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运营工资大概多少(去电商公司上班靠谱吗)

2022-08-15 02:01:56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52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记者秦丽通讯员秦冬冬)2020年,在各国发展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限制的情况下,面对前所未有的挑衅,中国凭借疫情防控有效、复工复产迅速等优势,成为全球贸易复苏的主要贡献者。海关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外贸进出口持续强劲增长,2021年实现“开门红”,一季度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9.2%。此外,贸易创新步伐加快,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为外贸行业注入更多动能。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69万亿元,同比增长31.1%。在“风景独特”和完善进出口新业态的趋势下,为进一步探索外贸行业人才形势的变化,智联近日公布了《2021年外贸人才形势研究报告》,展示了外贸进出口行业人才供需形势和流动特征,聚焦跨境电商人才趋势,为决策者、企业和从业者提供参考。

外贸需求结构——跨境电商人才需求激增

数据显示,疫情下跨境电商运营商需求同比增长3倍。虽然传统外贸岗位仍在“领跑”,但产业趋势的变化正在向就业市场渗透。近年来,外贸进出口行业的商业模式积极演变。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的贸易业态,以其网上交易、非接触交付、交易链条短等优势逆势崛起,推动外贸企业应对外部不确定性。传统外贸销售岗位需求同比下降,跨境电商运营招聘需求区间较2020年一季度激增190.9%,人才需求结构变化呼应产业迭代。

从企业角度来看,5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是跨境电商运营人才招聘的主力军,招聘岗位数占总数的93.2%。其中,20-99人的小企业占48.7%,其次是100-499人的中型企业(23.4%)和20人以下的微型企业(21.1%)。此外,微型企业跨境电商运营商招聘范围同比增长235.2%,跨境电商领域发展势头饱满。

长期以来,跨境电商的兴起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入驻。这种数字化模式提供营销、交易、支付结算、通关、退税、物流、金融等一站式服务。其影响力延伸至所有供应链,为外贸中小企业带来极大便利,为全球买家提供多元化“中国制造”和轻定制服务,进一步扩大跨境电商运营人才需求。

在外贸人才的招聘要求中,翻译岗位有“重学历轻经验”的倾向。46.4%的岗位需要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只有5.7%的岗位需要三年及以上工作经验,差距较大。20%以上的外贸、采购/供应链、海关岗位要求本科以上学历。

根据岗位对人才经验的要求,采购/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方面优先考虑有经验的人才,23.3%和19.9%的应聘者要求三年以上工作经验。只有8.9%的跨境电商运营岗位要求人才技术过硬,18.8%的岗位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这对于快速增长的岗位来说并不是很高的门槛。

外贸人才供给状况——人才供给滞后,但人才质量较高。

数据显示,一季度外贸行业简历投递量同比下降35.6%,人才供给不足。跨境电商运营支付人才高薪,招聘薪资8755元/月,竞争指数只有13.7。外贸核心岗位中,仓库管理竞争指数最高(41.8),物流管理排名第二,竞争指数为37.4。这两个岗位具有门槛低、通用性强的特点,人才供给大,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局面。但与此同时,这两个职位的平均招聘薪资并不高,分为5259元/月和6919元/月。

跨境电商运营正处于人才需求快速增长、供给跟不上的阶段。竞争指数只有13.7,在外贸核心岗位中垫底。同时也是薪资最高的岗位(8755元/月)。在当前的互联网和数字化浪潮下,人才的价值增加了。跨境电商运营无疑是当前外贸行业的宝蓝海洋阵地,高薪待才。

外贸行业虽然人才供给不足,但求职者学历优秀,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54.7%,略高于全平台的50.5%。

从核心岗位求职者的专业背景来看,与行业匹配度较好,国际经贸最为广泛,占比7.4%。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经济管理类专业也位列前十。此外,由于外贸对语言技能的需求,外贸进出口行业英语(6.2%)、商务英语(3.1%)、日语(1.6%)等专业毕业的求职者比例相对较高。

数据显示,外贸进出口行业核心岗位女性求职者比例为54.1%,高于全平台的46.2%。从不同岗位来看,女性求职者在海关事务中的比例最高,达到73.3%。由于该岗位为文职,对法律法规知识储备、流程管理等业务要求较高,女性求职者较多。

此外,在翻译和外贸销售中,女性求职者分别占68.1%和64.7%。从联合专业因素来看,女性自身在经济管理类、语言类专业中所占比例较高,知识结构符合外贸进出口行业需求,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也符合企业经营。仓库管理和物流管理岗位的男性求职者比例较高。

外贸人才流动特点——人才稳定性和粘性强,与高、低旅游产业良性人才互动。

外贸进出口行业虽然人才吸引力不高,但从业人员稳定性强。目前,员工平均就业年限为34个月,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4个月。进一步检查显示,46.7%的外贸从业人员仍选择自己的行业,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45.9%)。可见外贸从业人员的稳定性和粘性都不错。

在帖子方面,海关、外贸跟单、外贸销售等属性较强的帖子粘性更大。下一步仍预计外贸占比72.1%、64.3%、69.1%。其中,海关人员的稳定性也最强,平均工作时间长达40个月。外贸销售因其销售性质,人员流动性强,平均工作时间30个月。

物流仓储管理人才由于没有核心技能,竞争力弱,稳定性高,平均就业时间长达39个月。然而,物流仓储人才作为基础型、通用型人才,对外贸行业粘性低,跨行业流动性大。

跨境电商运营岗位不得不面对模式新、变化快、互联网属性强的数字外贸类,人才更新频率也较高,平均就业年限约13个月,与其他传统贸易岗位差距较大。

想进入外贸行业的人才有76.1%来自其他行业,高于行业平均水平(54.1%)。可见,外贸行业虽然整体人才吸引力不足,但仍从外部行业获得稳定的人才供给,人才来源的丰富也增加了未来外贸人才的供给空。

具体来看下一步外贸从业人员期望从事的行业,以及期望进入外贸行业的人才现在从事的行业。重要行业有互联网/电子商务、快速消费品、零售/批发、加工制造等。4.9%的外贸从业人员期望进入互联网/电商行业;同时,6.5%想进入外贸行业的求职者来自互联网行业。由于技能和业务部分重叠,跨境电商的经验有助于人才进入互联网,互联网/电商人才也看好跨境电商的增量市场,有效缓解了人才短缺。

此外,在医疗设备/器械和加工(原材料加工/模具)行业吸引外贸人才的同时,来自加工(原材料加工/模具)、大型设备/机电设备/重工业的跨境外贸人才总数占6%。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电子、电机、汽车、金属制品、特种设备等出口快速增长,供应链上游人才也在与外贸进出口品类互动。

从联合外贸进出口行业与其他行业的人才流动意向可以看出,制造业、加工业、快手、零售/批发等高低旅游行业都坚持与外贸行业做好人才交流;而互联网、教学等流动性大、发展速度快的其他行业也在发起,改善外贸进出口行业的人才结构。

疫情期间,我国凭借产能迅速恢复实现外贸逆势增加,同时跨境电商表示出良好发展势头,出口跨境电商占出口比重快速进步。就业市场上,外贸进出口行业整体人才需求同比扩大,而人才供应略显滞后,但供应质量较优,且外贸行业从业者出现稳固性和粘性均较强的特点,与高低游产业也形成良性人才互动,因此外贸行业未来的人才增加及构造优化均存在上升空间。疫情期间,随着产能快速恢复,中国外贸逆势增长。与此同时,跨境电商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出口跨境电商占出口比重快速提升。就业市场上,外贸进出口行业整体人才需求同比扩大,而人才供给略显滞后,但供给质量较好,外贸行业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粘性,这也与高、低旅游行业形成了良性的人才互动。因此,未来外贸行业的人才增加和结构优化将增加空。

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外来人才的提升和内部机制的完善可能会打破“招人难”的现状;人才也需要与时俱进,找准形势,向数字化、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在跨境电商的鼎盛时期抢占先机。

(作者:秦丽秦冬冬)

下一篇:蜂蜜多少钱一斤(土蜂蜜价格一般多少钱一斤)
上一篇:燕窝一般多少钱(燕窝哪个品牌品质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