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包括哪些内容(国学经典内容)

2022-08-12 22:16:31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69

近年来,中国研究的研究和推广有点猖獗。孩子们有国学课:礼仪、茶道和书法...成人有国学课程:思想、启蒙和实践...

那么什么是国学呢?很多人没有一个完整恰当的概念。

广义的国学包括中国所有的传统文化、绘画、武术、建筑、风水、易学、经典古籍等等。

狭义的汉学是指以先秦百家(主要是儒、道、军、法、墨)学术思想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先说国学史。

“国学”的概念自汉代就有了,但当时的国学并不是指思想,更多的是指实体,也就是现在的公学。从县城到国子监,再到国子监,这些统称为国学。

清末,随着“西学东渐”,大量西方文化涌入中国。这时,“国学”的概念逐渐成型。此时国学的内容囊括了中国所有的传统文化,这是一个相对于“西学”的定义。

民国时期,国学被重新定义。国学多指儒家思想,其他如中国画、武术、京剧、中医等被称为“国粹”。也就是说,反思思想以外的有形的东西更多地体现在“相”上。现在看来,这个定义太片面、太局限了。

说了国学的大致起源,对国学是否还没有深入的了解?只能说明一般的定义太字面了。这就是为什么目前学术界对中国学的定义存在很大争议的原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聪明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来说说我是怎么理解国学的。

简述“国学”这一广义概念所包含的思想和正统观念。进一步讨论: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形而上的东西,也就是所谓“道”的内容,而不包括涉及“象”的东西。比如“止戈”的武术思想,“天人合一”的中医思想,中国画的“留白”境界...

从古到今几千年,有人想得道,有人想得道,有人想用道。文化有三个方面,即“体”、“相”和“用”。有人会说“道”是以老子、李二为代表的道家。其他学派与“道”无关,这实际上是一个完全的历史错误。我们看看孔子的文学作品是不是经常讲道,再看看还有哪些流派没有“道”的影子?事实上,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都是在讨论道,只是侧重点不同。有人想“入道”,有人想“得道”,有人想“用道”。

当你听说这件事的时候,你可以在晚上死去。

有道,一刻也不能离开,没有道也可以离开。

道不是一个狭隘的概念,而是对宇宙一切规律的形而上总结。道教和道教不过是“道”名衍生出来的产物。所以,如果要讨论国学,百家是我们的研究对象,因为中国的传统思想是建立在这里的。

说到这个,你对国学有深刻的理解吗?我以为现代孩子学习书法和国画,痴迷于“相”,真的叫国学吗?其实这些东西离国学的门槛还很远。

下一篇:国外邮箱有哪些(国外邮箱地址)
上一篇:国家级期刊有哪些(顶级学术期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