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四个古代文明国家)

2022-08-12 22:36:36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50

2009年,英国教授马丁·雅克出版了《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与西方世界的衰落》一书。在这本书里,马丁·雅克认为中国不会成为西式国家,因为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性。这一观点再次聚焦于世界对中国文明的看法。

四大文明古国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这四个名字中,只有中国没有前缀“古”字,因为中国是现存唯一的古代文明。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印度和埃及依然存在。为什么只认中国?作为一个延续了五千年的国家,它蓬勃的生命力吸引了无数人。它老了又年轻,像四季一样,周而复始,日新月异。

消逝的国家:语言文字的主要意义

古代四国之首是古巴比伦王国,从公元前1894年到公元前1595年存在了大约300年。与400年的汉朝相比,它有点年轻。

文明的缔造者是亚摩利人,他们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建立和发展城市。随着城市的兴起,经济、文学和艺术逐渐富裕起来,但古巴比伦文明的巅峰在汉谟拉比的统治下到来了。

汉谟拉比自称“月神后裔”,这与古巴比伦的神话体系有关,月神代表至高无上。像所有统治者一样,汉谟拉比不得不向世界宣布他拥有合法的权力,他用神话来掩盖自己。

神话带来的权利是否是/这个代码是用楔形文字写的,刻在黑色玄武岩柱子上。经过几千年的风霜,它现在被妥善地保存在卢浮宫。

汉谟拉比的军队和野心在历史上早已消失,但他下令创造的法典却随着文字流传开来。希特勒说:“要毁灭一个国家,首先要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要摧毁承载它的语言。”因此,一旦纳粹占领了一座城市,他们会立即要求当地学校停止教授自己的语言,转而上德语课——这就是都铎王朝《最后一课》的背景。

尽管有遗憾的传播,楔形文字及其文化内涵已经成为古董。它们对现实生活不再有意义。自然,他们只能伤心地离开舞台,静静地坐在时间之外人迹罕至的地方。

作为同一种古老的语言,希伯来语实际上遇到了这样的困境。但不同的是,重建家园的犹太人选择重新学习自己的民族语言。所以,2021年的今天,如果你去以色列,你会在街上随处听到希伯来语。

相对来说,汉语的传承要顺畅很多。目前已知最原始的文字是甲骨文。随着书写载体的发展,春秋时期各个国家出现了不同的印章样式,这些不同的字体在秦朝建立时统一起来,成为小篆。

到了唐代,受盛唐气候的影响,字体更加节俭大方,于是有了隶书,然后才有了行书和草书。虽然多次改动,但每次都从根本上保留了原文的意思,这四种字体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并列关系。它们各自代表了汉字的某种特征和美,它们以不可思议的和谐共存于世界。即使在今天,他们的魅力也没有消失。

近代最重要的字体变化是在1956年,中国开始实行简体字。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举动,因为简体字的公布大大降低了中国的文盲率。知识不再是高贵的产物,它属于每一个中国人。

当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阅读和阅读经典,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感知到自己民族或国家的文化,那么文化的基石就会更加稳固,文明的传承也会更加畅通无阻。在语言方面,虽然古代语音和当代语音有着天壤之别,但在没有录音机的时代,文明的传递始终以文学为基础,并没有影响我们对过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历代音韵学家的讨论,我们仍然可以窥见古音的奥秘。

文明需要载体,载体是必要的客观条件,不能按照人的意志去改造。《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德,立功第二,声明第二,虽久不弃。”李德和功勋将被载入史册,比如大禹治水,比如罢免周。立言,是希望他的著述能流传后世,如《太史公书》,如《杜工部集》。

这一切都要靠文字,中国有幸有汉字,所以历史上闪耀的智慧不会轻易丢失。

文明的衰落:皇权与官僚权利的反抗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时间上勉强与中国匹敌的古埃及,存在时间约为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30年,经历了约11个朝代的统治。

古埃及有完整的政治制度、文字制度和宗教制度。它的文明对后来的文明如古希腊和古罗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最初古埃及是小部落共同居住的“城邦制”,后来逐渐演变为君主制。这两种制度的分离被古希腊和古罗马所继承。

不仅如此,在艺术、医学、科技、天文等方面,古埃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比如金字塔的建立,充分体现了古埃及人卓越的数学天赋和巧妙的建筑技巧。时至今日,许多科学家仍在讨论金字塔的建造,他们被这种技艺与艺术完美结合所培育出的奇迹迷住了。

另一个例子:木乃伊。公元前时期,古埃及人对人体结构了如指掌。这种奇特的尸体处理技术可以保存尸体数千年,这在现代解剖学中是第一次。古埃及留下的遗产如此之多,以至于无数现代电影人愿意把这个神秘的国家作为拍摄对象。不幸的是,拥有如此野蛮文明的古埃及最终被自然和制度打败了。

研究表明,古埃及的衰落可能是由于天气的急剧变化、尼罗河两岸洪水泛滥造成的食物短缺和人口减少等。

如果完整性是因为自然灾害,就像恐龙时代的灭亡一样,别人无法掌握。就像中国的黄河长江一样,沿海居民长期生活在洪水的阴影之下,直到三峡大坝的建立,这种情况才彻底改变。然而,除了自然原因,古埃及的统治制度也为这一辉煌文明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古埃及的统治者是法老,他有权控制自然资源的分配。为了保证自己的统治,法老必须创造一群官员来履行他的各种命令,这可以理解为一个不成熟的官僚机构。

从中国历史上不难看出,官僚制与皇权制的斗争贯穿了各个朝代。比如汉武帝时代,丞相几乎每两年更换一次。唐朝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宋代出现了“冗官”现象。到了明朝,朱元璋甚至直接免去了宰相的职务,这种体制结构也被后来的清朝所继承。

这些行为实际上是皇权集权和皇权压制官僚权力的表现。当然,官僚主义不可能轻易被皇权压制,所以两种权利在斗争中达到了神秘的平衡。虽然暗潮汹涌,至少从外部来看,政治体系趋于稳定。

相比之下,古埃及的政治智慧明显不同。法老将自然资源分配给官员之后,并没有建立相关的制度来保障自己的后续权利,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法老能够安排的资源越来越少,那些曾经受到他青睐的地方官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地方势力。

这种变化是缓慢而深刻的,最重要的是它是不可逆转的,因为权利的下放和收回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种情况下,古埃及的政治制度变得薄弱,无法受到外部力量的攻击。

所以罗马军队受到了压力。当托勒密十五世结束时,法老王朝的统治宣告结束,罗马将埃及定为一个省。法老不仅是世俗王权的控制者,也是古埃及宗教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说,法老的倒台也带走了古埃及文明的一个支撑。

作为一种多神教信仰,古埃及陷入了信仰之谜,古埃及人逐渐失去了自己的语言、习俗和信仰。最后,公元639年,阿拉伯帝国彻底将埃及伊斯兰化,古埃及文明消亡。所以,今天的埃及虽然存在,但只是一个弱小的城市,昔日的文明不会再来。

自由的世界:对抗压迫和奴役

古印度,在中国典籍中常被称为“身毒”、“天竺”,是佛教典籍丰富的古代佛教源头。中国著名小说《西游记》讲的是唐代高僧玄奘到天竺取经的故事。

当时,恒河流域意味着文明和繁荣,无数古印度人接受了恒河的滋养,从饥饿的婴儿变成了健康的男女。在这里长大的人发明了十个阿拉伯数字,建造了阿旃陀石窟和阿育王石柱,留下了两部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但是现在恒河被认为是草率的、过时的和愚蠢的。印度人用这里的水洗澡、做饭和上厕所...水有多种用途,但政府不愿意控制,所以清澈的河水逐渐变脏,细菌滋生,病毒滋生。

传统不一定要先进优秀。中国古人常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延续至今,其中一个原因,正是因为几代人对文化进行了筛选,我们会自动选择更活跃的文化进行发展。

在封建时期,每当王权压迫人民时,都以颠覆而告终,这实际上表现了中国人性情中桀骜不驯的一面。到了清末民国,中国人已经看到了更大的世界,甚至决定直接摧毁一切封建制度。

文明需要发展。如果我们一直站着不动,它终究会变成一滩死水。中华文明有敢于革命的勇气。俗话说“不突破,不站起来”。沉溺于过去的辉煌,只能让人淹没在历史的浩瀚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不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终结。相反,它为优秀的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土壤,中华文明再次成型。

印度不一样。现代印度没有继承古印度的佛教智慧,而是选择延续种姓制度。在种姓制度中,有四个不同的阶级:婆罗门、查达利、维和首陀罗。高种姓生来就有各种特权,而低种姓注定是一生苦干的命运。

虽然印度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减少种姓制度的影响,但收效甚微,因为政府本身的形成是建立在中央集权的基础上的。一个不民主、不民生、不关心“人”的政府,如何给印度带来现代光明?如何将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

文明的延续,最终需要人。中华文明培育了一批善于思考、乐于奉献、对个人死亡浑然不觉的人。他们寻求真理、自由和善良。在他们的领导和推动下,中华文明挺过了每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他们可能不会都在历史上留下文字,但他们的能量会永存。

下一篇:喜马拉雅如何赚钱(喜马拉雅小白怎么赚钱)
上一篇:四川的特产有哪些(四川本地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