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木兰从军(贾玲木兰从军为什么被剪掉)

2022-08-10 10:33:25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113

《你好,李焕英》突破52亿票房并全球上映,贾玲处女作便傲视群雄。

《你好,李焕英》自从2月12日上映以来,持续发力,好评如潮,不断取得票房佳绩,到目前已经突破52亿票房,并于3月14日宣布全球上映。这一部仅3.8亿制作成本的电影,在短短一个月时间便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绩,实在是出乎意料。因为它出自一位女性小品演员——贾玲之手,仅凭一部作品,便在短时间内就超越了许多知名导演的所有作品总票房之和,让人对贾玲不禁刮目相看,赞不绝口。

纵观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总排行榜,吴京执导的《战狼2》以56.39亿稳居第一,而随着《你好,李焕英》的全球上映,相信很快便取而代之成为新的冠军。

让我们祝贺新晋导演贾玲和她的团队——大碗娱乐公司。

人们看到贾玲在取得如此骄人战绩的同时,不禁会问:一个初出茅庐的导演作品,凭什么能够在佳作如云中脱颖而出,打败包括《唐探3》、《人潮汹涌》、《刺杀小说家》以及《寻龙传说》等大腕云集的作品,遥遥领先?!

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往直前吗?还是2021的开年运气使然吗?我以为都不是,而是那种从头至尾、由内而外的真情实感和满满爱意,看完后让你不由得要深深拥抱母亲的强烈冲动,对母亲无限的感恩和眷恋。

正如黄晓明所说的那样——

笑中带着泪,好想抱抱我的妈妈。天下的母亲都一样,美丽又伟大!

这个世界,人们最软肋最拒绝不了的,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而影片中的李焕英,就是贾玲亲身母亲的本名,并且影片的内容就是根据贾玲母亲的真实原型而呈现出来的。而贾玲这20年的磨炼也为她的处女作交上了一张满意的答卷。

她20年磨一剑!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千锤百炼以后的必然!

1982年4月29日,贾玲出生在湖北省襄阳市的一个农村,从小便爱讲故事说笑话的她,天生具有不同寻常的喜剧表演天赋。12岁那年她被父母送到武汉市艺校学习了两年表演,为她以后的表演之路打下了基础。

2000年18岁的她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戏剧专业,但遗憾的是没有考上。

性格中倔强而不服输的贾玲没有气馁,而是再接再厉补习,第二年为了保险起见,同时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的戏剧专业和喜剧专业,功夫不负有心人,她都考上了。

学校打来电话,一家人闻此喜讯高兴坏了。当时贾母接到电话,校方问是选择戏剧专业还是喜剧专业,贾玲母亲由于地方口音本来要选戏剧专业但口音让对方听成了喜剧专业,于是,从此贾玲阴差阳错的走上了喜路之路。

同年,比她大五岁的姐姐贾丹也考上了艺术院校,但是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两姐妹的学费加起来就得三万多,只能一人就学,于是懂事的姐姐果断放弃了深造的机会,让妹妹去了中央戏剧学院,而自己选择了打工挣钱来供妹妹读书和贴补家用。

就在一家人还沉浸在贾玲金榜题名的喜悦之中,贾玲入学的一个月之际,家中传来噩耗——母亲从拖拉机上两米多高的稻草垛上摔下来去世了。这一晴天霹雳让贾玲哭成了泪人。年轻的贾玲压根就没想到母亲会这么快就离开她,离开父亲和姐姐。当她火急火燎的赶回家时,见到的是父亲一夜白了的头发和母亲永远的阴阳相隔。

她后来节目中说母亲走了她一辈子都不会快乐。

母亲走后,姐姐贾丹更是替代了母亲的角色。为了供妹妹上学,贾丹把每个月仅800多工资的大半500打给贾玲,当时贾丹工作是卖大小S 代言的熊猫彩电,还开玩笑说以后她们两姐妹也要成为大小S, 不曾想多年过去,促成了贾玲的成就,而自己却选择了默默无名。

姐姐的牺牲换来的是妹妹的成功,亲情在无论多么窘迫的境况下永远是最珍贵的存在。

当时著名相声演员冯巩恰任贾玲的班主任,也给贾玲后来的演艺事业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2003年,贾玲和王彤搭档参加了北京相声比赛,凭借作品《怎么了》赢得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奖项——一等奖。要知道,那年郭德纲和于谦也参加了,但是被贾玲王彤击败只获得了三等奖。

而后的2005年郭德纲和于谦迅速崛起,成为了相声界炙手可热的领军人物。

虽然获得了一等奖,展现了贾玲与生俱来的喜剧天赋和实力,但是那时命运并没有垂青于她。毕业就相当于失业,姐姐给了她一千块钱,租房花了400多,加上押金,一周后便身无分文。

并且,她租的还是条件最差的地下室,没有暖气,阴暗潮湿。夏天还好些,冬天一般人直接熬不过去。但是,她却咬紧牙关坚持又坚持。说相声对于女生来说,就像贾玲自己后来说的那样,就像进错了澡堂子,根本接不到相声演出工作,她只能四处打工,通过做有一天无一天的兼职主持、剧本创作、艺人临时助理等临时工作,但是都极不稳定,有上顿没下顿,房租生活几乎全靠姐姐贾丹每月打来的生活费。

姐姐打电话给贾玲说,已经给她在老家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高速路收费员,一个月3000多,让她赶紧回家别在北京漂了,一个女孩毕了业在北京也没好发展,还不如回家稳定工作,平淡过日子。

可是贾玲不想啊,她千里迢迢来北京求学,从小到大的梦想都还没有实现,怎么甘心就此打道回府。

而此时她已经考入了中国广播艺术团,师从冯巩门下。于是她便找到冯巩,冯巩问她是想留在北京还是回家,她毫不犹豫的说想待在北京。

冯巩慧眼识珠,看到了这个女孩很有潜力,假以时日,将来必成大器。于是,他便给老家的姐姐贾丹打电话说:“贾玲想待在北京,你就让她留下吧,她会有很好的前途!我带她演出先挣一年的钱!”但是贾丹肯定不同意啊,她说:“她在北京没工作没收入,要是挣不了钱,没吃的没住的,怎么办啊?”

冯巩说:“你放心,她没住的地儿我给她找地儿住,她没吃的,这几顿饭我还是管得起!”

临了冯巩还说:“贾玲要是在北京混不出个样子来,你尽管来找我!”

话都已经到这份上了,贾丹还能说啥?只能同意了,一切都在朝着冥冥中的方向走去。

冯巩和司机接去接贾玲演出,看到贾玲从一个狭窄的胡同出来,车都进不去,他问贾玲:“这就是你住的地方吗?房租多少?”贾玲回答:“400多.”他有些哽咽说:“今年带你把一年房租挣了!”

冯巩说到做到,他开始带着贾玲全国各地到处走,不管是商演还是公益演出,他都会亲手把钱递到贾玲手里,五千、三千、两千、一千不等。

就在一年,贾玲跟着冯巩挣了五、六万,差不多那会儿十年的房租。

而贾玲其实心里清楚,自己的演出费不过最多就200左右,那么多的演出费,其实很多都是师父自己掏腰包给她的。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在冯巩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贾玲通往成功的路上,姐姐是第一个贵人,而恩师冯巩绝对是不可或缺、尤为重要的第二个贵人。

而她,在喜剧的道路上仍旧坚定执着的一步一步的稳步前进。

2007年,她与白凯南合作相声《爱拼才会赢》获得央视相声大赛三等奖。

2008年,创作酷口相声《大话捧逗》,并在北京的小剧场演出80多场。2009年7月18日,创办“新笑声客栈”相声俱乐部。

一点一滴的积累,稳扎稳打的前行,终于让贾玲迎来了爆发的高光时刻。

2010年春节,她与白凯南搭档演出的男女相声《大话捧逗》,男女搭配的新颖相声形式,让她一举成名。

这样一位不多见的女相声演员,央视也很挺她,在紧接着的元宵晚会上,她与白凯南再度合作相声《爱拼才会赢》更是让贾玲声名鹊起。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贾玲的坚持和等待总算让她迎来了喜剧表演的春天。

这之后,各种演出接踵而至,应接不暇,一路星光为贾玲全程照亮,她仿佛一个开挂战士全程高能。

你可以看到各大晚会上她的出彩表演,你可以看见各大电视台她的频频出现。不禁为她感叹,人生不过如此,夫复何求?!

人在落魄之际最能看清自己,而人在春风得意之时最容易迷失双眼。随着越来越多的综艺节目来袭,贾玲也应邀参加了《百变大咖秀》。也在尺度上越发大胆,越发离奇。

要么模仿风情万种、性感撩裙的玛丽莲梦露,要么模仿胡子拉碴、声线低沉的火风,完全与那个相声喜剧演员的贾玲相去甚远。

这时候恩师冯巩开始发声了:“你现在竟然靠撩裙而去挣钱,为何不多琢磨些相声作品出来,只有好的经得起考验的作品才能长久留存!”

恩师的一番警示,让贾玲如梦初醒。作为一个相声喜剧演员,靠的是作品内容取胜,而不是骚首弄肢和哗众取宠。那样迎合得了一时的口味,却留不下经典的作品和内容,与个小丑有何区别?迟早被淘汰出局。

演艺圈的残酷,不是你认为的那么简单,没有实力和作品,你很快就会被消耗殆尽。

于是,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重新做回那个兢兢业业的贾玲。

2015年贾玲参加上海东方卫视的《欢乐喜剧人》,编排录制了《木兰从军》小品,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很多观众认为此小品贾玲对花木兰的演绎刻画,是对巾帼英雄花木兰的侮辱。造型肥胖又贪吃胆小,还故意制造搞笑低俗情节,是对民族英雄极大的不尊重。并强烈要求下架此小品,且要求贾玲向广大观众写致歉信。

贾玲苦不堪言,原本冥思苦想,精心编排的小品,却遭到众人的非议,而且下架小品还对整个《欢乐喜剧人》及表演团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也是她也始料未及的。她称原本的初衷是表达吃亏是福这一理念,但观众根本就不买账。所以,她很诚恳的向大众写了道歉信,希望能够获得大家的原谅。

其实可以理解贾玲的难处,又不伤害民族英雄,同时又要演绎出喜剧效果,确实够为难的,而且还是为难一个女喜剧演员。

但是,试问哪个人一生不犯错呢?除非你不食人间烟火,否则人人都避免不了不是吗?

那句很经典的话用在这里真的很应景——

做一个女人难,做一个名女人更是难上加难!

贾玲,我很理解你。

但是贾玲的心态很好,她并没有沉浸在风波之中,而是很快调整心态走了出来,继续着她的喜剧事业。

她爱笑,不管受了多大的委屈或是打击,她总是笑脸面对。所以爱笑的女生运气不会差。

2016年,她和北京电视台当家花旦栗坤,还有著名编剧孙集斌,创立了北京大碗娱乐文化公司。并招揽了在中国广播艺术团结识的闺蜜张小斐,实力演员许君聪等等十多位主力担当,为大碗公司添砖加瓦,不遗余力。

而成立公司后的第一个小品,就是我们开始提到的《你好,李焕英》。贾玲说她成立公司,第一个作品一定会给最爱的人。那么,不难想象,母亲在逝去的十多年的记忆中,对她是多么的深刻和重要。她一直在找寻这样一个契机,终于,大碗的成立,让她可以终于能够达成心愿。

而母亲李焕英的扮演者,张小斐,在角色的还原上,和母亲的原型很高的相似,也使得这个小品真诚而充实的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对亲情的珍惜!真情实感的流露,让在场的李晨也不禁潸然泪下。

那个小品的成功,让贾玲团队萌生了拍摄电影版的《你好,李焕英》的计划。

经过几年的沉淀,经过几年的打磨,于是乎,如今电影版的《你好,李焕英》完美的呈现在我们眼前。

母亲仍旧是张小斐,女儿仍旧是贾玲。刻画更加深情深邃,感情越加浓厚自然。这部电影是贾玲作为导演的处女之作,也是她全力以赴的掏心之作。

为了完成这部电影,我相信,她从2001年就开始酝酿,足足用了20年时间来倾吐她对母亲,对姐姐,对父亲的情真意切,血浓于水,以及那种爱到骨子里的不可分割的亲情。

她做到了,不仅打破了中国电影女性导演的票房记录,更是完整诠释了中国人血浓于水、永不磨灭的亲情。

愿下来的全球上映,大获全胜!

贾玲,好样的!

下一篇:倒霉男人(倒霉男人晋升记小说)
上一篇:有关鲁迅的故事(有关鲁迅的故事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