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文艺复兴展来到北京)

2022-08-21 08:31:36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75

伦敦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文艺复兴展来到北京)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提香,拉斐尔...星光熠熠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名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北京梁倩胡同深处的蒋木木艺术社区外的镀锌钢板上。9月10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纸画:与中国的对话”展览在蒋木木艺术界开幕,为期半年。大英博物馆首次与中国公私美术馆合作,带来了49幅文艺复兴时期的纸画。

由日本建筑师青山周平改造的蒋木木艺术社区是龙符寺职工食堂旧楼更新的一个场合。展览室/在没有信号的展厅里,突然,它遇到了500多年前的意大利绘画。

正如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格·费希尔所说,这批首次来到中国的藏品涵盖了15、16世纪意大利最著名艺术家的主要作品。“大英博物馆将举世闻名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美纸画带到中国,是一个伟大的举动。我希望这代表着大英博物馆和蒋木木美术馆长期合作的开始。”

本次展览的特点是将文艺复兴时期的杰作与中国当代艺术并列,试图找出它们之间的主要联系。

“我们想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思考文艺复兴,从跨文化的全球视角重新审视这些历史作品。”穆美术馆艺术总监、总馆长说,早在上个世纪初,最早赴欧洲考察学习的中国知识分子就以各种方式在中国传播文艺复兴。

艺术家刘小东说,年轻时学美术的时候,文艺复兴是他们的研究课题。包括刘小东在内,郝亮、胡、、颜轩、刘烨、邱、谢南星、、等十位中国当代艺术家如何从今天的视角与文艺复兴对话,成为本次展览最有意义的亮点。

时间空中西对话

宗福记得,去年,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刻,他飞往伦敦,与大英博物馆讨论这项合作。

“我与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格·费舍尔(Hartvig Fisher)和馆长萨拉·瓦尔斯(Sarah Wals)举行了一次重要会议。当时的对话很美。我一说出来,他们就知道这些作品如果能带到中国,有多重要。”王福说,当时包括大英博物馆在内的世界上很多艺术机构都关门了。“大家都很迷茫,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

从选择哪些展品来中国到如何策划,双方沟通讨论了半年。王福花了很长时间才让大英博物馆相信,这次展览不仅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展览,更是跨越500年的中西艺术家的对话。

文艺复兴在英语中的意思是“重生”,特指15世纪意大利思想文化的繁荣时期,然后越过阿尔卑斯山向北传播到欧洲各地,并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不断影响世界各地。

上世纪初的一组文献展示了文艺复兴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影响。

展览中有一本《1921年欧洲文艺复兴史》,是著名军事家蒋百里在欧洲考察后撰写,以梁启超为序。这是中国最早的文艺复兴研讨会之一。关于文艺复兴史的书中提到的“文西”、“米格安志”、“拉菲尔”等词,对应的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20世纪30年代,傅雷将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米开朗基罗的一生》翻译成中文。梁启超、胡适、梁思成等人都在著作、译著或文章中推动文艺复兴。鲁迅说:“我没有游览意大利的快乐,但我走进的自然只是纸上的教学宫殿。”这些片段都表现了一代知识分子对文艺复兴的深刻讨论、赞美和向往。

艺术家曾梵志临摹了米明朗基罗的人物和形体练习,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靳尚谊在大学时期的素描作品《坐着的人的形体练习》,是中国当代艺术家对欧洲国家绘画传统的理解。

刘小东的油画《空城市规划2》和乔瓦尼·安东尼奥·巴兹的《圣乔治与龙》(1518)都展现了极致力量之间的反抗;雕塑家于吉的作品《石肉——蝶影二号》是一只充满古典意味的断手,让人想起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对人体解剖的探索。《无题》是艺术家曾梵志在2018年创作的西方肖像系列作品之一,是一个白纱玫瑰色脸颊的女人,就像西方宗教绘画中最受欢迎的圣母玛利亚肖像。艺术家·费以新作《路》向米开朗基罗的雕塑《神圣的纪念》致敬。

王福认为,通过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置于当代艺术的语境中,让中西艺术家在同一空中对话,可以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非欧洲视角对这些历史作品进行重新定位和评价,也可以揭示文艺复兴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从达芬奇看“丑陋的历史”

黑暗的展厅里,一束束柔和的光线投射在49幅文艺复兴时期的纸画上,仿佛穿越了历史隧道,将今天的观众带入了意大利人文艺术的野蛮时代。

“我可以站着看照片...我像读一本好历史一样快乐;因为两个人都是画家,一个用字画,一个用笔画。”文艺复兴初期的人文主义者莱昂·巴蒂斯塔·阿尔贝提的这句话,就像是对本次展览的深刻解读。

四十九幅画分为六章:叙事、人体、光影、自然、动态、服饰。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格·费希尔认为,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研究人体形状,探索如何通过描绘活动、光影和服饰,为作品增添生命和活力。

自中世纪以来,艺术就承担了通过绘画和音乐向公众传播宗教内容的角色。当文艺复兴的大门打开时,这个时代的艺术家试图以清晰自然的方式讲述宗教或世俗的历史事件。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本质上是讲故事的人。”馆长王宗富以展览中大卫和芭丝谢芭的设计图为例。这个系列的壁画都是拉斐尔的助手在梵蒂冈长廊上画的。画家乔瓦尼·弗朗切斯科·彭尼(Giovanni Francesco Penny)利用建筑作为叙事室空用戏剧性的场景还原圣经故事。

达·芬奇曾说:“想要画叙事性作品的艺术家,要学会如何描绘不同形状的人体,即首先要学会准确描绘肢体在旋转、扭动、伸展时的形状。”

展厅里的许多纸画都是为壁画、雕塑和大型绘画而创作的,比如拉斐尔在1505年左右第一次到达罗马时创作的《赫拉克勒斯与半人马》手稿,以及米开朗基罗在1519年至1523年间为雕塑《胜利者》所画的作品。王夫非常喜欢达芬奇的两幅老年妇女漫画。这两部创作于15世纪的小型作品,来中国难度极大。

很多人认为是达芬奇引领了漫画讽刺的创作,艺术家把真人的面部特征夸大,甚至扭曲到畸形的程度。

意大利学者翁贝托Ecole在《丑史》中写道:“达芬奇‘创造’了类型,而不是选择了容易识别的目的。”.....对于真实的人或知名的社会领域,夸大人物的某一方面(通常是脸),即通过人物的瑕疵来批评或指责道德上的瑕疵。”

每一位观众都会体验到从地面到地面的展览线路,仿佛徜徉在一段深奥的历史通道中。在布置得像罗马神庙一样的展厅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与中国当代艺术的雕塑和装置相对应,表现出一种跨越时间空的艺术传承。

下一篇:大河健康网(男人的精液是否健康)
上一篇:世界杯球星(盘点近5届世界杯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