砂浆的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分钟,保温砂浆的搅拌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砌筑砂浆应在3小时内使用,施工中温度超过30℃时,必须在2小时内使用。

6.1.4非承重砌体墙砂浆强度为M5、M10、M10。

6.1.5同一施工现场不同型号的砂浆不得同日施工;同一台搅拌机不得在同一天搅拌不同强度的砂浆。

6.2商品砂浆的搅拌。

6.2.1为了减少施工现场的粉尘,应使用预拌砂浆。为了保证砂浆的质量,搅拌时应严格按照厂家的配合比控制用水量。

07

砌体施工控制要点。

7.1.1墙面皮数严格按照排砖图施工,砌块砌体采用满铺挤密法砌筑,采用揉搓压实,上下皮错缝铺设。铺设长度一般为砌块长度的1/2,不小于1/3,不小于200毫米。

7.1.2砌块的内外墙应同时咬合铺设。在暂时中断的情况下,可以保留倾斜关节,但不能保留“马牙关节”。斜缝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7.1.3砌筑砂浆应随拌随用,混合砂浆必须在3小时内用完。施工期间最高温度超过30度时,必须在2小时内用完。砂浆稠度控制在80 ~ 100毫米。

7.1.4外墙脚手眼不得设置在门窗两侧200毫米以内的墙体部位和宽度小于1米的砌筑门窗转角处450毫米以内的墙体部位;手眼修补不得用干砖填充,而应使用细石资源网混凝土。

7.1.5在墙体上砌筑砌块时,含水率应小于20%。在建造过程中,应在砌体表面加入适量的湿水。禁止用水管给砖块浇水。铺设时必须保证四个砌体表面全部湿润,表面吸水深度为8 mm ~ 10 mm。铺设前24小时浇水,砌块表面应湿润,无清水。砌体施工完成后不得用水管浇水养护,应使用喷头浇水养护3天。

7.2门窗洞口及水电预埋。

7.2.1门两侧上下200mm范围内设置水泥预制块,中间水泥预制块间距不超过600mm;窗户两侧上下200mm范围内设置水泥预制块,中间水泥预制块间距不超过300mm。

7.2.2在砌块墙上开槽时,应在砌筑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时进行。如有松动,必须及时加固。锯木块或在墙上钻孔或开槽时,应采用专用工具,不得用斧头或瓦刀任意劈砍,也不得在墙上水平开槽。水电管道隐蔽在砌体墙上时,开槽深度不应超过墙体厚度的1/3。盒子固定时,应伸出墙面15毫米,确保抹灰后与表面齐平;管道敷设后,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填充,比墙面凹2mm,粘贴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或钢丝网,网格布或钢丝网宽度应覆盖缝隙边缘,每边不少于100mm。

08

砖石定位

8.1砌体定位放线必须采用双控制线(定位线和控制线应弹出),并将砌体定位线弹出结构墙上;根据结构控制线,放出墙线,已完成的混凝土墙提前弹出结构1m线。当砌体端部无剪力墙时,应采用竖向皮杆;门的入口用斜线表示。同时,门的中线会弹出。门窗、预留孔洞等特殊部位将在墙线上标注。同时,该团队将在运营前披露。每个房间的控制线的交叉点都用红色油漆标出。

8.2砌墙时,应在墙、角、构造柱等外角的端部设置垂直线,以控制墙的垂直度,并设置灰缝,以控制灰缝水平随砌体高度的变化。

8.3铺设前,利用激光水准仪将地面门的定位线弹至梁侧,将建筑物的1m线转移至梁侧,控制门的标高。

8.4管井和烟道也应设置双控制线。成品烟道和水电预留孔应在结构施工阶段放出并定位。

8.5将建筑控制线转到砌体墙上,用1m建筑线准确定位水电埋置。

09

墙体结构节点

9.1门窗的门楣和门楣。

9.1.1与混凝土墙、柱连接的小于100毫米的门挡和资源网应与混凝土墙、柱一起浇筑。

9.1.2与梁连接的高度小于250毫米的门楣应与梁板一起浇筑,门窗过梁应伸入墙内300毫米以上。

9.2构造柱。

9.2.1加气块砌体墙两侧,长度大于5米,墙的交接处和转角处,外角处,长度大于2.5米的独立墙端头,洞口宽度大于2.0米的地方,应设置构造柱。

9.2.2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应做成马牙槎,马牙槎应先退一步。马牙槎的凹陷深度应为60毫米,每组马牙槎的高度不应超过300毫米,马牙槎的下口应切成60 * 60毫米的斜面,以避免未压实的混凝土振动。构造柱下口应设置挤塑板,防止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后结构梁改变受力结构。

9.2.3结构柱模板应在顶部斜砖完成后3天进行施工。安装加固时,严禁穿过砌体,防止构造柱两侧砌体松动开裂,也严禁穿丝加固。

9.2.4构造柱下口钢筋预埋,上口钢筋种植。植筋深度应大于13d,并做好钢筋拉拔试验。绑扎钢筋时,搭接区域的箍筋应加密。

9.3混凝土抗梁。

9.3.1有防水要求的厨房、卫生间、阳台、管道、烟道、人或非人的屋顶,应在四周墙体底部设置混凝土防坎。

9.3.2模板安装前,应对混凝土反拱进行凿毛,以提高混凝土的凝结力。抗隆起高度不小于200毫米,混凝土强度不小于C20。

9.4墙体加固。

9.4.1根据砌体布置图,划分皮数,沿墙设置26根拉结筋,高度≤600mm(二层砌块),墙厚大于200,墙厚为100时设置16根拉结筋。拉结筋伸入墙内不应小于1m,端钩为15 d..系杆采用结构埋置或后植方式设置,埋置深度不小于60毫米。

9.5墙梁。

门楣与墙楣设置在一起。

外窗梁防水结构。

9.5.1当墙体高度超过3米时,与墙柱连接的长钢筋水平墙梁应设置在墙体的高处,并尽量与门窗过梁连接;墙梁应与墙体同宽,高200mm,梁钢筋应埋入结构中或种植在背后,埋入深度不应小于150mm。

9.5.2在窗户顶部,过梁底面做成外低内高的斜面,并设置防水结构,防止窗户漏水。

9.5.3外墙设有窗洞时,窗台应浇筑120毫米高的钢筋混凝土压顶,伸入墙内300毫米;;如果窗墙短于1000,窗台应设置长窗台梁,窗台压顶应由内向外找坡,坡度≥10%。

9.5.4当外墙长于3m时,为减少外围护墙开裂,可在墙中间设置长钢筋,并贯通设置,内设28根钢筋。

9.6凸窗

9.6.1凸窗和平窗混凝土构件施工时,窗框上口抬高20mm,窗框下口降低20°,做到内高外低,并设置防水结构,防止雨水渗漏。

9.7灰缝。

9.7.1砌体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加气混凝土砌体的水平灰缝和垂直灰缝厚度均为15毫米,带拉筋的水平灰缝厚度为25毫米。砌筑时一次一砖砌灰,每层砌块均应用线砌筑。缝砂浆饱满度不应低于90%。砌筑时铺灰长度不超过750毫米,达到30℃以上温度不超过500毫米。采用精密砌块和专用砂浆薄层砌筑法时,灰缝不应大于3 mm。

9.7.2对于垂直缝,必须使用砂浆保护卡填充和夯实砂浆。完工后,应使用专用工具随砌随勾缝。

9.8墙上的盒子。

9.8.1墙体砌筑时应预留盒在墙体中的位置,砌筑完成后不得开挖。箱体安装完成后,背面钢丝网填充细石混凝土。

9.8.2预制混凝土过梁应设置在宽度大于300毫米的开口处,且深入墙内的深度应大于300毫米,并在过梁穿过管道的地方设置预留孔。

9.8.3所有墙洞必须提前预留,墙完工后不得凿洞。这个洞应该内高外低。如果穿墙孔由于变化等原因需要后期打开,必须用水打开。

9.9斜砖。

9.9.1填充墙靠近梁板底部时,应预留一定的空间隙。填充墙建成后,间隔7天再建(斜)墙。斜砖砌筑时,应倾斜60度。砌筑时逐块进行,并将框架梁底压实,用砂浆填满,顶砖位置应按模数预留,不按模数,应用同砖砌。预制混凝土三角形应预先铺设在预留管道、墙角、顶砖对接接头等端部。

9.9.2顶砖可用1:3的干硬性水泥砂浆填缝代替。填缝时间应为下墙完工后7天。接缝高度不应超过5厘米。

010

实际测量和过程检验。

10.1实际测量的资源网络。

10.1.1施工时应实时测量砌体,并将测量结果贴在墙上。

下一篇:药流后多长时间可以同房(人流术后多久可以同房你知道吗?)
上一篇:九味贵妃鸡是哪里的菜(中国四大名菜之贵妃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