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的小故事(历史上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

2022-09-09 03:10:08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46

一个勤俭节约的小故事(一个历史上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

在世界粮食日,边肖带你回到老一辈革命家的艰苦奋斗、朴素节俭。让我们一起在生活中实践吧!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建设和平资源网时期,都坚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和气节,为全党全国人民树立了榜样。

广告质量虫草多少钱?西藏那曲的牧民,直接从源头供应,便宜70%。毛泽东同志历来提倡节约,反对浪费,以身作则。1958年9月,他到安徽视察工作,见到当地领导时,立下“法律三章”:“第一,不请我们吃饭;第二,我也不请你吃饭。第三,按饮食标准吃饭,不喝酒。这三篇文章,希望大家能监督我们。”吃饭的时候,当地的同志端上来一小碗小米粥,几个馒头,一碟土豆烤肉,一碟韭菜煎蛋,一碟炒青菜,一碟炒辣椒,每一道菜分量都不大。毛泽东吃得很好。吃完饭,他把茶倒进碗里晃了晃,然后把碗里的几粒米和茶一起放进嘴里。他高兴地说:“吃饱了,很舒服!”他说,“如果有一天全国的农民都能吃到我们的饭,那就太好了。”

周恩来同志是勤俭节约的典范。他一直提倡勤奋和努力,从不愿意浪费一粒或一叶蔬菜。吃饭的时候,他必须把掉在桌子上的米粒捡起来吃。三年困难时期,周恩来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带头不吃猪肉、鸡蛋、米饭。有一次,厨子对他说:“丞相,你年纪大了,不在黑暗中干活,吃的也不多,就别吃粗粮了!”他说:“不,你必须吃它。吃了就不会忘记过去,也不会忘记人、资源、网友!”1959年6月,麦收时节,周恩来来到石家庄。在槐底村的麦田里,他发现还有丢了的麦穗,就蹲在地上捡了起来。当地干部都不好意思说:“总理,这个已经捡过一次了。”周恩来说:“如果你还没有清洗,你应该把它捡起来!丢了麦子真可惜。要发动群众再捡,一定要小心,把粮食收起来。”当地干部深受感动,表示一定要重新捡起来,实现丰收。

朱德同志出身贫寒,家里很多兄弟姐妹努力工作,攒钱供他读书。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报答兄弟姐妹,他把每个家庭的一个孩子送到北京学习生活。虽然当时朱德和妻子康克清的工资并不低,但十几个孩子的温饱常常让他们缺钱。有一次,书记跟朱德、康克清说,这个季度粮食消耗超过50斤,问要不要从相关单位补充。朱德拒绝了,说他会努力弥补损失。后来朱德指示厨师用蔬菜和野菜做成“菜糊”给大家吃,并对大家说:“今天请大家吃这顿饭,让大家不要忘记过去战争年代艰苦奋斗的精神。现在国家经济困难,我们要和人民一起渡过难关,可以省一点。”就这样,他和家人坚持用“蔬菜泥”代替食物,只是一点一点弥补了食物的损失空。

下一篇:千针石林(千针石林为什么都是水)
上一篇:催化剂载体(双氧水的稳定剂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