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gdp(鄂尔多斯“砸钱要人”,谁去?)

2022-09-09 14:25:19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47

鄂尔多斯gdp(鄂尔多斯“砸钱砸人”,谁会去?)

每经记者:吴每经编辑:。

图片来源:鄂尔多斯发布。

时隔多年,鄂尔多斯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9月8日,鄂尔多斯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新出台的《鄂尔多斯市新时代加强人才工作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简称《鄂尔多斯市人才30条新政策》)。

图片:鄂尔多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

官方表示,将大力引进人才和团队,顶尖人才团队“一案一议”最高可获1亿元补贴。如果刺激行业发展,可以追加资金。

这座城市曾被外国媒体称为“鬼城”。这一次,鄂尔多斯的重点不是吸引人气,而是向往人才。虽然金钱不能决定人口和人才的去向,但可以代表当地的能力、政策甚至对未来的预期。

一项“含金量”很高的人才招聘政策唤醒了人们对这座四线城市的记忆,人们不禁要问:鄂尔多斯现在怎么样了?

《煤海》与《鬼城》

来源:鄂尔多斯发布

鄂尔多斯虽然年轻,但却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

“鬼城”是指它,“沙漠小镇”是它,“煤海”是它,“中国迪拜”也是它。成吉思汗也给出了“没落王朝复兴、白发老人乐享之地”的评价。矛盾的名字交织在祖国第七沙漠的边缘,让人对它的真实面貌一时摸不着头脑。

2001年2月,原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被撤销,鄂尔多斯市成立。当时鄂尔多斯农牧业基础薄弱,工业不发达,城市化水平不高。但它有着坚实的家庭背景——引以为傲:羊、阿尔巴斯羊绒素有“软黄金”之称;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土壤、稀土储量65亿吨;天然气和天然气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成为创造财富的引擎。自2001年以来,煤炭价格大幅上涨。鄂尔多斯不再依靠种植业和畜牧业,资源实现的财富喷薄而出。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31%的历史峰值。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财富纷纷涌入房地产行业。2004年鄂尔多斯说城镇化水平不高时,城镇化率只有51%。2012年《统计公报》再次披露时,城市化率已经达到72%。20个百分点的增长支撑了8年两位数的GDP增长。

“鬼城”的传闻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以澳大利亚堪培拉为参考样本,鄂尔多斯用5年时间打造了新区康巴什的雏形,配套建设了相当壮观的建筑,给出了“国家森林城市”的建设目标。

在沙漠边缘建森林无异于异想天开。然而,鄂尔多斯做到了。为了城市绿化,花了不少钱,比如花了上亿元修了一条运河,建了当时亚洲最大的景观喷泉。

2010年,外媒记者只看到了还在建设中的康巴什,就写了一篇报道,让鄂尔多斯长期成为“鬼城”的代名词。

根据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数据,康巴什有近12万常住人口,所谓的“鬼城”已经成为当地人口中的“花园城市”。

不可否认,在城市建立后的前十年,鄂尔多斯政府的收入增加,居民也完成了财富的原始积累,奠定了“财富”的背景。当鄂尔多斯的人均GDP超过香港时,也就不足为奇了。

2011年,中国首只人民币商业地产私募基金高合投资由联合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对鄂尔多斯进行了调研,发布的报告《中国民间资本投资调研报告——鄂尔多斯篇》对鄂尔多斯财富分配链条进行了总结:

煤矿创造的财富支持政府改造城市,通过拆迁分配给更多的人,然后通过民间借贷筹集资金,贷款给房地产和新的煤矿。

等等。

煤炭和新能源。

图片:鄂尔多斯政府官网

这种循环总有一天会被打破,尤其是当经济增长是建立在逐利的热钱基础上的时候。

随着煤炭开采规模的扩大,2010年内蒙古煤炭生产资源网络首次超过山西省,陕西榆林煤炭产量仅为鄂尔多斯的一半。同年,鄂尔多斯“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等优势产业实现增加值90%以上”,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达到最高水平68.7%。

经济学上有“资源诅咒”的说法,指的是自然资源异常丰富的国家或城市,往往过于依赖资源开发,而忽视了对人才等产业的投入。长此以往,他们将失去发展的后劲,最终陷入停滞甚至倒退。

是时候打破泡沫了。2011年以来,全国煤炭市场需求停滞甚至萎缩,煤炭市场由供不应求转为供大于求。

煤炭价格的下降开始体现在煤炭供应大城市鄂尔多斯的经济表现上。2014年,鄂尔多斯工业企业亏损达到顶峰,亏损33.6%,亏损87.2亿元;民间资金开始吃紧甚至断裂,地方财政收入告别了之前30-40%的增长,而GDP也告别了两位数的增长,增长不再。

虽然我们可以看到,2020年,常住人口215万的鄂尔多斯,仍然实现了GDP 3533.66亿元,位居内蒙古第一,人均GDP全国第一,人均存款全国第一,这些“成绩”更多的是由于过去的增长惯性。

随着“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升级为国家战略,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革命势不可挡,煤炭诞生的鄂尔多斯将不再有煤炭一家独大、煤炭兴旺的未来。资源网络

鄂尔多斯正在向新能源转型。

程大爷在政府官网上看到,鄂尔多斯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装备制造产业园、东胜经济科教(纺织工业)等13个产业园区,培育了云计算、装备制造、大新材料、大数据等多个领域的新兴产业。

2019年将退出30万吨落后煤炭产能。煤炭经济也在向高附加值转型。通过将煤转化为天然气、化肥和乙醇,规划了几个千亿级工业园区,风力涡轮机机房已经投产。

《2020年统计公报》显示,鄂尔多斯市规管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产值占资源网络的3.6%。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5.5%,占规上工业的0.7%。非煤炭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6%,占规上行业的32%。

同时,绿色能源形势不断改善,可再生能源发电总容量达到313万千瓦。其中,风电40万千瓦,水电76万千瓦,生物质能6万千瓦,太阳能192万千瓦。

天赋和“门票”

图片:鄂尔多斯政府官网

星罗棋布的项目和新能源、新产业的增长数据,彰显了这座资源型城市的努力。紧跟“碳中和”节奏,把握能源结构变化下的机遇,可以成为鄂尔多斯“复兴”的选择之一。

在分析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时,鄂尔多斯市统计局指出,鄂尔多斯市工业企业受能源消耗“双控”和环境约束的影响越来越大。要依托大中型企业,在保持领先优势的同时,加快核心技术突破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形成关键领域培育关键技术、关键技术推动产业链升级的优势格局。

如果经济型列车改变轨道,就需要匹配的人力资源。2019年和2020年,鄂尔多斯市发布了三批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引进公告,涉及29户单位和297名人才需求信息。程叔叔看到数据管理、航空空航天、生态环境、新型碳材料、化工研发等领域都有人才。

此次发布的《鄂尔多斯人才政策30条》提到,要“加强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支撑”,大力引进新能源汽车、能源化工装备、新材料、医药卫生、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借助1亿元,希望招聘“两院”院士、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特聘教授等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和团队,为鄂尔多斯带来重大科技成果,用于产业转型。

最近,鄂尔多斯加入了“上海城市群”。这个“城市群”与氢燃料有关。

近日,我国首批“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集群”公布,分别是京津冀、上海、广东。“上海城市集团”由上海牵头,与鄂尔多斯市及江苏省苏州、南通、浙江嘉兴、山东淄博、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等6个城市(地区)共同组建“1+6”联合体。

在这个特殊的城市群中,我们结合R&D、制造、应用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努力打造国内产业规模最大、制度环境最好、整体竞争力最强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

在“上海城市群”的产业分工中,鄂尔多斯承担了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运营的重任。示范期间,鄂尔多斯将协调支持辖区内上海企业研发的搭载燃料电池系统和关键零部件的车辆推广应用,计划在4年示范期间推广1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

氢,被称为“终极能源”。根据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预测,2050年氢能将占中国终端能源系统的近10%,对氢的需求将接近6000万吨,产值高达12万亿元。

在“双碳”背景下,获得新能源“入场券”的鄂尔多斯能否再次重演煤炭时代的奇迹?

国家商业日报

下一篇:葡萄牙队(盘点葡萄牙世界杯阵容)
上一篇:以泪洗面(于月仙妈妈每天以泪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