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估值(公司估值的常用4种方法)

2022-08-12 11:10:1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41

这是一篇为你节省大量时间的干货文章。本文中,主流的估值方法有来源,

主流估值方法有实用的尺度,也明确了估值方法的局限性。

作者:王叔叔分钱

产地:雪球

一、常见的估值办法

说实话,估值并不难。只有几种常见的估价方法:

简单来说,计算市盈率(PE)、市盈率(PB)和市盈率(PS)。

PE =市值/净利润=股价/每股收益

高市盈率意味着回报时间的长短,花100亿买这个一年赚10亿的企业,10年收回100亿的投入成本。

PB =市值/净资产=股价/每股净资产

PB的含义是账面价值为1元的资产在资本市场的估值是多少。比如PB是0.8,就是说0.8元可以买账面价值1元的资产。

PS =市值/收入=股价/每股收入

营销比率通常用于评估一些高增长、无利润或利润很少的轻资产质量企业。

这些估值方法所用的数据都是现成的数字,简单计算就能知道结果。

高一点,算PEG。

PEG = PE/净利润增长率

PEG不仅考虑了企业当前的估值,还考虑了契约未来的增长率,通常用于成长股的估值。

更高的是,贴现现金流法被用来估计企业的内在价值。

实际上,贴现现金流法是将债券估值模型应用于股票估值。

例如:

在市场无风险利率3%的背景下,面值100元,票面利率5%的一年期债券是多少?

答案是101.94元。

计算方法也很简单。一年到期后,本债券可收本金100元,利息5元,合计105元。

另一个人如果不买这个债券,只能赚3%的无风险收益。然后他想一年后有105元,现在要投资101.94元(101.94 *(1 ^ 3%)= 105元)。

这是最简单的债券估值模型。

股票的内在价值可以通过将该模型中的债券利息转化为股票股利或企业的自由现金流来估计。

二、估值的实质

知道为什么,但也知道为什么。在深入教授这些估值方法之前,王大爷先讲一下估值的本质。

经济学上有句话: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既然有波动,就有高估和低估的时候。

如果价格高于价值,就是高估了。如果价格低于价值,就是低估。

如果在高估的时候买入,可能要承担价格向下波动的风险。它也被称为“买得太贵”。

原因很简单,大家都知道。但在实践中,尤其是在股票和基金市场,很多人只看到价格而看不到价值。

为什么看不到?我只是不知道如何判断市场的真正价值。

如何判断市场的真实价值?

使用估价。

估值是一种研究方法。使用“估值”工具来确定市场价格是高于还是低于内在价值。

当市场价格低于内在价值时买入。当市场价格高于内在价值时卖出。

当然,估值只是一种方法,它的诞生是为了研究投资标的的内在价值。实际上,不能为了估值而估值。必须牢记这一点。

另外,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估值方法也有局限性,不能适用于所有场景。幸运的是,无数前辈绞尽脑汁设计新的估值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很多估值方法。

接下来,王叔叔带大家来看看市场上主流的估值方法及其局限性。

三、常见的估值办法详解

1.市盈率

市盈率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在1934年出版的《证券分析》一书中,他写道:普通股的价值是其当前收益的一定倍数。这个倍数一部分是由当时的知名度决定的,另一部分是由企业的性质和记录决定的。

这个倍数就是我们所说的市盈率。

PE =市值/净利润=股价/每股收益

简而言之,市盈率是企业的市场价值除以企业的净利润。

比如一家公司一年赚100亿,市值100亿,市盈率(PE)10倍。

高市盈率意味着回报时间的长短,花100亿买这个一年赚10亿的企业,10年收回100亿的投入成本。

一般来说,市盈率越低,回报时间越短,对投资者越有利。

根据净利润选择时间的不同,市盈率分为静态市盈率、动态市盈率和TTM市盈率。

静态市盈率=市值/去年净利润=股价/去年每股收益

比如当前静态市盈率为“市值/2020年净利润”。

动态市盈率=明年市值/净利润=明年股价/每股收益

比如当前动态市盈率为“市值/2021年净利润”。

TTM市盈率=过去四个季度的市值/净利润=过去四个季度的股价/每股收益

例如,目前TTM市盈率为“2020年第二季度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市值/净利润”。

但市盈率并不是万能的:

首先,不同行业的市盈率不同,比较性不强。比如近10年来,CSI白酒的平均市盈率为85.57倍,而CSI银行的平均市盈率仅为27.10倍。白酒的市盈率远高于银行,但不能说白酒的估值远高于银行。

其次,即使同行业企业成长性和基本面不同,市盈率也会有较大差异。比如同一家银行,招商银行的市盈率是92.89倍,宇宙银行(工行)的市盈率只有9.93倍,但大家还是喜欢买招商银行,而不是PE更低的工行。

最后,亏损企业没有办法计算市盈率。事迹波动较大的周期性企业/行业的市盈率不能准确反映真实估值情况。(具体分析,下文展开)

2.市盈率

在实践中,通常用市盈率来弥补市盈率的不足。

比如亏损企业,或者事迹波动较大的周期性企业,用市盈率很难反映企业的真实估值,那么就用市盈率。

以宝钢为例:

这是宝钢净资产和净利润的趋势对比:事迹(净利润)上跳下跳,但净资产稳步增长。

市盈率显然更适合像宝钢这样的周期性企业的估值。

PB =市值/净资产=股价/每股净资产

比如宝山钢铁,股价10.14元,每股净资产8.57元,市盈率(PB)1.18。

PB的含义是账面价值为1元的资产在资本市场的估值是多少。比如宝钢的PB是1.18,也就是说宝钢账面价值1元的资产在资本市场只能以1.18元买入。

一般来说,PB越低,公司估值越低。

值得注意的是,PB就是PB,没有静态PB、动态PB、PBTTM之分。

原因也很简单。净资产为小时,最近一期净资产为公司全部净资产。

净利润是一个区间值。只有年度利润或四个季度的净利润能力才能反映公司一年的经营成果。

此外,市盈率通常用于评估重资产公司,对互联网等轻资产公司意义不大。

总而言之:

市盈率和市盈率对于成熟行业/公司来说是重要且实用的,可以快速决定企业是否被重视。

但对于一些高增长的行业/公司,市盈率和市盈率并不适合。此时将使用市盈率(PS)和PEG。

3.营销比率(PS)

市盈率是由成长股价值投资策略之父、《如何选择成长股》一书的作者菲利普·费希尔的儿子肯尼斯·费希尔提出的。他在《超级强势股》一书中写道:价格-周转率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这个比率的周转率部分通常比企业的大多数其他变量更稳定。超级公司利润大幅下降是很常见的,但营业额大幅下降是很少见的。

PS =市值/收入=股价/每股收入

比如一个公司市值100亿,营收20亿,销售比5倍。

一般来说,销售率越低,企业的估值就越低。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市场销售比通常用于评价一些高成长性、无利润或利润很少的优质轻资产企业。比如美团,拼多多,毕...

对于一些业绩扎实、涨幅有限的大蓝筹股,还是老老实实应用市盈率或市盈率比较好。

4.聚乙二醇估价法

PEG指数由成长股投资大师吉姆·斯莱特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后由传奇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发扬光大。

PEG估值基本上是在市盈率(PE)估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填补了PE在衡量企业动态增长方面的不足。PEG告诉投资者,在同行业的公司中,在相同的市盈率下,高增长率的公司优先,或者在相同的增长率下,低市盈率的公司优先。

PEG = PE/净利润增长率

注意!实践中,目前的市盈率通常除以公司未来几年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而不是过去一年或几年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

比如一个企业目前的市盈率是20倍,未来几年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是20%,那么PEG就是1,企业估值合理。

当PEG大于2时,公司事迹增长率跟不上估值预期,可能被严重高估。

同样,当PEG小于0.5时,公司契约增长率远高于估值预期,可能被严重低估。

最后,不要滥用PEG指标。

首先,PEG指数也适用于基本面好、事迹成长快的成长股。对垃圾股、周期股等使用PEG指标。有点像木头做的鱼。

其次,在彼得·林奇的体系中,20倍的市盈率只是他给一家公司的最高估值。他认为股票20%的长期复合涨幅已经被视为超成长股,超过这个规模的增长率大多是不连续的,安全边际不够。

5.贴现现金流法

现金流量折现法可以追溯到经济学家约翰牛·威廉姆斯。1937年,他在哈佛商学院博士论文(1938年发表为《投资估值理论》)中提出了股利贴现模型(DDM)。他的解释是:就像牛奶之于奶牛,鸡蛋之于母鸡,股票的价值体现在分红上。

他认为企业的真实价值可以通过将企业未来的分红以一定的折现率折现到现在来计算。

基本上,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金融学教授Esvas Damodaran将股息转化为企业的自由现金流,正式推广贴现现金流法模型(DCF)。

在经典教材《估值》中,他写道:企业估值是指对企业内生价值的估计,即企业资产应用期内预期现金流的现值。企业的内生价值取决于其资产的预期现金流、持续时间及其可预测性。

弥补概念:现金流又称自由现金流,是指发生在企业内部,在满足再投资需求后仍然存在的现金流。实际上,自由现金流的计算公式如下:

FCF(自由现金流) = EBIT(息税前利润) - Taxation(税款) Depreciation

下一篇:如何使用传真机(怎么发传真步骤图解)
上一篇:如何佩戴隐形眼镜(隐形眼镜怎样好戴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