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毒鸡汤文案励志(减肥毒鸡汤文案)

2022-08-11 04:03:09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08

从5月4号凌晨开始,我的朋友圈就被这样一段视频给刷屏了:何冰登台演讲,狠狠赞美、鼓励曾被成为“垮掉“的年轻一代:

“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

“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可以尽情享用。”

“自由学习一门语言 ,一门手艺,欣赏一部电影,去遥远的地方旅行,从小你们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

“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

但是,这段视频刷屏之后,评论两极分化严重。

有人说这是“鼓励”“赞美”,也有人说是在是有毒“彩虹屁”,一切一切都太理想化了。

1

后浪们哪有那么“自由”“朝气”?

后浪们又有啥值得前浪羡慕的?

还不是前浪涨涨房租就完蛋。

有人说:我们这代年轻人终其一生,也就是为了那三尺安身之地,前半生交房租,后半生交房贷。

而在微博里,被顶到最上方的评论,是说年轻人被房子绑架了,并没有选择权。这算什么有幸,算什么好时代?这条评论,收到了将近6万点赞。

这到底算不算一个好时代?

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到底还有没有选择权?

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到底还值不值得致敬?

是啊,鸡汤要喝,但现实仍是残酷的。

我们渴望着能如视频中的那样,在前浪的“铺垫”“保护”下,自由的追寻着有深度的人生。

但很现实,后浪们现在正在面对的,还是生活中柴米油盐、房租水电。

后浪们,其实真没有说的那么“伟大”,也没有那么“幸运”,他们不过也和前浪一样,在努力的和这些现实对抗罢了。

所以在《后浪》刷屏之时,那些反对的声音里,大多人自嘲并没有选择。

“前浪一句涨房租,后浪就扑了。”

可是,真的没有选择吗?

这几天有篇很火的文章,《90后月薪4万辞职送外卖:不是所有成功,都叫年薪百万》。

90后小伙子陈建,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原本职业是电影美术设计师。年轻有为,赚的也多。

可是最近,他却辞职去送外卖了。

人们不理解:“假的吧?工资这么高他舍得?”“一看就是没穷过。”

可陈建有自己的理由:

天天熬夜,通宵也是家常便饭;辛辛苦苦做了好几天的设计,甲方一句话就否定了;还有照片里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不断后移的发际线。

辞职之后,陈建就去饿了么做了骑手。

他对现在的工作状态很满意,每天工作8小时,不工作的时间就属于自己。跑了一年多后,连脂肪肝都跑没了,做骑手让他找回了自己。

什么是选择权?

选择权,不是可以自由选择什么,而是可以自由拒绝什么。

这个时代,给年轻人的选择权就在于:

如果你想在大城市发展,那么大城市敞开大门为你提供工作机会,不论你有没有学历,干体力活还是脑力活;如果你想在大城市定居,那么你得付出李佳琦式的努力,一年直播389场,自问你能做到吗?

而很多人会惊讶:为什么后浪们连鸡汤都懒得去喝了?

我想或许是他们早早的就明白:人生真的没有奇迹。

假大空的幻想,真不如认清现实后,脚踏实地的努力。

之前看过一个段子:

人生就是: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

虽然很丧,但或许就是现实。

可就像一群人努力的为来迪士尼的大小朋友塑造出一个梦幻的童话乐园来躲避现实世界一样。

即使我们生活在阴沟里,也请记得仰望星空。

这个世界上的每个成年人,都在吃苦、受罪、忍痛......每个人也都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生活不公、人生不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惨”,每个人也都在比着“惨”。

但是其实,每个人都抗的挺好的。

众生皆苦,就是人生常态。

但其实大部分的苦我们最后都扛过来了,因为我们不愿意认输,也因为我们知道自己没有退路,所以我们拼劲全力。

而你还会发现,苦永远都是和甜放在一起的。

抗过了苦之后,那一股甘甜,或许会让你突然觉得之前所有的苦都是值得的,突然觉得人间、是值得的。

2

为何未见后浪转《后浪》?

《后浪》在青年节的当口,以B站的名义,向1.3亿B站年轻人发出了这样一份“情书”,配以煽情的台词,在这个早晨赚取了许多人的眼泪与激情澎湃。

但在万千的“感动”中,有一个现象显得有点尴尬,也露出了这篇视频的本质和真正的指向:朋友圈里积极转发的大多是70后、80后,也有不少90后,但几乎见不到95后在转发。95后已经25岁了啊,如果固执地以年轻来定义“后浪”,他们才是真正的“后浪”。

《后浪》充满了对年轻人的赞美之词,甚至有点无原则地讨好,这样的“讨好”甚至拒绝批评者,因为《后浪》的台词里说,“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和否定,而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和鼓励。”

《后浪》为谁而创作?

朋友圈里一位我挺佩服的人说:《后浪》定位可能是70后80后90后用户,和95后00无关。

这就尴尬了,《后浪》不是年轻的后浪演绎的,也不是让后浪们共鸣的,名为《后浪》,《后浪》无关“后浪”,《后浪》是中年人给中年人的一碗鸡汤。与其说《后浪》是在对年轻人进行赞美,倒不如说《后浪》在表达前浪的忧伤,也许是这些忧伤让部分转发视频的中年人感到了共鸣。

比如

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

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现代文明的成果 

被层层打开可以尽情享用自由学习一门语言、一门手艺

欣赏一部电影

去遥远的地方旅行

比如

你们正在把传统的

变成现代的把经典的

变成流行的把学术的

变成大众的把民族的

变成世界的你们把自己的热爱变成了一个和成千上万的人

分享快乐的事业向你们的自信致敬

比如

不用活成我们想象中的样子

我们这一代的想象力

不足以想象你们的未来

令人遗憾的是,《后浪》在无意中偷换了“年轻人”这个概念,按视频文案中所言,“自由学习一门语言,一门手艺,欣赏一部电影,去遥远的地方旅行。”做这些事情必须是多少年龄以下的人才能做的吗?在现实中,可能更多的年轻人去看电影,但去旅行,年轻人难道比年长的人更有时间和精力吗?

在现实的生活中,是否年轻不仅仅在年龄,而是在心态,在现代社会更有学习兴趣的人,就是具有年轻心态的人。《后浪》中,“你们正在把传统的 变成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这样的话语,更是让人不知所云,作者难道真的认为这些事情都是年轻的后浪在做的吗?

3

在所有朋友圈中,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我们就这样需要主流的认可吗?他们的认可又出于什么目的呢?那么,当代“后浪”们的真实情况是什么呢?

所以不要再给后浪灌鸡汤了,鸡汤太多容易腻。

下一篇:最适合懒人的减肥方法月瘦20斤(月瘦20斤懒人减肥方法)
上一篇:全身燃脂减肥操30分钟(全身燃脂减肥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