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五行算命(易经中五行的基本概念)

2022-09-09 12:05:17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204

周易五行算命!(《易经》五行基本概念)

八卦决定十方,

七天,六,五行乡。

四个形象三个才能结合起来,

我的心在中心。

今天我们来谈谈五行。

虽然孔子在《易经》中表达了“百姓日用而不知,君子之道鲜”,但恐怕很少中国人不知道阴阳五行八卦这三个易学术语,尤其是中医、风水、命理广为人知的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的起源。

《黄帝内经》中,开篇就提到了五贼的概念:

观天道,持天之旅,尽己所能。所以,天上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关心人心,在天堂被处死。

这里的五贼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所以被称为五贼,是因为我们一旦掌握了五行之术,就可以不断地从天地中窃取天地(金、木、水、火、土)的秘密和方法,并利用它们来成就自己。

于是黄帝阴符经接着说:

天地,万物之贼;一切,人之贼;人是万物之贼。三贼合适,三人才安全。

可见,天地人都只是在偷。所谓盗窃,说得好听一点就是借用,也就是我们之前介绍太极的时候,向宇宙借用(偷力)。

五行学说本质上是从天地中窃取五行的学问,也就是教我们如何做贼的学问。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知识,天地就会成为取之不尽的天然宝库。

这大概是世界上最高的偷盗手法,也是最高的教义。

《黄帝内经·阴符经》虽然提到了五贼(五行)的概念,但考虑到它很可能是后世的杰作,五行的概念最早并不是从这里来的。

“五行”的概念最早应该出现在《尚书·张弘范》中。

相传《洪范篇》是周朝商人被灭后,姬子向周武王陈述的“天地之法”,提出了帝王治国必须遵守的九条根本法则,即洪范九域。

关于范九洲的来历,还有一种说法。大禹治水时,洛水有一只龟供图,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洛书”典故。在此基础上,大禹建立了洛书九宫、洪范九域,将天下划分为九州。

枪雨的大洪水

范九洲以“造用皇极”为核心,分别是:

第一天,我说五行;第二天,我推崇五件事;第三天,我说了八条支农政策;第四天,我同意使用五龄;第五天,我用了皇极;第六天,我用了三德;第七天,我用我的疑惑;第八天,我读了共同征费;第九天,我用五福威胁六极。

洪九洲

范九畴是治国的根本大法,尤其是它确定了皇权资源网的权威和官员选拔、奖惩的标准,为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的建立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尚书》由汉儒编纂,汇集了先秦时期各地的著作,其内容颇有争议。比如后世有人怀疑《洪范篇》是汉代儒生的名作。但这里我们不争论这个。

《洪九洲》的第一个领域是五行,在《洪范篇》中的定义如下:

五行:水、火、木、金、土。

水是湿的,火是火,木头是直的,金子是皮的,地上长满了庄稼。

湿润时是咸的,发炎时是苦的,弯曲时是酸的,皮革制成时是苦的,种植时是甜的。

五行

五行的本质

在解释阴阳的概念时,我们提到阴阳是两种物质,两种状态,两种属性,两种运动。同样,五行可以理解为五种物质、五种状态、五种属性和五种运动。

1.五行物质学说。

在物质层面,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由五种物质组成。其实这就是先天五泰学说,但在这里构成宇宙万物的五大基本元素,从抽象的神、气、形、质、体,变成了具体的金、木、水、火、土。

这类似于佛教认为宇宙由“土、水、风、火”四个基本元素组成的观点,古希腊认为物质由“土、气、水、火”四个基本元素组成的观点。

然而,无论是古印度的四大学说,还是古希腊的四大元素学说,都不如中国的五行学说完整严谨。

在古印度和古希腊的理论中,构成宇宙的四种基本元素是孤立存在的,然后宇宙中的万物是由不同的组合形成的。但在五行学说中,构成宇宙万物的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共同的根源(都是阴阳运动的产物),有着复杂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和生态。

关于五行的关系,我们后面会详细介绍。

2.五行与四象

就状态而言,五行的本质其实是阴阳的运动。五行和四象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五行与四象的对应。

根据四象理论,当阴阳运动处于阳长阴消的状态,两种力相等时,我们把这种状态定义为木,即少阳;

当阳生长,阴消失到极致,即阳达到最大,阴达到最小时,我们把这种状态定义为火,即老阳。

从火开始,太阳产生的时候,阴阳的相对运动就进入了阳消阴长的过程。当阳消阴而长到阴阳同力时,我们把这种状态定义为金,即少阴;

当阳消失,阴生长到极致,即阴达到最大,阳达到最小时,我们把这种状态定义为水,即老阴。

然后,从老阴到阳生阴消的阶段。

五行与四象对应中,土是特例,与四象中的任何一象都没有对应关系。但是,按照“三才”的观点,宇宙万物都是“由地而生,由人而养”。五行中,金藏于土中,木长于土,水在土中流动,被烧归于土。所以说,土是万物之母,其实是一种阴阳动态平衡的太极状态。我们把整个动态平衡状态定义为土壤。

因此,五行与四象的对应关系以及空之间的分布如下:

水极阴,对应四象中的老阴,位于北方;

火处于极阳状态,对应四象中的老阳,它位于南方;

木阳生长,阴消失,对应四象中的邵阳,居东方。

金是阴阳,对应四象中的缺阴,居西方;

土壤是阴阳的平衡,抬高了金木的水和火的四个形象,居于中心位置。

五行之间的方位图空。

我们发现,除了多了一个阴阳平衡的土,五行中金木的水火四条线其实就是四象。而多出来的土线正好对应五号,排名在中间。

在阴阳部分,我们介绍了阴阳有四种关系:对立、互根、消长、转化。五行资源网本质上是这四种阴阳关系的具体表现。所以五行和阴阳本质上是一体的。通过分析五行与阴阳的关系,可以加深我们对阴阳和五行的认识,同时也可以深刻理解阴阳在《易经》理论中的重要地位,理解庄子所谓“易易道阴阳”的分量。

3.五行属性(类图像)。

在属性方面,一般我们把向下、咸、黑、液、流、北等属性的东西归类为水线。凡是具有生长、升发、青色、酸味、东方等属性的,都可以归为木线。金线、火线、地线等等。

属性最重要的应用是五行中万物的形象,即建立宇宙万物与五行的对应关系。根据万物的定义,任何事物都可以根据其在特定情况下的性质、状态和运动趋势归入五行之一。

万物如五行之象。

其中,五行的数值顺序以及五行与方位的对应关系尤为重要。

五行的数值顺序在《洪范篇》中给出,即沂水、霍尔、三木、金思、五图。这五个数在易经中称为天地之数,也称小燕之数,是十进制,由此得到十进制。万物都是从这五个数字中诞生的,这五个数字具有很大的哲学价值,即:

生命是水,土地是60%;两次火灾,一天的70%;天生木,80%的土地;四胎黄金,一天90%;出生五天,土地是百分之百。

五资源网定义了五个方位,在四个影像对应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上增加了一个中心方位。这个中心取向也很有哲学价值,因为这个中心取向就是三才思想中的人的取向。宇宙就是池。人们站在这个太极的中心,观察宇宙中的一切。宇宙万物皆在此太极,因人观而存在并显现。

中国文化又叫河洛文化,数字五在河图罗书的中心。中庸之道、九五至尊、洪范九域的皇帝建用之极,都离不开中心地位和五。因此,数字五和五居的中心位置在东方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睿智且足智多谋,通过国家帮助世界。

根植于《易经》思想,用东方的战略和智慧解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乃至生活中的问题。

欢迎提出您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我们将尽力解答您的疑问。

下一篇:前列腺炎 生育?(前列腺疾病会影响生育)
上一篇:怎么饮食才能减肥(减肥期间要怎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