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前明后(元前明后打一人名)

2022-08-09 08:03:12 发布:网友投稿
热度:66

元太祖(铁木真)九年(1214年)六月,元军围困金中都。十年(1215年)二月(据《金史•宣宗本纪》记载为五月)木华黎攻金中都,金元帅乌古伦寅答虎献城降。同年,设燕京路,总管大兴府。元世祖(忽必烈)于中统二年(1261年),修燕京旧城。至元元年(1264年)改为中都,其大兴府仍旧。三年(1266年)四月建琼华岛(今北海公园内)广寒殿,四年(1267年),于中都城东北建新城(《元史•地理志》记:四年,始于中都之东北置今城而迁都焉。)。八年(1271年)十二月建国,国号“大元”。九年(1272年),改中都为大都。十九年(1282年),设大都留守司。廿一年(1284年),设大都路总管府,辖左、右警巡二院、六县(大兴、宛平、永清、宝坻、昌平)、十州,十州又辖十六县(涿州辖范阳县、房山县;霸州辖益津县、文安县、大城县、保定县;通州辖潞县、三河县;蓟州辖渔阳县,丰润县、玉田县、遵化县、平谷县;漷州辖香河县、武清县;龙庆州辖怀来县;顺州、檀州、东安州、固安州)。元大都建城门十一座,城南为丽正门、文明门、顺承门,城北为顺贞门、健德门,城东为崇仁门、光熙门、齐化门,城西为和义门、平则门、肃清门(因门东设御史台衙门而得名“肃清”)。至正十九年(1359年)十月,诏命于大都城十一门添建翁城和吊桥。元大都内的规划建设已难考证,仅参考《析津志辑佚》中残存记录:庆寿寺西,有海云大师与可庵大师二塔,正当筑城要冲,时相奏世祖,有旨,命圈裹入城内……西华门在延春阁西……门内有内府诸库、鹿苑……厚载门乃宫禁中之苑囿也。内有水碾,引水自玄武池,灌溉种花木。自有熟地八顷,内有小殿五所。上曾执耒耜以耕……崇天门正南,出周桥。灵星三门外分三道,中千步廊街,出丽正门,门有三。正中惟车驾行幸郊坛则开。西一门,亦不开。止东一门,以通车马往来……文明门 即哈达门,哈达大王府在门内,因名之……光熙门与漕坝相接。当运漕岁储之时,其人夫纲运者,入粮于坝内……。

元大都平面草图

《元人宦迹图》中的元大都皇宫的崇天门

元至正廿八年(1368年)即明洪武元年七月,明军攻至通州。八月,某日半夜,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欢帖睦尔)从健德门北逃,随即徐达率军入元大都。同月,改大都路为北平府,拆元大都北城墙,废元大都东北光熙门、西北肃清门及城北安贞、健德二门。向南缩五里建新城墙,并于元安贞门南五里建安定门,元健德门南五里建德胜门。二年(1369年)三月置北平行中书省。八月置燕山都卫。三年(1370年)四月封诸皇子藩王,朱棣为燕王,于北京开藩建燕王府。八年(1375年)十月改燕山都卫为北平都指挥使司。九年(1376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升为北京,称为“行在”,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四年(1406年)开始营建宫殿,修建城垣。十七年(1419年)十一月扩建北京南城,做为外城,外城城门七座,正南永定门;永定门左为左安门,右为右安门;外城东门为广渠门;西门为广宁门;外城东南、西南角开东、西两便门(另有史料记载东、西便门(清《顺天府志》记载东、西便门为嘉靖三十二年建四十三年竣成)。十九年(1421年)正月罢称“行在”改北京为京师,同年,营建京城及宫殿竣成。明洪熙元年(1425年),仁宗朱高炽仍想定都南京,又称北京“行在”。在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一朝也都称为“行在“,直到正统六年(1441年)十一月明英宗(朱祁镇)下诏罢称“行在”,复称为京师

日本江户时代手绘《北京皇城图》

正统元年(1436年)十月,命太监阮安、都督同知沈青、工部尚书吴中率军伕数万修北京内城九门,二年(1437年)正月开工,将丽正门改正阳门;文明门改崇文门;顺承门改宣武门;齐化门改朝阳门;平则门改阜成门;崇仁门改东直门;和义门改西直门。四年(1439年)四月京师各城门楼、城濠、桥闸完工。明朝北京顺天府领辖五洲(通州、霸州、涿州、蓟州、昌平州),廿二县(大兴、宛平、良乡、固安、永清、东安、香河、三河、武清、漷县、宝坻、文安、大城、保定、房山、顺义、怀柔、密云、玉田、丰润、遵化、平谷)。

明嘉靖朝手绘《北京城宫殿之图》

明代北京平面草图

崇祯十七年(1644年)农历三月十九日黎明,明思宗(朱由检)在北京景山自缢殉国,同日,李自攻陷北京城,大明亡。

(未完待续)

下一篇:笑话小说(情深不悔似笑话小说)
上一篇:长春培训学校(长春学大教育培训学校怎么样)