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有哪些(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

2022-08-13 16:45:15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03

1、不要去法院解决纠纷

(1)有话要说——调整。

人民调解是我国公民之间一种非常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的指导下,在司法助理的具体指导下开展调解工作。根据宪法,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事纠纷。

(2)仲裁基础知识

仲裁是解决争端的另一种方式。对合同和其他财产权益有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可以根据争议发生前后达成的仲裁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中立的第三方裁决。中国的仲裁机构是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

(三)接近行政复议的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向具体行政机关提出申请,行政机关将依法对有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议。

2.心中有几起诉讼。

(1)诉讼和诉讼权力1)

含义:诉讼,又称“打官司”,是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按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运动,是解决各种矛盾纠纷的最后途径。

2)类型:

诉讼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这取决于待解决案件的性质、诉讼的内容和程序。

(2)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

1)国民有权委托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

2)国民有权申请避难。

3)国民有权上诉。

3.诉讼的基本程序

(1)有一扇报告的门——管辖权

1)级别管辖和区域管辖。级别管辖的重要性在于确认法院高、低级别之间的管辖权,而地区管辖则确认某一一审案件应在哪个地区管辖的法院的管辖权。

2)根据案件的性质和影响,确定案件由哪一级法院管辖很重要。绝大多数普通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而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分别管辖影响全市、全省或全国的案件。管辖相对复杂。民事诉讼大多采用“原告为被告”的原则,即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行政诉讼多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肯定性管辖,而刑事诉讼多由违法地的法院管辖。

(2)有一种投诉方式——起诉和受理。

1)起诉:起诉,俗称“投诉”,是走向诉讼的第一步。起诉不一定导致诉讼的成立。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法院收到起诉状后,也要从四个方面审查起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这四个方面是:案件是否属于法院管辖;原告是否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国家、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没有明确的被告;是否有具体的诉讼要求、事实和理由。

2)受理:法院受理申诉后,将申诉原件寄送被告。被告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答辩状,然后法院将答辩状副本发送给原告。

(3)木槌响起——审判准备就绪后,进入诉讼运动中最重要的环节——审判。庭审是人民法院依法当庭审理案件的诉讼运动,包括庭审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评议、宣判五个阶段。

4.用证据说话

(1)证据——打赢官司的砝码打赢官司最重要的因素是证据。证据是证明的基础,用已知事实证明未知事实离不开证据。然而,法律意义上的证据,即诉讼证据,不同于职业生涯中通常所说的“证据”。是指诉讼过程中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证据或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了常见的证据类型,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鉴定结论和笔录等。

(2)成败在此“例”。在民事诉讼中,双方的平等地位决定了“谁举证”的原则。在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作为被告应当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证据和规范性文件。在刑事诉讼中,对于公诉案件,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应当承担举证责任。对于公民提起的刑事自诉案件,自诉人应当承担举证责任。

5.律师的方方面面

(1)找律师要东西。

1)律师是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委派,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2)律师的根本职责是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法律的准确实施,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律师要努力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维护法律尊严。律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律师的业务上。律师业务分为诉讼业务和非诉讼业务。

(2)律师,你为谁辩护?!

我国宪法规定:“被告人有辩护权。”辩护权是由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两大功能——惩罚违法活动和保障人权所决定的。在刑事诉讼中,律师作为辩护者的作用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从轻或者减轻、免除刑事义务的材料和意见,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使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从轻的犯罪人不受重判,从而使法律得以准确实施。

(三)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支持根据我国的法律支持体系,律师、公主、基层法律工作者和其他法律人员应当在国家设立的法律支持机构的指导和协调下,为经济困难或者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减免或者不收费的法律支持。

下一篇:中国手机如何注册推特(Twitter网页入口)
上一篇:乐高有哪些系列(乐高收藏版系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