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阳补肾药(常见补肾药品总结适用分析)

2022-08-25 02:40:09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98

壮阳补肾药(常见补肾药品总结实用剖析)

补肾并不是只有六味地黄丸

右归丸

【组成】熟地黄、附子(炮附片)、肉桂、山药、山茱萸(酒炙)、菟丝子、鹿角胶、枸杞子、当归、杜仲(盐炒)

【实用病症】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酸冷,精力不振,怯寒畏冷,阳痿遗精,大便溏薄,尿频而清。

【现代运用】近年来通过临床验证,该药还可用于治疗肾阳不足的性功效减退、精子缺少症、骨质疏松症、慢性支气管炎、坐骨神经痛、假肥大型进行性肌养分不良、老年型赤白带过多症以及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乳腺囊肿、白细胞减少症、红斑性狼疮、慢性腹泻、胃溃疡合并大出血、人工流产后月经过多、腰肌劳损、哮喘连续发作、产后不明原因发热、慢性肾功效衰竭、慢性胃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

【药性剖析】方中以附子、肉桂、鹿角胶为君药,温补肾阳,填精补髓。臣以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山药滋阴益肾,养肝补脾。佐以菟丝子补阳益阴,固精缩尿;杜仲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当归养血 和血,助鹿角胶以补养精血。诸药配合,共奏温补肾阳,填精止遗之功。

【禁忌】阴虚火旺者不用,湿浊内盛者不用(具体小便不利、尿黄赤、尿频尿痛者不用)

左归丸

【组成】大怀熟、山药(炒)、枸杞、山茱萸肉、川牛膝(酒洗,蒸熟,精滑者不用)、菟丝子(制)、鹿胶(敲碎,炒珠)、龟胶(切碎,炒珠,无火者不必用)。

【实用病症】肾阴虚,自汗盗汗,眼花耳聋,口燥舌干,腰痠腿软,津液枯涸。

【药性剖析】方中重用熟地黄滋肾益精;枸杞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鹿龟二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峻补精华,其中龟板胶偏于补阴,鹿角胶偏于补阳,在补阴之中配伍补阳药,意在“阳中求阴 ;菟丝子性平补肾。以上为补肾药组。佐山茱萸养肝滋肾、涩精敛汗,山药补脾益阴、滋肾固精,牛膝益肝肾、强腰膝、健筋骨、活血,既补肾又兼补肝脾。

【禁忌】精滑者不用,便溏者不用。

桂附地黄丸

【组成】原料有肉桂,附子(制),熟地黄等

【实用病症】用于肾阳不足,腰膝痠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

【现代运用】用于糖尿病,甲状腺功效低下,性神经虚弱,慢性肾炎,肾上腺皮质功效减退,慢性支气管哮喘,老年性白内障,前列腺肥大等症状。

【药性剖析】本方地黄、山茱萸补益肾阴;山药、茯苓健脾渗湿;泽泻泻肾中水邪;牡丹皮清肝胆相火;肉桂、附子温补命门真火。诸药合用,有温补肾气之效。

【禁忌】不易消化者,阴虚内热者不实用。

六味地黄丸

【组成】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实用病症】肾阴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药性剖析】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精,共为臣药。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称为“三补”。但熟地黄的用量是山萸肉与山药两味之和,故以补肾阴为主,补其不足以治本。配伍泽泻利湿泄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恋邪;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三药为“三泻”,渗湿浊,清虚热,平其偏胜以治标,均为佐药。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这是本方的配伍特色。

【禁忌】湿热人群、肾阳虚人群服用反而会加重病情。

(注意:右归丸、左归丸在保健治疗时只能按包装解释常用量的三分之一量来服用。而桂附地黄丸作为保健治疗时也只能按包装解释用量的三分之二量服用。否则很容易因补阳而上火,若按这样量服用还上火的患者,可以一天两次用凉开水在饭前半小时空腹送服。)

下一篇:关于水浒传的歇后语(水浒传里的77枚歇后语)
上一篇:美文美句摘抄(那些值得摘抄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