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你了解多少?)

2022-08-23 08:20:1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33

你对春秋五杰和战国七雄了解多少?)

我们都听说过,历史上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那么问题来了:哪五个暴君和七个英雄分开了?它们为什么形成?在那之后它是如何演变的?

首先,我们简单梳理一下周朝的所有脉络:

周朝:前1046年至前256年,国家享国近800年,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阶段。

西周:公元前1046-771年。周武王灭商立周,实行诸侯分封制度(播下诸侯纷争的种子)。270多年来,它繁荣衰落。

东周:770年前-256年前。王萍董倩,其首都是洛阳,是为东周。500多年来,在这个时代,纣王处于弱势地位,大体分为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距今770-476年,距今已有290多年。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历时250余年。

东周时期,闪耀在历史舞台上的不是周王室,而是群臣,春秋时期分为五霸,战国时期分为七杰。

春秋五霸是谁?

春秋时期,一些大诸侯国为了获得土地、人口和安排其他诸侯国的权利,继续进行兼并收购。谁战胜它,谁就召集诸侯国联盟,确立“霸主”地位。

90多年来,发生过多次火灾和战争,仅《吕史春秋》记载的军事行为就有480余起。经过多年的吞并,诸侯国已经从春秋初期的140多个变成了只有几个较大的。

《史记》记载的五大霸主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后人认为霸权的重要标志是“联盟”王公。从这个角度看,真正的五霸应该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王武夫差和王月勾践。

五霸是怎么产生的?

齐桓公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继位后,任命管仲为宰相,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改革。“九王公合而征服天下”,他首先成为了霸主。

齐国打出了“敬王抗夷”的旗号,即以尊周王室为名,联合其他王公攻打中原邻近的少数民族,出兵阻止南方强国楚国北上,从而在诸侯国树立威望。

后来召集诸侯国在葵山相会,周王室也派人加入,正式承认了的霸主地位。

宋襄公

齐桓公死后,宋襄公一心想成为霸主。前639年,宋、齐、楚三国君主聚集在齐国的鹿地。

从一开始,就自以为是领袖,认为自己是这次会议的发起者,同时又认为自己的爵位高于楚、齐,领袖是自己的。

楚成王却令楚兵扣留宋襄公,然后命令五百人杀奔宋国。最后,宋襄公被楚国俘虏,然后被释放。

然而,宋襄公的名声和仁慈使他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可以说是有名无实。

晋文公

公元前636年,晋文公登基。他改革政治,发展经济,巩固军队,获得了人民的信任,平息了王室。他在王子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633年前,楚军包抄了宋国都城商丘。第二年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在城濮之战中击败楚军,成为霸主。

晋文公死后,他的儿子晋襄公继位,屡次打败进攻的秦国,取得了霸主地位。

秦穆公

晋国称霸的时候,西方的秦国也越来越强大。

秦穆公企图在东方争夺中原霸权,却败给了晋国,于是向西吞并了十几个小国,控制了汉沽关以西地区,史称“西戎争霸”。

楚庄王

在齐国称雄的时候,楚国受到齐国的牵制,向北停滞。反而吞并了一些东方小国,国力强盛。

齐国衰落时,楚国向北扩张,与晋国争霸。公元前598年,率军在邰(今河南郑州)与晋军交战,打败了晋军。

中原国家由晋转楚,成为中原霸主。

吴越争霸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攻打越国,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围攻越王勾践,迫使越国臣服,进而击败齐国。

公元前482年,吴王在黄池(今河南封丘附近)与群臣会师,称霸一方。

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励精图治,国力由弱转强。

前473年,越国灭吴,后乘势北进,与齐、晋等群臣在许(今山东山西县)会师,成为霸主。

它是如何演变成战国七雄的?

回想春秋五霸榜:齐、宋、金、秦、楚。

战国七雄是齐、燕、韩、赵、魏、秦、楚。

我们发明了,就上榜了:宋国消失了,燕国出现了;随着晋国的消失,出现了更多的三国:朝鲜、赵国和魏国。为什么呢?

如前所述,宋襄公不是名副其实的霸主。他死后,宋国衰落为小国。远离中原、相对稳定的北方燕国,成长于燕昭王时代,进入七雄榜。

另一方面,晋国被汉、赵、魏所瓜分。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消灭了郅都,晋国政权形同虚设。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任命、、魏思为王。公元前376年,、、赵瓜分了晋国。

三家分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被认为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线。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记载始于403年前。

此外,齐国还在名单上,江山由姜姓改为田姓(大臣篡位)。

然后,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对韩国的入侵结束了。在9年多的时间里,秦朝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封建纷争局面。

秦始皇建立了秦朝,统一了中国。

下一篇:排量最大的车(最大排量的车有哪些?)
上一篇:动物的语言(动物的奇妙语言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