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诗有哪些(白居易最著名的20首诗)

2022-08-18 01:55:1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52

白居易的诗有哪些(白居易最著名的20首诗)

白居易(772 ~ 846),本名乐天,晚年又被称为香山秀才,生于河南郑州新郑。他是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具有主题普遍、情境多样、语言质朴的特点,被誉为“诗人魔”和“诗人王”。关汉林,理学学士,左赞山,博士。白长卿集代相传,其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位于洛阳郊区。白居易墓位于洛阳南部香山琵琶峰。

1、《福德谷·曹苑别离》

那长长的草是那么茂盛,每年秋冬枯萎的草都要把草的颜色变浓。

野火烧不灭,春风吹又能起死回生。

野草野花遍布古道,阳光下的草地尽头就是你的旅程。

再一次,我送上了我的知心朋友,那茂密的草地代表着我的深情。

野火从未完全吞噬它们,它们在春风中又长高了。

背景:《永别了,古草》成书于公元788年(唐德宗镇远三年),作者当时十六岁。这首诗是一个考试练习。按照科学考查的规则,任何一首限定的诗,标题前都必须加上“福得”二字,其做法与吟诵诗相似。

2、《大林寺桃花》

世界的四月,花开已枯,古寺里的桃花刚刚盛开。

我在长尾春奄奄一息的光线下找了一个地方寻找,却不知道它已经转移到了这里。

千古名句:四月是人间香终,山寺桃花开。

背景:白居易,唐贞元年间秀才出身,曾授省学书记,后赴左拾遗,可谓盛世春风。谁知,在人生的几年里,因为他的直言进谏,得罪了达官贵人,被朝廷排挤,并被贬为江州司马。江州司马白居易曾在《琵琶行》一诗中感叹琵琶女“我们都不幸福——到天涯”的沧桑。这种沧桑之叹自然融入了这首诗的意境,使《大林寺桃花》这首诗成为沧桑的隐喻。

3、《忆江南好》

好,江南,风景曾经熟悉。

春天来了,太阳从河面上升起,河面上的花比红色更鲜艳,绿色的河面比蓝色的草更绿。

怎么才能叫人不怀念江南呢?

千古名句:日出时,江中花比火更红,春天,河水碧绿如蓝。

背景:白居易负责杭州刺史两年,后又负责苏州刺史一年多。少年时,漫游江南,居苏杭。他很了解江南,所以江南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因病从苏州刺史退休,回到洛阳十几年,写了三首《忆江南》,就是其中之一。

4、“钱塘江春节”

从鼓山寺北侧到佳亭西侧,湖水刚刚与岸边持平,云低,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

几只早期的黄鹂竞相飞到温暖的太阳树上,它们的新燕子在巢里衔泥。

花越来越吸引人,但浅草没有马蹄。

我最喜欢西湖东侧的美景,而我看得不够,尤其是绿阳柳荫下的白沙滩大堤。

千古名句:乱花越来越诱人,浅草却没有马蹄。

背景:白居易于唐穆宗长清二年(822年)七月任杭州刺史,唐敬宗鲍莉元年(825年)三月任苏州刺史。所以,这次钱塘江春游,写在长清三、四年(823、824年)的春天。

5、《木姜吟》

一轮夕阳渐渐沉入河中,半河绿半绿。

最萌的是九月初九,璀璨的珍珠朗朗月牙状如弓。

千古名句:怜惜九月初三夜,露珠似真珠,明月如弓。

背景:这首诗是白居易写的长庆二年(822年)去杭州刺史。当时朝廷政治黑暗,牛与李斗争激烈,诗人尝到了做官的滋味,要求外任。离开朝廷后,作者感到轻松和无忧无虑,因为他写了这首诗。

6、《给我朋友刘的一个建议》

旧瓶子里有一丝绿色,安静的炉子里有一丝红色。

到了黄昏,雪就要下了,喝杯酒怎么样?

千古名句:外面的黄昏有一种下雪的感觉,里面来杯酒怎么样??

背景:《给朋友刘伯承的一个建议》是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时写的《雪晚了,思念旧人》。刘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作者又写了一首诗《刘十九睡在一起》,说他是松阳的处士。有人在元朝12年(817年)写了关于此事的诗,但诗人是江州(今江西九江)的司马,不可能邀请洛阳的老朋友喝酒。

7、《泳池上》

一个孩子撑起小船,偷偷把白莲摘了回来。

我不明白,浮萍一起开。

千古名句:看不懂的隐迹,浮萍一起绽放。

背景:据《白居易诗校注》记载,这首诗写于大和九年(835年),当时少府太子掌管东都洛阳。有一天在水池边,看到一个和尚下棋,一个婴儿撑船,写下了这组诗。

8、《看割麦》

家里没那么闲了,5月份人也忙了一倍。

晚上南风来了,小麦就变黄了。

阿姨和年轻的女人带着锅里的果肉,和她一起去支付田地。丁壮在南港。

满是土气的热气,背上火辣辣的,也不知道有多热,却后悔夏天长了。

有一个可怜的女人,把儿子抱在身边,右手抱着耳朵,左臂挂着篮子。

听他关心的话的人听到时会很难过。

这个家庭失去了所有的税收,拿起这个来充饥。

我今天有什么优点?

我以前是个农民。

有三百石,燕时有余粮。私底下看这个很丢人,一直忘不了。

千古名句:田家闲月少,五月人忙两倍。

背景:《观漠外》一诗写于公元805年(唐宪宗元和元年)至806年(元和二年)之间。这是白居易在索(今陕西省周至县)当县令时写的,他觉得当地人民在努力工作,生活贫困。这是作者早年写的一首著名的讽刺诗。县尉负责在郡里抓贼和收税。因为这件事是白居易说了算,所以他最了解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遭受的灾难。

9、《邯郸冬至夜思家》

在邯郸驿站的每一个冬至,跪在灯前的影子都与你同在。

如果你想深夜坐在家里,你也应该谈谈旅行者。

千古名句:每年冬至在邯郸邮局,跪在灯前的影子都与你同在。

背景:这首诗写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年)年底。提交人三十三岁,担任省学校书记。冬至,朝廷要放假了,百姓很热情。他们穿上新衣服,给对方食物和饮料,互相祝福,并有一个节日的气氛。当时白居易正在当官旅行,在邯郸邮局过夜,他写下了这首诗。

10、《卖炭翁》

一位卖木炭的老人一年到头都在南部山区砍柴烧炭。

他的脸上满是灰尘,燃烧着烟雾的颜色,他两鬓斑白的头发,十根手指被烧成了黑色。

卖木炭的钱是干什么用的?

买你嘴里的衣服和食物。

可怜的他穿着单薄的衣服,但他的内心担心木炭卖不出去,他希望天气会更冷。

晚上,城外下了一脚大雪,一大早,老人就开着一辆木炭车的轮子到市场去赶集。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在集市南门外的泥里休息。

骑着两匹马的那个骄傲的人是谁?

它在宫里的太监和太监手里。

太监手里拿着乐器,嘴里叼着皇帝的命令,对着石化宫大喊。

一车木炭,一千多斤,太监侍从给赶跑了,老人是想尽一切办法,却没有奈何。

那些人把半根红纱和一根丝,送到头上,充当木炭的价格。

千古名句:口取文书,归车骂牛引北。

背景:《卖檀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的第三十二首,上面写着:“苦宫也是城。”白居易写《新乐府》是在元和初年(唐宪宗,806-820年),这是宫廷市场遭受打击最大的时期。他对宫廷市场有很好的了解,对人民有很深的同情,所以他能够写出这首感人的诗《卖炭翁》。“宫市”的“宫”指的是皇宫,“城”指的是购买。宫殿需要的物品最初是由官员购买的。中唐时期,宦官独断专行,胡作非为。甚至这种购买力也过去了。经常有几百人分散在长安东西城和温馨街区,低价买货,甚至一分钱都不给,向“金锋”勒索“入场费”和“脚价”。名为“皇宫市场”,实际上是一个公开的抢夺。

11、《夜雪》

夜晚的枕头是冰的,不由让我惊讶,又看到窗户被小雪照亮。

知道雪很大已经是深夜了,因为时不时能听到竹枝合拢的声音。

千古名句:我知道夜里雪很大,听到破竹声。

背景:白居易《夜雪》写于元十一年(816)冬。诗人当时45岁,官职是江州司马。当时,白居易因写了一封关于刺杀宰相的信而被贬到江州。在寒冷而安静的夜里,作者看到了窗外的雪,他的孤独感越来越强,于是写下了这首《夜雪》。

12、《重阳节表赋白菊》

一院子的菊花金黄,中间有一簇花,花是那么的寂寞。

就像今天的盛宴,老人去了年轻人去的地方。

千古名句:依旧如今日歌之宴。白头翁进入少年法庭。

背景: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写的,大约是大和九年(835年),重阳节和客人一起赏菊喝酒。白居易的诗《重阳节赋》清新独特,言之有约,意味深长。整首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仍不失年轻的情趣。把人比作花很有趣。

13.花不是花。

说是花,不是花,说是雾?不是雾。

它半夜来,天亮就走。

一个短暂而美丽的春梦何时降临?

他们离开的时候就像早晨的云。

千古名句:春梦般的到来需要多久?他们离开的时候就像早晨的云。

背景:白的《长庆集》《真母之墓》《简·爱》中有两首诗,都是悼念死者的作品。这首《华》与上述两首诗在同一个卷里,是后编的。《华》这首诗和《简·爱》差不多是同时出于同样的目的而写的。按照诗歌的说法,也属于这样一种事实,过去虽然美好,却如梦似云,再也无法叹息。

14、《夜雨》

我想念一个人。我离家很远。

我感觉到了什么,它卡在了肠子深处。

离开家乡不能没有期待。

我无法深入解决,也不会一直去想。

在这个昏暗的夜晚,我独自呆在大厅里。

秋天不是黎明,风雨是灰色的。

不学佛,可以忘记内心的平静。

千古名句:秋不晓,风雨旺。

背景:这首诗写于元六年,白居易四十岁。从《独留空堂》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写给一个爱作者的女人的。学者周考证此女是白居易诗中多次提到的“禅东邻”香菱。第一个字贯穿了白居易伟大、朴实、精彩的风格。虽然是关于爱情和怀旧,但并不像大多数情诗那样婉约。大气细腻。这不是故意的,而是一种情感,一种自然的感觉。

15、《南浦别》

在南浦的萧瑟与苦涩的差异中,秋风萧瑟。

立刻回头,心碎,好离开,不要回头。

千古名句:一旦看到断肠,就无法回头。

背景:这首送别诗轻盈如水,散发着离别的深情。诗人在送别的过程中,精心描绘了最感伤的细节,描写似乎“都在每个人的心里”,如送别的眼神,送别的深情萧瑟的话语,普通人的相见,都能触动读者的心弦,产生强烈的共识,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16、《八月十五日晚玉亭里的月亮》

去年8月15日晚,在曲江边的杏园旁。

今年8月15日晚,在普沙头水亭前。

西北的故乡在哪里,东南的月亮有多少次是圆的。

昨天刮风的时候没有人会遇见,今晚和往年一样晴朗。

千古名句:西北的故乡在哪里,东南的月亮有多少次是圆的。

背景:读完这首诗,不禁被它感动。白居易如此多变地再现了他的悲苦感,他不禁惊叹于诗人娴熟的诗歌技巧,沉迷于描写自己心中无形的悲伤!

17、《寒食野望吟》

啼鹊使树昏,清明寒食叫。

风吹着旷野里的纸币,古墓园绿草如茵。

梨花映杨树,都是死的地方,离别的地方。

鬼重春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

千古名句:李唐花映杨树,是人死后的离别之地。

背景:寒食清明特别提倡扫墓。吃冷扫墓之风在唐代非常盛行。白居易的诗《寒食野景》描写了扫墓的情景。啼鹊使树昏,清明寒食叫。风吹着旷野里的纸币,古墓园绿草如茵。梨花映杨树,都是死的地方,离别的地方。鬼重春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从这首诗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扫墓的悲凉景象,还可以看到寒食和清明在唐代扫墓习俗中是一回事。的确,在这个时候,一些在异乡漂泊的诗人和作家会想家。

18、《感受满月》

自从河南战争以来,当时水运受阻到处闹饥荒,我们的兄弟也流离失所,各居一地。

因为满月的感觉,我讲了我的书,寄给了于谦的七弟傅亮和吴江的十五弟,还给丽芙和夏云看了姐弟。

时间很难,时间很难,时间很难空,我的兄弟姐妹们东奔西跑。

我的田地和花园被战争毁坏,以血肉之躯流离失所的方式。

受伤的影子仿佛是落寞的落雁,游荡着像秋天树冠的一根断根。

一样的月亮,一样的伤心流泪,一样的一夜想家的心情。

永恒的名句:我被战争毁坏的田野和花园,血肉之躯在流离失所。

背景:这首诗写于公元799年秋至公元800年春之间。当时诗人去富力(今安徽省宿州市)时,曾写诗《乱后柳沟寺》,柳沟寺就在富力。题目中提到的“姐弟”可能和诗人本人分开,所以有五个地方放在一起。公元799年春二月(贞元十五年),宣武(今河南省开封市)刺史董进死后,属下造反。三月,张翼(今河南汝南县)又令吴少成造反。唐朝朝廷派出十六支军队进攻,战争发生在河南。平叛运动范围大,时间长。也就是《豫经之乱》这首诗中的标题。当时,南方的粮食运输是通过河南运输关进行的。因为“河南经济失序”,才有了“风俗饥饿”。在人祸天灾之际,乡村荒芜,骨肉分离,诗人不禁为国家和亲人担忧,痛不欲生,纷纷离去。这一年秋天,白居易被拜为宣州刺史,第二年春天,他在长安考上了秀才,随即回到了家乡。这首诗是在这个时候写的。

19、《杨柳枝词》

春风在风中摇曳柳枝,嫩芽嫩黄比丝柔嫩。

永远在冯芳的西边角落,没有一天,这棵柳树是属于谁的?

千古名句:在永丰西角的冷清花园里,谁是无名小卒?

背景:关于这首诗,当时河南银鹭镇有一首和声诗,前言说:“在永丰坊西南角花园,有一棵垂柳,极为灵动。白尚书曾作诗,传入乐府,传遍京都。有一道圣旨。拿两根树枝,种在禁园里。知道价格会上涨十倍,这不是一个空洞的承诺。”永丰坊是唐代东都洛阳坊的名称。白居易在成为司法部官员后,于公元842年(会昌二年,武宗)住在洛阳,于公元846年(会昌六年)去世。公元844年(会昌四年),七月,鲁镇为河南尹(在洛阳)。白诗写好传到京都需要一段时间,然后圣旨下达到洛阳,由陆贞首倡。据此可以推断,白的这首诗写于公元843-845年(会昌三至五年)。移植永丰六枝的圣旨发出后,他还写了一首名为《永丰六枝禁园圣旨》的诗。

20,‘白云之春’

白云山顶上的白云,白云自由地蔓延,泉水平静地流淌。

白云泉啊,你为什么奔下山去,要把原来世界上的许多事情都推上浪尖。

千古名句:为什么要冲下山,给世界添浪?

背景:唐敬宗鲍莉元年(825年)至白居易任苏州刺史的第二年,政务十分繁忙复杂,他认为并不自由。面对悠闲的白云和泉水,与他的“以心为形”相比,他不禁感慨于爱情。自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后,他的济世之志和奋斗精神逐渐减退,而“安于太平,独善其身”的思想逐渐增强。他在苏州刺史任职期间,深感“公私事务多,希望早日摆脱烦心的俗事,所以写下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下一篇:阿司匹林副作用(吃阿司匹林需要注意的副作用有哪些)
上一篇:黑豆怎么吃(教你养生吃黑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